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一个苹果》教案设计
作者:卢七一 来源:灵宝市尹庄小学 点击:2485次 评论:0

《一个苹果》教案
一、 背景导入:
1952年冬,我志愿军在朝鲜金城以北的上甘岭阵地上,粉碎了敌人对这个阵地的大规模进攻,取得了歼敌两万五千人的巨大胜利。
在这次战役中,敌人为了攻占我军扼守在上甘岭前沿的两个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出动了大批兵力,向这个总面积只有3.7平方公里的山头上,倾泻了290万发炮弹和5千多枚炸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所没有过的最密集的炮火,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岩石被炸成一米多厚的粉末。但是,疯狂的敌人最后还是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在这次战斗中,我志愿军指战员在给予敌人严重杀伤之后,转入坑道作战,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不仅守住了坑道阵地,并且经常向敌人发起反击,大量地杀伤敌人。战斗中涌现出许多激动人心的英雄事迹。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结构。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战士们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阶级友情。
3、领悟文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懂得详略分明的好处。
三、朗读——听苹果之歌
要求:
1、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新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挑选一段,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
(1)读准字音
卸完 撕开 润喉咙 烟熏火燎

翻来覆去 眼眶 沙哑 面颊

一瞬间 晶莹 呻吟 战火纷飞
(2)思考:
1、全文围绕“一个苹果”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谁干什么)
2、这个苹果在哪些战士们手中传递?共传递的几次?结果怎样?

四、寻读——赏苹果之美
1、 战士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分吃一个苹果的?为什么没有吃完?
补充背景:
在敌人的狂轰乱炸下,我志愿军转入坑道,敌人采取筑垒封锁、断绝水粮、施放毒剂等毒辣手段,妄图消灭坑道中的志愿军。坑道里最缺的就是水,许多坑道每人每天只能吃到半块饼干,许多人喝不到一滴水,有的时候甚至要喝尿,但是没有水喝,尿也很少啊!战士们把饼干放在嘴里能把舌头割破,人丹(一种药)放在嘴里竟化不了!

出示:火线运输员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想到连长嗓子哑了,应该吃了这个苹果润润喉咙就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想到步话机员小李声音已“沙哑”,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小李;步话机员小李想到伤员小蓝失血过多,需要苹果,转手给了小蓝;小蓝想到连长要指挥战斗需要苹果,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连长又想到司号员要吹冲锋号,需要苹果,连长把苹果递给了司号员;司号员想到卫生员日夜护理伤员很辛苦,需要苹果,司号员转手递给了卫生员;卫生员想到伤员小蓝更需要苹果,又把它递给了自己日夜照顾的伤员小蓝;小蓝又想到连长的责任更重,更需要苹果,所以小蓝又把苹果递给了连长.

小结:防炮洞里的每一位战士都十分需要这个苹果来解渴。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心里想的都是别人,他们都找到了比自己“更需要”苹果的人。
过渡:我们伟大的主席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有了这样的战士,有了这样的集体,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让我们带着最深沉、最敬佩的感情齐读最后一段,去感受那浓浓的战友深情吧!
2、 课文记叙两次传递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说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小结:第一次传递写得详细,第二次传递写得简略。
这样写可以使文章读起来不繁琐,更突出了战士们之间的情意深厚。
小小金钥匙:写文章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五、延读——写苹果之悟
“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
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战士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写下来。
我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团结友爱的地方,感到十分幸福!

 

更新:2013/10/24 3:57:01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深刻...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