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教学设计
作者:薛亚茹 来源:故县镇河西小学 点击:11435次 评论:0

教学要求:
   1、了解热那亚少年身在异国他乡,穷困潦倒却不忘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懂得应时时刻刻把祖国的尊严放在第一位。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但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师生一起讨论交流,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爱的教育》这本书。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书籍《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介绍《爱的教育》
  1、出示《爱的教育》一书:同学们,你们看过这本书吗?
  2、请同学介绍这本书或说说其中的故事。
  《爱的教育》也可以叫做“一个小学生一学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小学一位四年级学生阿米琪斯写的。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他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从10月份四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阿米琪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本文就源于其中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4、齐读课题,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
  (爱国)
  5、质疑:围绕关键词,你都想了解什么?
  疏疑:从哪儿看出少年爱国?
  (二)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解决。
  (3)独立识字,掌握字形。
  2、指名读课文。
  (1)读准字音。
     热那亚(ya )虐(nue)待可恶(wu)侮(wu)辱愚(yu)蠢
  (2)掌握字形:运用自己已有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重点指导:
  卖:与“买”进行区分。上面有“十”的,是“卖”。
  遇:半包围结构。第七笔是“”,不能写成“”。
  (3)理解词义。
  大义凛然: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事业坚强不屈。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一个十一岁的热那亚少年,在一艘从西班牙开往意大利热那亚的轮船上,用自己大义凛然的行为,维护祖国尊严的感人故事)
  2、理清课文脉络。
  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文章可分几段?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船上的乘客和意大利少年的身世。
  第二段(第3、4自然段):乘客们询问了少年的身世后,扔给他一些硬币,少年太需要钱了,就捡起了硬币。
  第三段(第5至9自然段):少年听到有人侮辱自己的祖国时,毅然把硬币砸在这些人的身上,大义凛然地维护祖国的尊严。
  3、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爱的教育》为什么?
                身世——给硬币——扔硬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热那亚少年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这个问题,体会热那亚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2、在理解热那亚少年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直奔中心
  1、指名读课文,提出问题。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这是一个爱国少年?
  2、课文第三段交代了这一问题。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这个男孩子的身世如何?
  (这个男孩子十一岁,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逃跑的机会。他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
  2、什么是“虐待”?课文中的“虐待”指什么?
  (“虐待”指用残酷凶狠的手段对待。本课指“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不让他吃饱饭”。)
  3、在读小男孩身世时,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我觉得他太可怜了。
  学生:我觉得他的命运太悲惨了,我们比他幸福多了……
  4、有感情地读一读。
  过渡:是啊,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男孩时,有什么反应?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说说船上的乘客在看到这个男孩时,有什么反应。
  学生:先是奇怪,然后主动询问他的情况。
  学生:在听完他的诉说之后,乘客们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扔给他。
  想像这些乘客可能在叹息、议论什么?
  学生:有的叹息说:“这个孩子可真可怜哪!”
  学生:有的议论说:“这么个小男孩遭遇这么多事,真不容易!”……
  2、男孩为什么捡起了硬币?
  (国为他太需要钱了)
  3、他想拿这些钱做些什么?
  学生:他想给自己换件衣服。
  学生:他想给父母买点礼物。
  学生:他想吃一顿饱饭。
  总结:是啊,他太需要这些钱了!……
  4、自由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思考并与同桌讨论:少年这么需要钱,为什么又把那些钱扔回去?
  2、互相交流讨论。
  3、小组汇报。
  学生:因为男孩子听到了那些人侮辱自己的国家。
  学生:因为男孩是意大利人,他不允许别人辱骂自己的祖国……
  你从哪些词语能看出热那亚少年很爱国?
  (拉、扔、砸、跳、站直)
  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学生:他是一个爱国的少年。
  学生:他是一个不为金钱而活着的少年。
  学生:他是一个维护祖国尊严、大义凛然的少年……
  5、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男孩的行为令我们敬佩,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他没有向金钱低头,而是维护了祖国的尊严,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热爱祖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更新:2013/9/13 14:47:45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孙瑞雪丨为何有的人容易趋恶,有的人却向善向美?

称职的父母,不会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上就妈妈最好,剩下的都是危机四伏。很多孩子一离开妈妈就觉得这个世界太恐怖了,而正常的孩子应该是,我爱我的妈妈,我依恋...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