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的语言 幸福的课堂
-
数学是一门科学,但是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夸美纽斯说过:“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教育人使用的语言是艺术的语言。”我们教师所要做的,是很好地研究课堂语言,像剧作者那样在剧本中斟词酌句、像演员在舞台上处理台词一样,使学生寓算理于情趣之中,拨云见日,茅塞顿开,点燃起五彩缤纷的智力火花,导演出一幕有声有色的科学的“话剧”。黄老师就很好地做到这一点。
反观我们身边很多教师的数学课堂,缺少了生动的语言,缺少了吸引学生的话题,怎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课的枯燥无味,就会产生厌烦,怕上数学课。当然,要做到像黄爱华老师那样让学生喜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平时就会去积累,对自身不断地充电,不管从书本上,还是生活中,都有很多有用的资源,让我们积累,同时要对自己的课堂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改进,这样才会厚积薄发,不断前进。
开始上课了,黄爱华老师并没有准备很精美的课件,吸引学生。(这也是我喜欢他的课的一个主要原因,听过他的那些课,他都没有在课件上大做文章,而是追求课件的简约、实用。)
师:黄老师让每位同学到生活中找百分数,找到的请拿出来。
(众生开始翻开自己的本子)
师:好找吗?
生:好找。
师:怎么会那么好找?(面带疑惑)
生:有很多。
师:这说明什么?(走向一生)
生:百分数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
师:很常见?同意吗?
生:同意。
师:来,(做举手状)说说在哪里见到过?
生:它在衣服上就有的。
生:在新闻联播上有播出。
生:在书里有。
在让学生说出生活中找到的实际应用的百分数后,他在课件中出示了三种酒的酒精度:青岛啤酒的酒精度3.4%,绍兴黄酒的酒精度15%,酒鬼酒的酒精度52%。让学生说说这三个百分数各表示什么?老师始终让学生用自已的语言来表达,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又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老师像是一个合作的伙伴,好像什么事情都不是很“明白”,有时像是学生在“教”老师一样,所有的知识点都是由学生自己说出,老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了一两句衔接的过渡语言,让学生能接下去,或使意思更清楚。而更多的时间,老师只是一个忠实的听众。
正如黄老师说的“倾听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师要会倾听。倾听的状态是专注、耐心,尊重学生不完整的表达,倾听的核心是思考,对学生的表达,作出价值判断,并想出“接下来该怎么办。”而这堂课黄老师正是这样做的。其实面对学生,教师的话讲得得体就是感染力,讲得精彩就是影响力,讲得智慧就是催生力,讲得深情就是冲击力,所有这些“力”加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它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向前展开,也激励着每位学生健康活泼地走向成功。
冷静细想,自己和周围的很多老师平时在课堂上是怎样做的呢?虽然有时也能创设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素材来引入新课,但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对学生的表述缺少适当的语言指导,最失败的是对学生有时在表达中出现意思不清楚时,没有耐心去倾听,甚至突然打断了学生的回答,对他们缺少尊重,又不善于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材料,没有长远的教学眼光。
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失当的、不利于课程目标达成的课堂激励俯拾皆是。或以含糊其辞的“答得不错”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回答。或一味给以“你真棒”、“好极了”的廉价表扬。
在黄老师的课堂上你听到的是:“同学们,你们今天非常踊跃,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平时脑子啊,把它想开去,可以想出非常非常丰富多彩的这种想法。”“那个同学非常踊跃啊,他说我要用百分数来说,不说出几个,我也能让你听出我写了几个,这就厉害了!”“从这个同学的回答中,我们能悟出这个道理。咱们百分数的读法还是有点不一样的。”“这个同学的回答很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这又是一点不同,还有什么不同?”“这个同学显得有点着急,但是她是理解的,表达的意思是正确的。”“这个同学的百分数啊,没有写明,就能很具体地看出,完全是通过自己的一种思考、自己的一种计算来判断出来的(边说边用手做思考状)。“非常好,同学们写出了很好的想法,且非常有自己的见解,继续。想不想把你的想法跟别人交流交流?”“这不是一般的水平了!厉害,厉害!还想说,(走向另一组后座一生)你说。”听了黄老师的课,我对他那精彩的课堂语言佩服得五体投地,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语言魅力是多么的重要,要是我们每个一线的数学教师都能有黄老师那样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我们的数学课还会那样枯燥无味吗?我们的学生还会那样不喜欢数学课吗?
这节课还有一个环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学生经过充分验证后,都对三种酒的酒精度有了清楚的认识,知道酒鬼酒的酒精度最高,这种酒最厉害,人喝了最容易醉。这时,老师及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哪位同学的爸爸平时喝酒,今天你上完了这节课后,回家时,想给爸爸说什么?”有的学生说:“让爸爸不要喝酒。”有的学生说:“让爸爸不要喝酒鬼酒,喝绍兴黄酒。”有的学生说:“我让爸爸喝啤酒。”老师问:“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喝啤酒不容易醉,因为啤酒的酒精度低。”接着他让一位学生和自己一起表演。
黄老师:“假如我就是你的爸爸,刚从外面喝了酒回来,你该对我说什么?”全班学生听后都笑了起来,觉得很有意思,那位学生刚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不敢表达。老师在一旁不断地鼓励他。然后自己边表演边指导那位学生说。
生:“爸爸,你又喝酒了,喝什么酒?”
师:“没有,我只喝了一点点酒鬼酒。”
生:“你怎么喝酒精度那么高的酒呢?以后不能喝了。”
师:“我怎么就不能喝了?”
生:“那酒的酒精度高,喝了容易醉啊!”。
全场响起一阵阵笑声。爱学生是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这种爱必然促使教师对教学规律进行深入的探索,必然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学生,使学生“亲其师”,进而“信其道”。这种爱,是创造“教学美”的原动力,是教学艺术的灵魂。
接着黄老师对那位学生说:“回去对你爸爸说,今天课堂上的那个“爸爸”说不能喝酒精度太高的酒,会伤身体的。”这样的表演把他和学生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学生也体会到课堂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就那么近,学起来很轻松。
纵观所有的教学过程,无论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信息反馈;无论是对学生个性的熏陶,还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归纳、推理等,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现今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死板教学,使教师成为一名教书匠,而要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这就要重视教师的语言的使用。
黄老师还善于捕捉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并充分地利用新资源来组织教学,让人眼前一亮。同样的一节课都是“百分数的意义”他在全国各地不知上了多少遍,但每次都有不一样的精彩生成,让人每次听都有似曾相识,但又有些陌生的感觉,真可谓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
由此可见,教师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目光,温暖的抚摸,热情的期待,这些有声和无声的激励语言,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使学习变成了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的趣事。黄爱华老师精彩的课堂语言,源于他丰厚的文化底蕴,源于他出色的创造才能,更源于他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们的深厚的爱。
黄老师说:一个人只有在研究状态中,才能享受到幸福,教师应该享受到的幸福是研究的幸福,学生和自己一起成长的幸福。黄老师的课堂是幸福的课堂,能做他的学生是幸福的。
- 更新:2013/8/12 4:11:24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2023-03-27 06:14·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这位特级教师的课绝了!学习融合本能与欲望,孩子才会为之“疯狂” (12-12 06:48)
- 对话教学,编织课堂教学和谐乐章 (10-27 05:14)
- 【杨富民】在实践中“做”数学 (07-27 06:21)
- 做有生命的课堂 (04-22 05:23)
- 俯视“字母表示数”教学 (08-22 05:40)
- “三步五环节”模式应用课例分析 (11-30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