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新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力求达到人才不但要有高深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更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高超的创新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去向,他来自于质疑。“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疑问使学生萌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而探求的开始也正是创新意识的唤起之时。因此,要培养创新意识,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引导发现质疑“点”
1、从课题入手质疑
课题是其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课文画龙点睛之笔。教学中,教师根据课题把课文分门别类,提出规律性的问题,让学生掌握。如写人文章,就可以提出:①谁是怎样的人?②文中用什么事例来体现他的品质?《詹天佑》一文教学时,应提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课文用了哪些事例体现他的品质?
2、从内容的关键处质疑。
所谓关键处,是指对全篇课文理解有重要作用的地方,便可牵一发动全身。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纹丝不动”是文中的一个关键词,对此质疑: ①什么是“纹丝不动”? ②邱少云为什么要“纹丝不动”?③他怎样做到“纹丝不动”?④ “纹丝不动”体现了他怎样的高贵品质?引导学生从内容的关键处质疑,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探求新知的愿望,闪耀创造的火花。
3、从文章的“矛盾”处质疑。
不少课文从内容上看,某处似乎很矛盾,其实这正是作者深化主题之处。例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一位老奶奶满头银发,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一句,老奶奶既然“焦急”又怎会“耐心”呢?这岂不矛盾?因此,抓住这一矛盾,可以引导学生质疑:①老人为什么焦急?②又为什么耐心等待?这说明了什么?通过质疑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她对总理的无限爱戴。
4、从文章的重复强调处质疑。
有的课文作者为了深化主题,在文中出现重复,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期间反复出现“再见了亲人!”以 强调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此质疑,可以充分体会作者的感情内涵。
二、引导掌握质疑“法”。
1、示范质疑,模仿尝试运用。
示范是一种最基本而又有效的指导方法。教师以自己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巧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展现,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海上日出》一文时,在“日出之前”学习中,老师先示范质疑:日出之前,天空出现了什么情景,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重点词。根据这种方法,让学生自学“日出之时”,“日出之后”的情况极其变化。
2、比较问题,提高质疑质量。
学生尝试质疑,如何才能逐步提高质疑的质量?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采取“比较法”。针对一个词,一句话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比选择,教师相机点拨,帮助找出哪一种问法效果好。久而久之,学生质疑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教学中教师要贯穿创新教育的思想理念,根据学生认识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和勇气,引导学生发现质疑“点”,掌握质疑“法”,不断提高学生质疑的质量和技巧。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学生只有具备了质疑问难的能力,创新意识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更新:2013/6/20 4:38:31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课堂教学改革的10大追问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先期课改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学校看似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却仍然没有解决学生学习不投入的问题——参与讨论展示的永远是几个优...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小学语文怎么学?开学在即,1-6年级语文学习攻略请收好
- 语文课堂要做好3件事
-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阅读:聪明的家长是这样让孩子爱上阅读的
-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100种方法(收藏)
- 创意贴:今年迎世界读书日活动创意4案例(附历年的15个创意)
- 年轻人阅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 小学语文怎么学?开学在即,1-6年级语文学习攻略请收好 (08-24 04:45)
- 语文课堂要做好3件事 (08-23 06:05)
-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阅读:聪明的家长是这样让孩子爱上阅读的 (06-27 08:13)
-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100种方法(收藏) (05-14 05:30)
- 创意贴:今年迎世界读书日活动创意4案例(附历年的15个创意) (04-21 06:56)
- 年轻人阅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03-29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