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设问题,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观是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是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是开发与生成的教学观。这三种教学观虽然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但彼此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事教学一般要遵循几个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教学过程除了遵循上面的原则之外,不可避免的需要点名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提问及引导学生回答之时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如《田忌赛马》中,抛出一个问题“田忌在第一次比赛后表现出垂头丧气的神态,想象一下,当第二次比赛结束后,他的心理会有怎样的变化?又会表现出怎样的神态呢?”这个问题学生一时间虽然可能还没办法一下子得出答案,但学生明显会觉得很感兴趣,陷入深思。这时候,老师要适当引导下,先想想前后两次比赛过程中齐威王的心理变化是怎样的呀?学生会很快就找点相关的语句,并能准确的找出表示心理变化的词语“得意扬扬、夸耀、有点慌儿,目瞪口呆”等,没错,学生是能够就文中所有的词句找到关键所在。齐威王的表现是这样明显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那田忌的反应会不会有所不同呢?不同在哪里?是不是会跟齐威王的相反呢?怎么个相反?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路在本子上写写,在课本上做做记号。
在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之后,指名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教师及学生必须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但是恰恰好体现了学生的思维多样化,回答后可以选择让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教师评价。因为同学跟教师的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肯定,也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的一种方式。
教师在讲解问题之时,要剖析题意,化繁为简,出示相关题目,用比较鲜艳的彩笔标注关键词眼。如前面所出示的题目::“田忌第二次赛马之后的心理变化会怎样?”关键词眼就是心理变化。怎么去理解心理变化?这就可以让学生适当进行人物心理变化的对比,适当启发学生思考:第二次赛马过程中是直接正面写齐威王的神态、心理变化——有点慌儿,目瞪口呆,那相反田忌会如何呢?进一步让学生从齐威王的反应联想到田忌相应的神态、心理变化。
教师从一开始让学生直观找出“扫兴、垂头丧气”表示田忌第一次三场比赛都输了之后的神态、心理,及齐威王第一次得胜之后的神态描写及第二次比赛输了之时的心理变化,慢慢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层层深入,到最后点破题解,让学生在得到答案之后恍然大悟,原来答案是这样子的。这个时候,学生往往都会情不自禁的说句:“原来答案这么简单”。
是啊,答案是简单,但得到答案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孜孜不倦地在培养学生解题的思路,这是关键,所以,巧设一个两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得到相应的答案,会大大的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解题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如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大大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 更新:2013/3/30 6:36:35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深刻...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黄全愈:“问题化学习”应该是把“问题”看作“鱼钩”的学习
-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拓展等良好习惯?
-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 课堂提问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往往这样提问!
- 见习带教妙招 | 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预设有效提问和回应
- 学生问问题,是对老师最大的帮助
- 黄全愈:“问题化学习”应该是把“问题”看作“鱼钩”的学习 (01-19 05:49)
-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拓展等良好习惯? (08-01 06:39)
- 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05-02 05:23)
- 课堂提问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往往这样提问! (03-27 05:56)
- 见习带教妙招 | 如何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预设有效提问和回应 (03-09 05:08)
- 学生问问题,是对老师最大的帮助 (12-22 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