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摇啊摇》教学反思
作者:晏青芳 来源:故县镇中心小学 点击:7708次 评论:0

《摇啊摇》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歌曲首次出现了六八拍子,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拍子的韵律并有目的地渗透拍号知识,是我在教学准备中考虑最多的问题,按照预设教案,我是这样开展教学的:第一步,我从复习其他情绪、节拍的歌曲入手(《蜗牛与黄鹂鸟》《儿童团歌》),引导学生感受《摇啊摇》的情绪与节拍特点。第二步,我出示《摇啊摇》的第一乐句旋律,分析这段旋律每小节有几拍,是以几分音符为一拍?原来设想的非常完美,音符名称、时值以前一直在强调,让学生说出来应该没问题,然后通过引导他们计算,使他们了解它与三四拍子的联系与区别,这样从感性到理性,步步深入的理解,必能使学生牢牢地记住六八拍子的节拍特点。结果,事与愿违,学生居然呆呆地、一脸茫然地不知所措,可怜的一、两只小手怯怯的举着,也是答非所问……很快,下课铃声响了,尽管后来的问题我替孩子们答了,但我清楚他们还是似懂非懂,这一环节没有掌握,与我所设想的预定目标还远着呢……

坐在办公室,反思自己的教学, “每小节有几拍,是以几分音符为一拍?”这不是很简单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不上来?我突然意识到,尽管平时自己一直在强调音符的名称和时值,但是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以前只是音乐实践,感性的认知,真正过渡到理性阶段还在本学期的第二单元,至于节拍知识在小学阶段也只是感受,何况孩子们还刚刚经过了一个长长的暑假,忘记的也差不多了,看来问题出在自己急于求成,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实际了。既然这样,我思考该怎样调整,以便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这个知识点呢?当教学到这个环节时,我把第二步改成了“继续感受音乐,并随着音乐做划船律动,体验节拍感,并思考每小节摇了几次,每一次是几拍子?”这一次,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高高地举起了手,准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反思这次教学,更让我意识到教学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开展任何教学,一定要做到心中有“纲”,不仅要明白自己现在的是在进行哪方面的训练,更要明白自己现在的训练是在帮助学生达到哪一阶段的什么要求!

 

 

更新:2013/3/23 6:20:00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2023-03-27 06:14·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