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生物课堂中如何设疑提问
作者:邓立文 来源:摘自:《祁阳一中》 点击:2502次 评论:0

没有问题的课堂就是最大的问题。所以在课堂中有效的设疑,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高效课堂的基础。那么如何设疑,如何注重问题梯度的设置呢?我觉得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你觉得你的学生对上课内容了解了多少?你是以什么思路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你是如何考虑教学内容之间的知识结构?当你结束一节课后你能用一句话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这些问题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时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学设计中注重有效问题梯度设置的依据。带着这些问题再来思考2011年祁阳一中高效课堂研讨课覃梅芳老师《细胞的增殖》一节实验课,所进行的评课以及再次构建的课堂,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一、本节研讨课的设计思路

在设计一节课时,首先要考虑学情,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其次学生自主学习的后面,都要有教师恰当的点评,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完成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细胞的增殖》这节实验课的重构思路就是:细胞增殖的教学应从其概念本身开始,细胞增殖概念的要素包括:定义、规律、意义和方式等。通过对初中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知道细胞增殖是指亲代细胞以分裂方式产生子代细胞的过程。教学时,先结合下面的图示阐明细胞增殖是通过细胞周期实现的,细胞周期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周期性变化(定义)。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说出细胞增殖的意义和主要方式。学生尚不能完全理解“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的命题,只要求解释细胞增殖与生物体生长的因果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地去构建知识,去推测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来展开课堂教学。

二、本节课的设计过程

(一)导入设置的问题:大家能从生活中举例说明人体能不断产生新细胞吗?(学生回答:受伤后,伤口的愈合与新细胞的形成分不开)这个设问好。是在依据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设置。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有丝分裂讲述中设置的问题:

1.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如何保持其遗传特性的稳定呢?(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得出细胞在分裂过程中要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然后平均分配,进而指出细胞增殖一般包括物质准备阶段和细胞分裂两个阶段)

这个问题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提问的时机恰当、自然,前面已经作了充分的铺垫。问题的表述严谨、准确。有的老师将这个问题表述为“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怎样才能使形成的新细胞与老细胞一模一样呢?”似乎更通俗,但不严谨。这个问题可能还是太大了,提出以后还应该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比如问“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一分为二,细胞核是不是也要一分为二?如果是简单的分成两半,每分裂一次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岂不是要减少一半?”等等。当然,设问的细化分解的程度还要视学生的水平而定。

2.细胞周期概念讲述

(结合图示讲述细胞周期的概念)从图上可以看出,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一个圆来表示,那么是不是圆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作为细胞周期的起点呢?

这个设问可删,不利于思维的连贯。

(出示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比较表,指出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大家仔细看一看,细胞周期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时间分配是否平均?有什么规律?

上面已说以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为例,此处不必再分析不同类型细胞的细胞周期比较表,以使教学节奏明快,尽量避免枝杈。这里可直接根据细胞周期示意图提问,让学生看图回答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哪个时间长即可。

(在学生讨论后小结:分裂间期占用的时间远远多于分裂期占用的时间,说明分裂间期这一物质准备阶段的重要性。展示课件中有关分裂间期的变化,比较间期结束时与开始时的画面。演示放大的一条染色质长丝在间期开始时和结束时的比较画面)细胞核内的一条染色质长丝经过间期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个设问适切,能起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的作用。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时期染色体不再是高度螺旋形成的短粗的形态而是长长的细丝,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物质准备主要是复制出两份遗传物质。

3.指出细胞分裂有三种形式,并强调有丝分裂是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课件展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提问:

(1)细胞的最外层是什么?

(2)紧贴着细胞壁的这层结构是什么?

(3)细胞膜以内的这些结构是什么?

(4)细胞中央的这个球状体是什么?

(5)把细胞核与细胞质分开的这一膜状结构是什么?

(6)细胞核中这个球状结构是什么?

(7)细胞核内的这些丝状物质又是什么?

(8)染色质长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后又可以形成什么?

评:细胞分裂的三种形式在此处讲又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可放在有丝分裂讲完后再补充。直接说“下面以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为例来看细胞是如何解决增殖过程中保持遗传特性稳定这一难题的”即可。

关于植物细胞的结构所提的这8个问题,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复习植物细胞的结构,为学习有丝分裂扫清知识上的障碍。但是这样提问似嫌琐碎,不如不问。可以请一位同学上台指着图把植物细胞结构说一遍。那样效率更高。上课切忌满堂问。问得太多,学生会疲倦的。

4.(小结:略)经过后期,细胞基本完成了染色体的平均分配,但是还没有形成两个子代细胞。那么,怎样才能形成两个子代细胞呢?

评:高潮已过,此处已是舒缓的尾声,不提问也可(此时学生也累了)。看看画面,老师娓娓道来,语言中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一边酝酿情绪,为最后总结做准备。这里所说的成功,既有细胞完成复杂的增殖任务的成功,也有师生完成这节课教学任务的成功,当然是值得喜悦的。

总之,这一节课的问题设疑是比较成功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经过雕琢会成为一个很好的高效课堂实例。这节内容在教材中是平铺直叙地讲述的,而且是从微观去学习,很难理解,不少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不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原因主要是觉得很难设计出好的问题。其实在设计一节好课时如何关注问题梯度的设置,其实是有章可循,即依据学生而设置。教学设计及授课过程中,教师在上课前要想清楚下列问题:学生已经了解了哪些内容?学生学的怎么样?学生哪些地方还有疑惑?这节课学生能学会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设置每节课的问题梯度,我们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提高生物学习效率。
 

更新:2013/3/17 6:51:46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深刻...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