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静中有动,动中带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浙江省桐乡市启新学校人民路校区/范赟萍 来源: 点击:8034次 评论:0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68,对称图形。

二、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学具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判断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

难点:正确画出对称轴

四、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对称图形这节课是新教材增加的一块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节课我把新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去感知对称图形的特征和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实践】

(一)创设情境。

帮喜羊羊贴角。(出示缺一个角的喜羊羊的脸部图。)课件演示不对称的贴法。

学生大笑。提问:你们为什么笑?

生1:因为他脸上两只角一边高一边低,很滑稽。

生2:因为他的两只角不对称。

师:“不对称”说得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对称……

……

【反思:通过课件演示不对称与对称两种贴法的比较,让学生体验对称的美,同时引入课题,用喜羊羊作为主角,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进行榜样教育,学习喜羊羊聪明能干又勇敢的精神。】

(二)揭示课题,探究新知

1.认识对称图形(对称现象)

(课件出示)观察蝴蝶和蜻蜓对折,说说发现。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生1:两边一样。

生2: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

生3:对折之后,这些图形的两边完全一样。

师:讲得真棒!是呀,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一样在数学上叫做完全重合(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象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对称图形)

【反思:由于课前了解到学生近期美术课中正在练习剪纸,美术教材中也同步剪了好几课时的对称图形了,比如小人形象,树,手拉手,窗花……所以考虑到这个因素,可以结合这个资源,这节课中并未让学生来剪。一是想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进行后面的拓展;二是在此与其他学科进行挂钩整合,唤醒课程间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也是值得争议的一个环节,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必要让学生再次动手去剪的问题。】

2.认识对称轴

演示剪纸蝴蝶对折,完全重合。

(联系美术课所学剪纸,试问:怎么剪出来的?)

生1:先对折,再剪下来。

生2:对折,画好后再剪的。

生3:是画一半的……然后再剪

师:为什么画一半就好了?

生4:是对折的,所以画一半就行了。

生5:打开来就两边一样了。

生6:对折剪好后左右两边重叠在一起,打开就是整一只蝴蝶了。

……

师:真会思考!这些对折剪出来的图案打开之后都有一条折痕,数学家取了名字叫对称轴,板书:对称轴。用虚线示范板演。)

3.判断(课件出示:哪些是对称图形)

结合课本第68页的做一做

4.猜测、验证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有几条对称轴

由上一环节中五角星有多条对称轴引入,猜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1)引导学生猜测。是不是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课件出示。

师:(如长方形)你是怎么知道它是对称图形的?你能证明吗?

生1:对折试试

生2:如果对折后完全重合那就是对称图形。

师:对呀!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如果有的话那它有几条对称轴呢?猜一猜。

生3:2条

生4:4条

……

正方形呢?圆形呢?

生:……

(2)用学具纸片来验证。并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对称轴。

【反思:长方形到底有几条对称轴的问题,对于空间抽象能力较弱的学生会认为有4条,斜着的2条也是,分成了两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但并非完全重合,通过这一环节的操作演示,让学生更易理解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动手体验后,在验证自己是否正确的同时对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更加准确和深刻。学生的回答是学生亲身感受的,道出了他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理解。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从其他学生羡慕的眼光中,我欣喜地发现课堂中涌动的活力和学生闪现的灵气,他们的思维在无形中又一次得到了飞跃。】

(3)反馈

(4)课件小结: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数学世界可真是奇妙呀!

【反思:设置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亲自验证这些基本图形的对称中深刻体验对称,并且在折好后画出对称轴,在此对对称轴的意义及画法进行练习,在练习中掌握画对称轴的方法。】

5.展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课件展示)

师:对称图形这个家族中的成员可多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先欣赏,再举例说说身边的对称。

师:太棒了!那请同学们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种对称的情况?

生1:教室里的窗户。

生2:我们穿的衣服。

生3:汽车两边的轮胎。

……

摆造型。

让学生摆一个从正面看身体左右两边对称的姿势。

【反思:这一过程让学生对于轴对称的认识形象化、具象化、生活化,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就在身边,无处不在。在亲身体验中学生对知识更深了一个层次。】

(三)延伸拓展

课件示:1.你能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吗?(课本第70页第3题)

课件演示喜羊羊两边角离对称轴距离相等来渗透再画。

【反思:这一拓展对这节课的内容来说是很大一个提升,知识性还附有技巧性,这两个方面都很强,学生一下子无法接受,只能稍加接触和体验,留到课后给予孩子足够时间和空间去尝试后再放到下一内容再来着重突破,总结技巧。】

(机动)2.有一张方格纸,怎样剪一刀变成十字形?(课件)

(四)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呀?

【思考】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基本理念也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促使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内容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我在上这节课时,首先创设了学生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移动喜羊羊的角”的游戏过程中,初步感知“对称”的含义;这样,变单纯、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其次增加了学生观察、探索的活动,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对蝴蝶,蜻蜓的研究、探索,在巩固“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新的“数学思想”。

第三,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联系生活,举例生活中的实际对称的例子,并且让孩子摆造型,发挥他们的想象,用身体的左右对称来体验,让学生感知学习数学可以让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的数学应当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身边的数学”。

为了更有效地让学生从直观的“有形”转化为“无形”的空间观念,在这节课设计时我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关注“个性化”。

关注学习的个性,必须强调个体亲身经历,即亲身实践。本节课把书本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和反思;在体验与反思中领悟与发展。教师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确保学生在解决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中有个性地学习。

2.促进“发展性”。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本节课注意留给学生评价与反思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在学习活动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探究,亲身经历知识产生与发展过程,尽可能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3.呈现“直观化”。

这一内容是几何与图形,我先让学生在直观的“有形”呈现中感知物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同时通过观察,对折操作等过程中对这些图形的特征有了更深的渗透和体验,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完成到“无形”的飞越。

新理念非常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要求学生对知识能够学以致用。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希望能更好地体现教学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


更新:2013/1/2 5:05:06 编辑:枫叶快手[jxjyw]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关于组织观看《劳模工匠进校园全国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通知 2023-03-27 06:14·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