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长的认识案例分析
-
在教学“周长的认识”这节课时,我精心设计教学设问,努力体现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要有价值。即提问时,问题设置要有目的性,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必须心中有数。不要提一些学生不加思维就能回答的问题,而是问那些要求学生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有效思维性的问题,他能督促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比如我在课堂上提出 “刚才哪只小蚂蚁跑赢了?”这个问题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二、 要有梯度。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如提问“怎样量腰的周长?”学生受各方面能力的限制一时作答困难,而我提的是“腰有周长吗”“指一指腰的周长在哪里?”“怎样量腰的周长?”这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铺路搭桥,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不仅非常容易的解决问题,而且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三、要有对象。教师提问中的偏爱现象,对课堂负面影响很大。因此我非常注意提问对象,面向全体学生,采取轮答、抢答、抽签回答、分组辩答、记分等方式。促进了全体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全体学生的智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四、 要巧点拨。面对回答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不可直接奉送答案,要做到投石激浪,点拨导引,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错误,教师不能直接指出错误。要顺水推舟,设谬质疑,教师采取将错就错,使生主动发现错误。如“下面这幅图的周长画得不正确吗?为什么?”学生立即发现答案是错误的。
五、要有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有评价,要科学的评价,并且评语要丰富多彩。如:“好”“真棒” “了不起”等。适时用体态语,点头,微笑,竖大拇指。对后进生有出色表现或有独特见解的,提议为之鼓掌,使每位学生受到鼓舞和鞭策。 - 更新:2012/11/29 6:44:47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 条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 头条推荐
-
课堂文化新论③:责任文化在新课堂上如何落地?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如是说。可见教育只有具备了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才...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这位特级教师的课绝了!学习融合本能与欲望,孩子才会为之“疯狂” (12-12 06:48)
- 对话教学,编织课堂教学和谐乐章 (10-27 05:14)
- 【杨富民】在实践中“做”数学 (07-27 06:21)
- 做有生命的课堂 (04-22 05:23)
- 俯视“字母表示数”教学 (08-22 05:40)
- “三步五环节”模式应用课例分析 (11-30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