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课后反思
-
我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节。
一、教学设计:这节课,在新课前复习了分数及分数单位,并适当选择使用了《数学分层测试卡》部分基本练习对新课做好铺垫。教学中通过观察动态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情境同时引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问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编了教学例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圆片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进而引导学生通过算理写出计算过程并说出理由,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由学生提出困惑进而抛出“为什么分母不变”,使学生理解“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直接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接着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爸爸比妈妈多吃多少张饼”,并根据算式归纳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然后,观察两个算式归纳共同点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最后,创设“分层测试旅程”的情境展开分层练习,多样评价。采取师生评、生生互评、组间互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数学学习不再望而生畏、树立自信心。用数学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分数知识探索的奥秘。这节课能够课前和课后灵活地使用分层测试卡并让测试卡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存在许多不足,没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数学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数学教学用语的准确性、严密性不够。
2、对突发事件、偶发事件达不到最佳地处理效果,缺乏课堂应变能力。如在比较
-
○
-
的大小时,学生用通分的方式回答解决这个问题是正确的,我不应该打断学生,非让用化简成最简分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把本应该成为本课亮点的地方亲手毁灭,并把学生这种个性发展亲自扼杀了。
3、没有考虑学生实际导致没能准确预设。如:解答1+
=,1-
=时,有两个学生举手示意不会做,我只是告诉学生我们曾经学过带分数“想一想一个圆片再加上半个圆片就是带分数多少呢?那么减法呢?”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个难点,应单拿出来作为典型题在全班进行讲解。
4、课堂教学可以再活一些,让学生自己编一些题来解答,印象会更深刻,对知识挖掘的会更有深度。操作时可以多种图形折一折、涂一涂,不必拘谨于一种图形。
三、改进措施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多读数学方面的书籍。钻研教法、吃透教材,合理掌握教学尺度。
2、学会倾听学生。听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完整,给出一些建议。不能当头一棒,这样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不同的知识点不能等同,如:“带分数”与“计算带分数”不能视为相同或差不多。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知识点,应该有步骤的循序渐进的教会学生。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学了什么是带分数了,就要会做带分数的计算题,通过专家点评也给我上了一节课。
4、在教学中要灵活创设教学情景,放手的幅度再大一些,可以让学生自己编题自己解答,使学生更有深度地挖掘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发扬自己的教学优点,弥补不足。反复读教参、钻研教材,灵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许我这朵花开得并不艳丽,但是哪怕有淡淡的芳香,那也属于我独特的教学风格。
- 更新:2012/10/13 8:06:05 编辑:枫叶快手[jxjyw]
- 头条推荐
-
课堂文化新论③:责任文化在新课堂上如何落地?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如是说。可见教育只有具备了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意识,才...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这位特级教师的课绝了!学习融合本能与欲望,孩子才会为之“疯狂” (12-12 06:48)
- 对话教学,编织课堂教学和谐乐章 (10-27 05:14)
- 【杨富民】在实践中“做”数学 (07-27 06:21)
- 做有生命的课堂 (04-22 05:23)
- 俯视“字母表示数”教学 (08-22 05:40)
- “三步五环节”模式应用课例分析 (11-30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