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和译文对照(或查字典验证)弄懂字义。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
4.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荒唐、可笑的事,比如自己手里拿着笤帚却去放笤帚的地方找笤帚;正在玩电脑时突然停电了,心想既然玩不成电脑就看电视吧等等。今天,我们来读一个故事,其中的人所做的事更荒唐。(板书:刻舟求剑)
二、学习《刻舟求剑》
1.自由朗读寓言后指名朗读。
2.教师范读,让学生对比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3.师再次朗读,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停顿分隔符号“/”。
4.学生按照分隔符号再次朗读寓言。
5.讨论: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发生了什么事?6.对照译文说说你如何理解下列字的意思:
涉-----( ) 自------( ) 坠-------( )
遽------( ) 契------( ) 止--------( )
求-------( ) 行--------( ) 若此------( )
惑-------( )
7.共同交流以上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8.根据对句子中重点字的理解说说寓言中每句话的意思。
9.每一位同学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然后讲给同桌听。
三、领悟寓意,升华感情。1、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质疑:“剑没有走”,那么剑在哪里?
讨论问题:求剑的人为什么求不到剑?
2.朗读后说说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拓展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
板书设计: 刻 舟 求 剑
从刻记号的地方
楚人: 跳
找不到
找
课堂检测:
先写出字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 遽契其舟。遽契: 句意:
2、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此: 句意:
- 更新:2011/10/10 5:27:09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课堂教学改革的10大追问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先期课改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学校看似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却仍然没有解决学生学习不投入的问题——参与讨论展示的永远是几个优...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小学语文怎么学?开学在即,1-6年级语文学习攻略请收好
-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7)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统编语文教材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 您知道吗?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容易爱上阅读!
- 高三,还教不教课文?
- 小学语文怎么学?开学在即,1-6年级语文学习攻略请收好 (09-07 05:22)
- 语文教学进度 (04-15 04:38)
-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03-23 05:17)
-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2) (03-23 05:17)
- 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3) (03-23 05:17)
- 文言文阅读 (03-23 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