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作者:王梦红 来源:尹庄镇娄下小学 点击:11508次 评论: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和译文对照(或查字典验证)弄懂字义。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
 4.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荒唐、可笑的事,比如自己手里拿着笤帚却去放笤帚的地方找笤帚;正在玩电脑时突然停电了,心想既然玩不成电脑就看电视吧等等。今天,我们来读一个故事,其中的人所做的事更荒唐。(板书:刻舟求剑)
 二、学习《刻舟求剑》
   1.自由朗读寓言后指名朗读。
   2.教师范读,让学生对比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3.师再次朗读,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停顿分隔符号“/”。
   4.学生按照分隔符号再次朗读寓言。
   5.讨论: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发生了什么事?    

   6.对照译文说说你如何理解下列字的意思:

涉-----(    )   自------(    )  坠-------(    )

遽------(    )   契------(    )  止--------(    )

求-------(    )  行--------(    )  若此------(    )

惑-------(    )

 7.共同交流以上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8.根据对句子中重点字的理解说说寓言中每句话的意思。
   9.每一位同学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然后讲给同桌听。
  三、领悟寓意,升华感情。

 1、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质疑:“剑没有走”,那么剑在哪里?

讨论问题:求剑的人为什么求不到剑?   

2.朗读后说说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拓展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
        

板书设计:    刻 舟 求 剑

         从刻记号的地方

         楚人:      跳

                      找不到

 找

课堂检测:

先写出字的意思,再写出句子的意思。

1、        遽契其舟。遽契:     句意:

2、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此:     句意:

 

更新:2011/10/10 5:27:09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课堂教学改革的10大追问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先期课改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学校看似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却仍然没有解决学生学习不投入的问题——参与讨论展示的永远是几个优...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