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课堂英语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作者:心雨 来源:XSK 点击:7138次 评论:0

摘要:目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外语语言教学中得到推崇。对于在教学中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教师来说,如何向学生提问是很重要的。本文对几种实用的课堂提问问题的类型进行了深入探讨,它们分别是:集中性问题、提示性问题和探查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几种类型问题的运用是一种艺术。作为外语教师,一旦熟练掌握了这门艺术,课堂教学质量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关键词:提问 集中性问题 提示性问题 探查性问题

1.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听教师讲解,我们称之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着教学改革,试图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转变,对此我认为课堂上恰当地提问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尽管教师每天在课堂上都要提问,但不少人并不熟练提问的技巧,常常是随意地提问。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备难度适中、类型合适和表达准确这三个要素。课堂上如何恰当提问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应当给予重视。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该针对他的教学目的。比如通过提问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入地思考。而所有这些教学目的都需要不同类型的问题来实现,并通过它们来保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本文在此对几种课堂提问问题的类型进行讨论。

2.问题的类型

2.1集中性问题:

集中性问题可以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已经学过的、当天将要学习的或者正要讨论的内容上来。这种类型的问题还可以用于在课堂上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课前教师心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Have the students previewed the text?” “Can they understand it?” “How well do they know the text?”等等。通过让学生回答集中性问题不仅能帮助教师找到答案而且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或者让学生展开讨论之前,提出集中性问题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上Section A Legal and Moral Implications of Clonin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八单元) 时可以提问:“Would a cloned human be identical to the original?” “What is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author?” “How should we test 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our text?” etc.由此可见,集中性问题既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保持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集中性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并且对要教授的教材和背景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因为一般来说,即使学生课前预习过了,上课时脑子里可能还是一片空白,或者对预习过的内容含混不清。而经过精心挑选的集中性问题则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并提醒他们注意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将要学习的相关知识。通过思考和回答这类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到接下来将要进行地教学内容上来,学生不仅将领会到他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而且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激发。

2.2 提示性问题: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回答以课文或练习为基础的问题,而学生却往往会回答不出这类问题,或者给出错误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给出正确答案或一味地纠正学生的错误,这将给学生留下他们是失败者的印象,从而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提示性问题这一类型。提示性问题用于给出提示和线索,以帮助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改正错误答案。课堂提问时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往往会自己给出答案或者继续问下一位学生。诚然,这种方法使得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并且节省了时间。但是,这样会使原先那位学生产生失败的感觉,从而可能会导致他不再积极参与课堂。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教师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提示性问题,即在提出问题时就包含提示或线索。下面这一对话是包含提示性问题的例子:

T (teacher): “Can you give a noun, Li Ming?”

S (Li Ming): “Succeed.”

T: “Let’s look at the answer. What is a noun?” (Here the teacher doesn’t say the answer is wrong directly, just gives the student some hint to help him.)

S: “A word refers to a person, place or thing.”

T: “Right. Is ’succeed’ the name of a person, place or thing?”

S: “No.”

T: “Good. Can you give us another example? ”

S: “success.”

T: “Great.”

我们注意到在对话中教师并没有自己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以提示让学生自己判断并思考最初的问题,然后使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也就是帮助学生借着梯子爬上墙头。这样不仅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会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得到极大的提高。

2.3 探查性问题:

在回答问题时,由于知识有限和对课文缺乏透彻地理解,学生往往会给出模糊的或者不完整的答案。此时,用探查性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探查性问题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者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到答案上来,换句话说,就是当学生给出的答案缺乏深度的时候,用探查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最初的答案进行更深入地思考。有时候学生只给出了部分答案或者还没有思考好,教师应当运用探查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透彻地思考,使他们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逐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下是探查性问题的例子:

“Why do you say clone is good for human beings?”

“Can you explain your idea more fully?”

“What are your reasons for that statement?”

通过运用探查性问题使学生深入思考答案,可以使学生达到学习的深度、巩固所学过的内容,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一种重要途径,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极有用的工具,是外语教师应当熟练掌握的一门艺术。只要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并在课堂上恰当而灵活地运用,必将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Brown,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Pearson Hall Regents.1987.

[2]Nunan, 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 Boston: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s. 1999.

[3]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束定芳. 外语课堂教学刍议[J].外语界,2006,(4).

[5]郑树堂.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法的研究[J]. 外语界,1997,(3).

[6]郭书法. 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策略与启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4).



 

更新:2013/3/29 11:46:37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深刻...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