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学生一个自己探索的课堂
-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案例
这是我上的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每当静下心来回味,总是能感受到学生思考的气息,感受到学生的思维给课堂带来的挑战与生机。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有前面认识角的基础和提前预习的习惯。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我的教学思路是:交流——验证——问题——结论。
果然不出我所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地说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内角这个概念,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于是,我提出研究的问题: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在学生研究前,我们简单交流了验证的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的要求。这个过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研究的方法和合作时需要注意的规则,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方法进行验证。在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交流分工后,大家开始研究了。一个个俨然是个小科学家,积极主动,非常投入。课堂中少了一些喧闹,多了一些沉静和思考,偶尔会有一两个同学的辩论声。在这轻声的辩论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进行碰撞。我也加入有困难的小组后,先帮助他们确定验证的方法,给每个人分工,最后和他们一起用测量的方法进行验证。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来自学生的精彩。 画一个更小的三角形 一个小组用“量”的方法来验证。他们的测量结果如下:
这个小组根据测量结果得出了一个结论:大三角形内角和比180°大,小三角形内角和比180°小。这个小组的意见还有一个小组赞成。话音未落,李金泽站起来说:“这个结论还需要验证,再画一个更小的三角形试一试。”他边说边走到黑板前画了一个很小的锐角三角形,大家屏住呼吸看着他测量,最后测量的结果是184°。“结论被推翻了。”于是,周启航得意洋洋地回到了座位。 “ 李金泽,请问你为什么说结论被推翻了呢?” “ 我觉得这个结论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知道它是不对的,就可以推翻。” 大家点头表示同意。这种数学学习思路很重要,我及时和学生讨论,让他们体会在验证某一结论是否正确的时候,一个正例不足以证明一个结论是正确的,但是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一个结论。我追问学生还有没有别的问题,学生摇头。看来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也没有提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小组的测量结果,对学生头脑中原有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印象没有造成任何的冲突。我想,这个问题先放一下,我期望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会自然地意识到。因为教师需要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我怎么折不成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了 折”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找中位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学生对中位线的概念没有准确的认识。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我不用语言讲解,而是结合教材中的折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学生在用心观察、用心体悟的基础上动手操作,结果一个个陆续成功了。
书上的结论是错的 。当交流“撕”的方法时,学生在撕和拼的过程中,每两个角之间总是有空隙,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争论。于是我们又回过头来看前面“量”和“折”的方法,也是有误差的。这时候,班若愚提出了疑问:“我们用三种方法验证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不太准确的,我觉得书上的结论是错的。”
这个结论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震撼。虽然他们能理解误差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但是很难正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对教科书上的结论产生了怀疑,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在大家进一步观察交流的基础上,我们获得一个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在180°左右。学生的思路在不断地深化,他们不唯“书”是从的精神令我感动,但怎样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呢?我思索着……
一张长方形纸的启示
当学生思维停滞的时候,教师的作用就是给一个台阶,让他们接着走下去。 我手拿一张长方形纸,提醒学生“:一个直角是90°,这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那么它的内角和是360°。这个长方形纸可以折成两个大小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从中可以知道什么?” 片刻后,学生欢呼,立刻悟出可以通过计算推导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发现令学生兴奋。紧接着,我又抛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得出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只有这样才能验证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比较艰难的,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很高,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我已经放弃了预先设计的让他们做一些基本练习的想法,而是放手让他们进一步探索。
放手后的精彩
5分钟后,学生居然探索出来了,虽然只是个别学生,但我还是很兴奋。
宋博文说:“我们可以沿锐角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高。这样就把一个锐角三角形变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多了四个角,其中两个是直角,两个是锐角,两个锐角其实就是原来的那个内角,这样就等于多了两个直角,所以这个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180°- 90°- 90°=180°。”
当宋博文在展台前边算边讲的时候,学生们不断地点头表示理解,全班同学恍然大悟。
在学生的欢呼声中,我明白学生真的懂了,不需要我再说什么了。听着学生提出的问题,看着他们把问题存在“ 问题银行”里,我满脸洋溢着快乐和幸福。我想,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对数学的热爱。
- 更新:2011/2/27 5:20:24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做合格父母,从处理好4个关系开始
家庭是孩子成长中最踏实最坚韧的人生起跳板,孩子将从这里迈开他人生的第一步,立人、立言、立德、立志,他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都在这里得以成长。因此,经营好...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这位特级教师的课绝了!学习融合本能与欲望,孩子才会为之“疯狂” (12-12 06:48)
- 对话教学,编织课堂教学和谐乐章 (10-27 05:14)
- 【杨富民】在实践中“做”数学 (07-27 06:21)
- 做有生命的课堂 (04-22 05:23)
- 俯视“字母表示数”教学 (08-22 05:40)
- “三步五环节”模式应用课例分析 (11-30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