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锥的体积》教学案例
-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3页,例1.例2及第43页上的"做一做",练习九的第3-4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重点和难点:掌握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小组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模型各一个,沙土等.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指名让学生回答。
生:回答,老师总结。
师:圆锥有什么特征?生回答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粮堆,沙堆。你们知道它们的体积怎样求吗?如果用容积是几立方米的货车运,需要用几车?引出(圆锥的体积)
(二)学习探讨
1、学习探究圆锥的体积
师: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知道圆柱体积公式的:
把“圆柱”转化“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师:今天我们也根据这种方法,来研究圆锥的体积。你们有信心自己去研究吗?(学生兴趣十足)
师: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你们小组带来的试验用品有什么特点
生:讨论交流。师生小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
师:让学生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样(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师:同学们,我们怎样来知道自己的猜测的正确与否。(试验)
2、实验:
(1)用课件出示试验要求:
①.实验材料中,圆锥的底面与圆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高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圆锥的体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③.圆锥的体积怎样算?计算公式是什么?
教师:现在,我们来分组做试验.同学们边试验边讨论试验要求.
(学生做试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试验,小组交流。
教师:我们先来回答第1个问题.(圆锥的底面与圆柱的底面相等,圆锥的高与圆柱的高相等.)
教师:我们再来回答第2个问题.(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教师板书.)
教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结论吗?你们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略)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算呢?(用底面积乘高,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再乘,就是圆锥的体积.)
板书:底面积×高×
教师:用字母怎样表示?(V=sh,板书.)
教师:我发现有的小组是用水来做的的试验;有的是用沙来做的试验。你们都能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关系:V(圆锥)=V(圆柱)
3.用课件出示例1.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19×12=76(立方厘米)
再个别提问:19表示什么?19×12表示什么?再乘呢?如果题中没有直接给出底面积,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4.用课件出示例2..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学生读题后,各小组讨论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然后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填空。
(1)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2)把一个圆柱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圆柱体积的()
2、小名的家里有一个圆柱水桶,装满水是30千克,需要几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容器来装,
3、出示“做一做”中的题目,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作业:练习九的第3.4题。
五、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因为旧知是新知的的基础,任何知识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同时,让他们互相合作,共同交流,以便达到知识的共享。我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图形的转换,在练习题的的设计上,注重了对学生图形的测量的培养。
总之,这节课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获得过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他们的思维,根据实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 更新:2011/1/31 12:26:46 编辑:枫叶快手[jxjyw]
- 头条推荐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这位特级教师的课绝了!学习融合本能与欲望,孩子才会为之“疯狂” (12-12 06:48)
- 对话教学,编织课堂教学和谐乐章 (10-27 05:14)
- 【杨富民】在实践中“做”数学 (07-27 06:21)
- 做有生命的课堂 (04-22 05:23)
- 俯视“字母表示数”教学 (08-22 05:40)
- “三步五环节”模式应用课例分析 (11-30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