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的认识》的课堂实录及简析
-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85—87页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直线平面图形认识的扩展,由直线发展到曲线,圆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学生已经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知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再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圆的操作过程,掌握圆的画法,经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
设计理念: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画一画、指一指、摸一摸、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谁来说一说下面各图的名称。
生: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梯形。
师:这些平面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
生:这些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师:大家认识它吗?
生:认识,它是圆。
师:请大家拿出准备的圆纸片,用手摸一摸它的表面和边缘有什么发现?它是一个什么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
生:它是一个平面图形,是由曲线围成。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圆是由曲线围成平面图形。]
师:这里有一段录像,想看吗?
生:想。
以现实生活情境为背景,把汽车行驶,驾驶员操作方向盘、圆
交通标志、交叉路口的圆形转盘等事物串联起来播放一段录像,并伴
有必要的声音,闪动有关物体上的圆。
师: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存在和大量的运用。
[把教学的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意识。]
师: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出示探索目标
什么叫做圆心?什么叫做半径?什么叫做直径?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在同圆(或等圆)中,有多少条半径?有多少条直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用圆规画圆的步骤怎样?你能正确地画出一个圆吗?
分小组自学实践操作、合作探究、交流结果。
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生1: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0表示。
师:你是怎样找一个圆的圆心的?
生1:我是把一个圆从不同的方向对折几次,折痕相交的一点就是圆心。
生2: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生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找出圆内的半径。
生:半径有GO,CO,DO.直径有CD.
探索圆的特征
师: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有多少条?
生:有无数条。
师:它们的长度怎样?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我是通过直尺量知道的。
师:在同一个圆里的直径呢?
生: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有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师: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生:我们通过动手量得出: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即d=2rr=d/2(板书)
学生回答后,师再用课件演示一遍。
[借助课件加深学生对圆的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学习用圆规画圆。
师:如果要你们画一个圆你们会选用什么工具?
生:硬币,瓶盖、杯底……
师:如果要画一个半径5厘米的圆,这些工具能画吗?
生:不能。
师:画大小符合要求和圆,我们通常要用画圆的专用工具--圆规。
教师在屏幕上显示用圆规画圆的动态过程,并伴有解说词。
师:请同学们用上面的方法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圆心、半径、直径。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师: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的?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的?
生: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的,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引导学生通过指一指、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发现、探索、获取有关圆的知识,悟出圆的特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课堂板书简明扼要,条理分明,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重点,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三、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一)填空
1、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用字母()表示
2、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叫做半径,用字母()表示。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用字母()表示。
4、在一个圆中可以画出()条直径和半径。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直径都(),所有半径都(),直径等于半径的()倍。
(二)判断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圆的直径都是一条线,半径是一条射线。()
3、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4、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5、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三)简单应用
1、在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半径是()厘米。
在一个长6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分米。
如图:r=5厘米
正方形边长=?
请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
四、评价体验,认识自我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略)
反思: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确定了以小组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来完成。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自感知,亲身体验。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这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能够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丰富,更全面,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教得轻松自如,适时点拨,比较好地起到了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 更新:2011/1/31 12:25:50 编辑:枫叶快手[jxjyw]
- 头条推荐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这位特级教师的课绝了!学习融合本能与欲望,孩子才会为之“疯狂” (12-12 06:48)
- 对话教学,编织课堂教学和谐乐章 (10-27 05:14)
- 【杨富民】在实践中“做”数学 (07-27 06:21)
- 做有生命的课堂 (04-22 05:23)
- 俯视“字母表示数”教学 (08-22 05:40)
- “三步五环节”模式应用课例分析 (11-30 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