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谈科学课的教与学
作者:张艳丽 来源:市一小 点击:5857次 评论:0

    如何能上好一堂科学课,这是科学教师经常苦苦寻思的一个问题。如何能让课堂活泼生动?如何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如何让课堂成为有效性课堂等等?我觉得除了我们经常讲的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外,还需根据科学课学科特点,更多地研究科学课的教法与学法。

小学科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材内容编写形式上,一般来讲,往往是教材先提出研究的课题,通过观察、实验、游戏、谜语、故事,甚至是教师讲述等形式提出问题,引起学习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接着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观察活动,有时是几个连续的观察活动,其中包括教师的演示。另一种是通过实验活动,有时也有几个连续的实验,其过程一般是从问题出发,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进行迁移。还有一种是教材具有很好结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学目的除了知识概念外,还包括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训练过程等等。教材呈现形式的不同,教材内容和特点的不同,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探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通过几十年教学活动的思考与实践,认为下面的教学方法比较实用。

一、观察法

观察是人们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通过感觉器官直接地或借助某些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描述客观对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不仅指看、摸、听、尝、嗅等活动,还意味着理解或从理性上去领会;它既包括信息的输入,又包括信息的初步加工过程。

二、实验法

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自然过程或生产过程以纯粹的、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三、探讨法

探讨教学的整个进程可分为“探究”、“研讨”两部分。“探究”即探索研究,这过程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教师提供给他们实物材料。“研讨”即研究讨论。这过程是给学生提供机会,促使他们把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交流讨论,进行抽象、判断、推理,从而获得科学结论。

总之科学课教学的教法与学法还有很多,关键在于活学活用,如何因材而用(教材),因才(学生)而用,因时而用,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永远地探索。

 
更新:2009/12/2 6:17:44 编辑:枫叶快手[灵宝教研网]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深刻...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