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实根基 筑九尺高台
-
——市三中说教材系列活动
“课堂效率低下,教师想方设法挤占时间;学生苦、教师累,厌学情绪持续增长,更加影响着课堂效率。”这个怪圈禁锢了市三中多年。2004年以来,市教体局提出了“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教改理念,市三中也在教改的浪潮中搏击,希望开辟一条教学的坦途。不断完善课堂模式、参与各级课题研究、组织课改研讨课、教师外出观摩……在“怎样教”这方面,三中下足了功夫,但是总有种感觉: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症结何在?三中人迷茫、困惑。
2009年1月6日的夜晚分外寒冷,紫金宫的会议厅里,王敏勤教授在为全市教育工作者作《教学研究与教学效率》的报高。“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是在讨论‘怎么教’的问题,而很少有人讨论‘教什么’的问题”,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是啊,教师对教材不通透,说课时教师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熟悉知识,讨论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习题答案。哪有时间分析教法和学法,哪有精力创新教学设计。归根究底是教师的基本功问题。三中下定决心:夯实基础,提升教师素质,“教什么”和“怎么教”两手抓。随即策划市三中说教材系列活动。
措施:举行市三中说教材培训会
制定说教材方案
进行三轮竞赛
总结表彰
三中教师从来没有这样繁忙,借教参、争相上网查资料。他们牺牲了休息时间,暑期也要到校交课件、文稿。说得最多的是“教材”,谈得最多的是“怎么说教材”。
渐渐地老师们发现,讲课时更有底气了,讲解时能够很自然的进行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延伸,板书也喜欢用知识树来表示。暑期说教材中一等奖获得者张萍老师这样告诉教科室吉主任“说实话,刚开始真的埋怨过,现在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
深挖教材仅仅只是教师专业技术的一部分,但是只要是能够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的,哪怕是只占1%,我们也要付出100%的努力,市三中就是以这样的态度进行教研教改的。说教材系列活动仍在继续,它为“高效课堂”打下牢固的基础。三中人将以“执着”“实干”为砖石,以课堂改革为途径,“惜时增效轻负高效”为黏合剂,构建三中的教育教学大厦。
- 更新:2009/11/17 6:53:57 编辑:枫叶快手[灵宝教研网]
- 头条推荐
-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深刻...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
- 校企合作 I 学海密探申报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省专项课题获批立项
- 课题从哪里来、怎么做,这篇文章梳理清楚了
- 项目化学习中的学生评价
- 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师素养
- 有效教学的21条铁律!
-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 (05-02 06:50)
- 校企合作 I 学海密探申报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省专项课题获批立项 (12-04 07:10)
- 课题从哪里来、怎么做,这篇文章梳理清楚了 (01-07 07:43)
- 项目化学习中的学生评价 (11-09 05:36)
- 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师素养 (11-02 06:29)
- 有效教学的21条铁律! (10-05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