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121教学模式”的初探
作者:xiuqin66 来源:函谷关镇梨湾原小学 点击:9741次 评论:0

“121教学模式”的初探

伴随着学创争上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我校全体师生弹起了“121教学模式”的主旋律。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成绩。现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初探谈一谈,以求各位方家多多指点。  

一、    做好课前(约10分钟)的自学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超越已有知识的范围,跨越未知领域的学习,它是激发学生自学兴趣的伊始。一般要求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自学生字新词,理清文脉。

1、         抓住文中的中心词引导预习

课文中的重点词往往都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精雕细刻之笔,是课文的精华,也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我在讲《奇异的激光》之前,诱导学生抓住课题中“奇异”一词来贯穿全文:为什么说它是“奇异”的光?“奇异 ”在何处?如此收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又如《飞夺泸定桥》一文抓住关键词“飞夺”,红军为什么要夺桥?怎样夺桥?夺桥的结果怎样?这样既理清了文脉,又抓住了重点内容,起到了旗开得胜的效果。

2、         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诱导预习

课文的中心句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画龙点睛之笔。如王愿坚的《灯光》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光”。预习前引导学生抓住此句来反复阅读、品味、体会,这样使学生悟出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又抓住了文章的中心,还受到了尊敬先烈,珍惜幸福生活的教育。

3、         抓住文章的中心段引导预习

文中的中心段是理解文章的关键。例:冰心的《忆读书》引导学生找出最后一段:“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又如:《献你一束鲜花》让学生抓住最后一段“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吗?”……

可见,抓住文章的重点词、中心句、关键段是“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最佳途径。

二、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约20分钟)

对于学生的质疑,老师首先要抓紧时机给予肯定;接着是释疑,讲解时力求语言精炼,而后予以评定,对于能闪现智慧火花的问题,老师循循善诱,及时鼓励。

1、文中质疑

语文课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有些文章在文中给读者留下耐人寻味的想象,极易激发读者思想浪花。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我讲完第七自然段后,一个同学满有信心地说:“老师,我可以用人工降雨救活邱少云。”还没等我来得及回答,另一个同学又云:“他为什么不使劲往下钻,用土盖住自己。”我高兴地鼓励道:“好,多么有智谋的小诸葛亮啊!”然后让学生讨论各种办法是否可行。可见他们被邱少云的壮举感动了,学习兴趣也调动起来了。

2、         文末质疑

有些文章在叙述高潮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小学生最爱打破砂锅问到底。例:《鱼游到纸上》一文,末尾一句:“先游到我的心里。”有些同学好奇地问:“鱼怎么会游到他的心里呢?”再如《金色的鱼钩》一课结尾处,可让学生想象少年儿童年瞻仰鱼钩的情景。

类似这种文章颇多,我们要“乘借东风”,因势利导,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自学能力。

三、训练反馈(约用10分钟)

课后反馈是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和完善,亦是对文章中心的升华。现在就课外延伸而言,如:《跳水》一文,可以向学生提出:您会想出什么办法来救出船长的儿子?孩子们踊跃计:赶快放下一个降落伞;急忙在甲板上放个气垫;迅速给水里放救生圈。再如:《乌鸦喝水》除此办法之外,您还有什么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呢?此时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出了种种办法,升华文章的主题,同时也拓宽学生的思维。

通过“121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达成了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坚信在课堂教学改革大潮中,只要我校全体师生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勇于拼搏,我们的课堂会一节比一节理想,一节比一节完善,一节比一节精彩!

 

更新:2009/10/27 21:15:54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教师如何在听课中成长自己

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深刻...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