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完课后的思考
-
今天我听了同事王老师的一节一年级数学课。初入小学之门的孩子们,稚嫩的小脸天真地望着讲台上的老师。他们就像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教师去精心描绘。
王老师这节课教学的是第三单元的《减法》,教师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王老师在引导学生看书上插图时,不仅仅引导看纸鹤的数量由原来3个变为2个,而且小朋友的数量也由3人走了1人,还剩2人。由此可以看出,王老师善于钻研教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引导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一只,就用3减1来表示,同时板书出3–1。还剩2只,就写成= 2,最终得出算式3–1= 2。这样教学,把算式和题意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学内容结束后,王老师问:“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可以用减法来表示?”一个小孩举起手说:“有3个苹果,吃掉1个,还剩2个.可以用3–1= 2。”初入小学之门的孩子能从生活中找到数学,让当场听课的老师很吃惊。
在一年级的教学中,王老师善于采用学生感兴趣语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听完这节课,我深深感受到,当前的教学不仅仅只是把课本表面的东西教会学生,而且还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 更新:2009/10/16 11:31:35 编辑:枫叶快手[灵宝教研网]
评论共 0 条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 头条推荐
-
有多少教案是无用的?!
教案是什么?教案,即教学方案。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写给检查的人看的。说句大白话,当下的大部分教案,不是为教学服务,而是为检查的人服务的。问题出在谁的...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
- 校企合作 I 学海密探申报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省专项课题获批立项
- 课题从哪里来、怎么做,这篇文章梳理清楚了
- 项目化学习中的学生评价
- 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师素养
- 有效教学的21条铁律!
- 《语文素质教育大课堂的实践与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报告 (05-02 06:50)
- 校企合作 I 学海密探申报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省专项课题获批立项 (12-04 07:10)
- 课题从哪里来、怎么做,这篇文章梳理清楚了 (01-07 07:43)
- 项目化学习中的学生评价 (11-09 05:36)
- 项目化学习中的教师素养 (11-02 06:29)
- 有效教学的21条铁律! (10-05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