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书院 - 枫叶智库
枫叶教育网 - 打造具有特色品牌的地方教育门户
寓教于“戏”,寓学于“演”
作者:台州三梅中学/陈云斐 来源:摘自:《学习吧》 点击:19661次 评论:0

 

----“角色表演”教学在《蛋白质》中的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背景:

我校是一所以艺术类为主的省二级重点高中,绝大多数学生的高考方向是艺术类院校,理科基础相对较薄弱,生物学科只要通过省级会考即可。对于很多以高考科目作为学习对象的学生来说,心理上就存在一种轻视理科的现象,自然地容易对生物课感到冷漠,甚至厌学。那么,对于我校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但是学艺术的学生,“艺术细胞”特别发达,每年学校文艺汇演,学生积极性特高,表演力很强。这使我不禁感叹,如果学生上课积极性这么高,那多好啊!于是设想在课堂教学中,把一节课当成一个小品来演,把教本变成“剧本”,有意识地把角色表演搬上讲台。让教师在旁边当导演,学生来表演“剧本”中角色,或者让学生自导自演。这样既拉近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使教材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加深记忆。

二、教材分析和设计思路

以《蛋白质》这块内容为例,在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一册第一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这节教学内容中,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层次和多样性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也为第二册《基因的表达》这节打基础。而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缩合方式,以及氨基酸数量、肽键数、肽链数和失水数之间的关系对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又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尝试把本节内容当成小品来表演。通过人体姿势表演引出氨基酸结构通式。两人通过握手建立友谊,意味着氨基酸通过缩合形成二肽,友谊的结晶代表缩合产物,同学间的握手就代表肽键,N个同学两手相握后,排成一排,表示形成肽链,其间的N-1个握手就代表N个氨基酸缩合后,肽链中有N-1个肽键,同时掉下N-1瓶眼药水,意味着生成N-1分子水。最后好聚好散,意味着氨基酸结合可形成蛋白质,蛋白质也可水解生成氨基酸。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肽链的形成、蛋白质多样性原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化繁为简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角色表演”,使学生增进友谊,学会沟通合作,培养学生的敏捷思维和创新精神。

四、课前准备

道具:分别标有R基(----R)、甲基(----CH3)、氢原子(----H)的纸帽若干个,分别标有氨基(----NH2)、羧基(----COOH)的纸套若干个,眼药水若干瓶。

五、课堂实录

场景

老师“导”

学生“演”

编导意图

场景一:

体形展示(引出通式)

请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来,两臂左右伸直,两腿合拢,成“十”字形。在他的头上戴着标有“----R”的纸帽,左右手分别套上标有“----COOH”和“----NH2”的纸套,纸套的另一面分别写上中文字“羧基”和“氨基”。

按要求摆成“十”字架势。

通过学生的肢体展示,引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大家看看,这个样子类似于书中的什么结构?

下面观看的学生欢呼:演的是氨基酸的分子结构通式。

谁来解释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如何?

 

 

很好,在这个结构里,中间的碳,我们称之为“中心碳”,可以和我们上身相联系,也可和“心”相连。

“一只手表示氨基,另一只手表示羧基,头上表示‘R’,下肢表示‘H’,这就是氨基酸的通式。”一位台下学生说。

“不对,中间还有‘C’呢,是‘C’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另一位学生急忙补充。

每位正常的人,都有一只左手和右手,并且都从上身长出,意味着每个氨基酸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而且氨基和羧基连在“中心碳”上和上身里的“心”又有联系,便于理解。

把刚才这位学生头上标有“----R”的纸帽拿下来,换上标有“----H”的纸帽,再请一位学生走上讲台,头上戴着标有“----CH3”(甲基)的纸帽,其余道具和姿势与第一位学生相同。

两位表演学生展开“十”字架势。

每个人的不同,最直观的判断部位是脸形不同。在表演的学生头上戴上标有“----R”的纸帽,意味着R基的不同,就代表氨基酸种类的不同。

请大家判断,他们两个有什么不同?

头上戴的帽子不一样。

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两种不同的氨基酸

 

那我们如何称呼他们呢?

台下学生快速瞧了瞧“剧本”(生物教材15页)。

“第一位同学叫‘甘氨酸’,第二位同学叫‘丙氨酸’。”台下一位学生喊道。全班大笑。

 

刚才的造型是氨基酸结构通式,是一种平面结构。实际上,氨基酸是立体的结构,和甲烷的立体结构相似,(出示甲烷分子结构模型),请学生模仿表演。

一位学生两手分开撑地,和合拢的两腿在地面上形成三角形。

 

通过学生手臂摆动,虽不能很准确地摆成角度,但起码明白了氨基酸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

场景二:

友谊的结晶(缩合产物)

为了表示两个人之间的友好,初次见面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

“握手。”学生纷纷回答。

一位学生标有“----NH2”的手和另一位标有“----COOH”手握紧,代表了氨基酸相互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和另一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与此同时,从两个紧握的手中掉下一瓶眼药水,表示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而且强调只是一大滴眼泪,意味着两分子氨基酸结合只产生一分子水,还强调连接两位学生的是握手部位,意味着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部位叫肽键,且只有一个。

对,氨基酸也差不多,初次见面礼也是握手,但要注意握手方法要准确。

学生甲和乙看了“剧本”(生物教材第一册15页)后,甲伸出标有“----NH2”的手,乙伸出标有“----COOH”的手,两手紧握。

为了表示他们真挚的友谊,他们共同流下了一滴激动的泪水。

学生甲乙两只紧握的手中掉下一瓶眼药水。台下学生哈哈大笑。

注意:两个氨基酸只能流下一滴大泪水,握紧的两手就是友谊的关键----肽键,也只有一个。

学生又一次大笑,他们恶作剧地听成“太监”之音。

现在他们已产生了友谊的火花,没有特殊的外界因素,他们是不会分开的,这就是友谊的结晶----二肽,这种结合的方式叫脱水缩合。

 

场景三:

友谊的延伸(肽链的延伸)

请再上来一位学生,三个氨基酸又如何建立友谊呢?流下几滴泪水,还叫“二肽”吗?中间有几个友谊的关键点?

三位学生表演缩合过程。学生甲和乙如上述方式握紧两手,学生丙标有“----COOH”的手和乙标有“----NH2”的手相握,同时每对握手中掉下一瓶眼药水。

三位学生两两相握后,掉下两瓶眼药水,意味着三分子氨基酸缩合,生成两分子水,此时友谊的结晶叫“三肽”;两个“握手”,代表生成的三肽中含有两个肽键。

再上来一位学生丁,如何延续友谊呢?共滴几滴泪水?

四位学生继续刚才的表演,两两相握,形成三个握手,同时每个握手部位掉下一瓶眼药水,共三个。

在四位学生表演中,四分子氨基酸缩合,脱去三分子水,形成化合物叫四肽,中间有三个肽键。

这些氨基酸们缩合,形成的形状像长长的什么?

“链条。”学生答。

 

对,这就叫肽链。这些肽链是呈直线的吗?

“不是。”学生甲答道。四位学生有意识地岔开,不在同一直线。

通过几次递增表演,学生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公式:肽键个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1

再上来四位同学,形成一条肽链。

八位学生站成一排,前一位的右手和下一位左手相握,依次连接。

八位同学平均分成两排,各排形成“肽链”。

第一排同学间握手,第二排同学间握手。

得出公式:

一条链:肽键个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1

两条链:肽键个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2

M条链:肽键个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个数-M

八位同学排成一排和排成两排有何不同?

表演学生相互看看。台下学生回答:排成一条“链”,有七个“肽键”;排成两条“链”,有六个“肽键”。

场景四:

友谊形式多样(蛋白质结构多样)

请阅读“剧本”(生物教材第一册16页),台下同学当导演,台上同学当演员。

第一情节:氨基酸种类不同。

阅读三分钟“剧本”。

台下学生“导演”喊:他们四个人不同。

四位学生表演:两手分别套上标有“----NH2”和“----COOH”的纸套,各自面部表情特意表现得夸张。

每位不同学生代表氨基酸种类的不同。

第二情节: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

台下学生欢呼:我们全班同学都是。

另一位补充:还有全校同学呢。

学生数目代表氨基酸数目不同。

第三情节:氨基酸排列次序变化多端。

台下学生“导演”说:交换位置。

四位表演学生随意交换了几次位置。

学生排列位置有多种排法,代表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变化多端。

第四情节: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提示:我们全班六排同学,扮演六条肽链,肽链的折叠方式、方向不同

台下学生一时“导”不下去。

每排学生象征性地向左或向右“螺旋”、“折叠”

 

场景五:

好聚好散

氨基酸们相聚在一起,通过握手,形成友谊的结晶----蛋白质。俗话说好聚好散,他们又如何解散呢?

表演的一位学生说:两手分开就行了。

在学生解散之前思考,如何才能独立,意味着缩合后的蛋白质或肽链如何才能分解。

学生拾起眼药水意味着需要水的参与。

蛋白质或肽链水解,可重新生成氨基酸。

怎么才能分开呢?

提示:相聚时流下了什么?

“噢,泪水!我知道了,应该加水。”台下一位学生很快就作出反应。

学生表演:两位学生共同拾起地上的眼药水,然后两手分开。

六、教后反思

本节课在教师的“导演”下,学生的“表演”下,寓教于“戏”,让学生在“戏”中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演热情。学生的动作表演,就像鲜活的教具,既生动形象,又有趣味性。通过表演,自然地将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结合方式、蛋白质的多样性等知识点了然于胸。掌握了氨基酸数量、肽键数、肽链数和失水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角色表演”的教学,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的“纯”接受式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到了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当然,“角色表演”的教学并不是都适合于每节课的,所以要选准“剧本”。另外,“角色表演”毕竟是即兴表演,时间上弹性大,较难把握,这给我们在教学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我都愿意尝试各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向课堂要质量。

更新:2009/2/27 2:47:34 编辑:fengyefy
评论共 0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连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
头条推荐

詹大年/ 高考是个有限游戏,学习是个无限游戏

游戏规则是设局者制定的。谁想玩,谁进局;谁在局,谁遵守。至于参与者你怎么看,怎么玩,那是你的事。你是游戏规则的遵守者,别人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你可以相...详情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更多...视频聚焦
更多...枫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