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娃如同育种,怎样的教育才能看见每颗“种子”的潜力?
-
看点 如何挖掘孩子的潜力,自信从容地面对未来的挑战,成为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经过六年来的积极探索,上海惠立幼儿园在尊重爱护孩子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评价方式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性化支持,使得每个孩子都得以被看见。同时上海惠立幼儿园还将“勇气、尊重、善良、正直、责任”这五项价值观,点滴浸润在幼儿园的日常与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将优秀品质内化于行,从而让他们不畏挑战,受益一生。
对于家长来说,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孩子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期待孩子能从早期教育中获得最大的滋养,活出更多的可能。
在对比144位成人现状,与40年前他们儿时的日常表现后,加州大学里弗赛德分校克里斯托弗·内夫博士发现,孩子六七岁时所体现的特质,包括语言流利度、适应能力、自信心以及情绪敏感度等,都呈现在他们成年后的一些行为特征上。
由此可见,幼儿早期获得的教育,确将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们该如何挖掘孩子的潜力和天赋,绽放出属于他们的耀眼光芒呢?
有的父母坚持人定胜天,信奉知识提前学,希望培养孩子的学习信心,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有的父母顺其自然,不爱“规划”爱“自由”,但当孩子没有达到预期表现时,不免心生失望;
也有的父母按部就班,有时也会迷茫于孩子的“不自觉”、“不积极”。
养娃如育种,等待的时间漫长,不时有惊喜、处处有挑战。在这条没有地图的育儿旅途中,专业人士的经验,更显弥足珍贵。
融合中国幼儿教育指南与英国早期基础教育体系(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的上海惠立幼儿园,已经探索了六年。
上海惠立幼儿园的活跃课堂
这所长期在上海家长择校清单第一梯队的知名幼儿园,拥有科学的早教理念以及严谨包容的教学体系。上海惠立幼儿园始终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全人教育”。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早期教育能适合每一个孩子?家长们又该怎样培养孩子,让他们受益一生?为此,外滩君有幸走访了上海惠立幼儿园,请教了惠立幼儿园创园中方园长宫馨雅。
宫馨雅园长
在20多年早教实践中,宫馨雅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及理论,也有着自己的敏锐洞察。在她眼中,教育不是一场比赛。每个孩子各具天赋,与众不同。在规划孩子的教育之前,认识、了解孩子本身更为重要。
正如宫馨雅强调,“尊重孩子的个性,包容他人与自己的差异性。只有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才能帮助他们获得受益一生的底色:正确的价值观、幸福感。
那么,致力于提供优质教育的惠立幼儿园,是如何帮助孩子在各个领域得到多方面的提升?在独具特色的教育体验中,帮助孩子在未来拥有更多机遇的呢?
一、将抽象理念内化于行,无处不在的核心价值观
在上海惠立幼儿园的大厅、走廊,随处可见孩子们的创作,童趣十足又充满个性。在一些作品旁有一些中英文记录,书写着孩子们当时的想法,从中可以感受到老师对孩子话语权的尊重。
教室,被分为不同的区域。孩子们在其中自由探索:有的孩子在与同伴合作、互动;也有的孩子用双语向中外籍老师分享自己的观点。
外滩君注意到,游戏时间结束后,有几个孩子正主动帮助同伴收拾玩具,老师拍着双手说:“你们非常有责任感,感谢你们帮助整理教室”。其他的孩子听到后,也马上跟进,齐心协力把剩余的教具整齐归位。
这微小的教育细节,正体现了上海惠立幼儿园的价值观:“勇气、尊重、善良、正直、责任”。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皆是教学。为了让年幼的孩子真正理解这些品质,惠立的老师们会利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将这五大价值观内化为行动。
每当孩子做出与这些价值观相呼应的行为时,他们会得到价值观贴纸,这些都是孩子们自豪和珍惜的“宝贝”。
这些仪式感和身边鲜活的榜样力量,带给所有孩子直观的感染与鼓励。年幼的孩子,可能还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五大价值观的内涵,但他们已经学会用行动,表达向善向好的美好追求。
这些融入价值观的贴纸,也成为了家园联系的情感纽带。宫馨雅告诉外滩君,当家长在幼儿园也展现出具有这些价值观的行为时,老师也会给家长发贴纸,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肯定,家长也并不例外。
宫馨雅解释说:“当着孩子的面来表扬家长,这让孩子特别自豪。这也让亲子间关系更融洽,进一步增进大家对价值观的认识。”惠立的家长们不仅自觉、积极,还会自发加入到志愿者或慈善活动中,这无形中也为孩子树立了榜样。
在家园齐心合作中,幼儿的教育环境不仅得到了延伸,还增进了彼此间的信任和理解。潜移默化中,惠立幼儿园也变成了一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
成长于这个有光有爱的幼儿园,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惠立的孩子,那就是“阳光”。宫馨雅认为,“这种阳光,不仅意味着孩子的自信,还意味着这种自信感染着身边的人。”
这些价值观构成孩子不同特质的基础,形成他们优秀的个性和品格,这不仅是园方的愿景,也是对孩子的期待。
二、看见每一个孩子,双重维度科学评估让孩子更幸福
“你好,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吧,我可以和你成为朋友吗?”
在一次毕业活动后,一位孩子的家长主动找到宫馨雅,向她道谢。而这份真挚的谢意,让宫馨雅回想起当时所做的一个重要决定。
当年,老师观察后发现有个孩子的行为特征与该年龄幼儿的发展有差异。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老师做了大量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结果孩子的进步还是缓慢。
经过慎重考虑,为了更专业地支持孩子的发展,园方建议家长带孩子去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做一次全面评估,这对当时的家长而言,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最终,在园长和老师耐心细致地分析下,家长终于同意了。
几天后,当得知孩子确诊儿童孤独症时,家长非常震惊。此时,宫馨雅和老师们主动陪伴,并疏导这位家长的情绪波动。同时园方还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制定细致具体的教学方案,共同为孩子提供周致、持续的干预性支持。
经过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这位孩子在大班毕业时,已经和同龄孩子一样,正常生活和学习,变得快乐、友爱。
在这段陪伴的过程中,惠立老师的细致、温暖以及满满的担当,让家长感受到信任和依赖,这才出现了开头那暖人的一幕。
事实上,从踏进上海惠立幼儿园大门的那刻起,每个孩子的状态都会受到了老师的关注。
惠立的一位家长曾提及,短短数分钟,老师们就能观察到孩子众多细节,细致得让家长感到惊讶。而这样的观察,正得益于上海惠立幼儿园独特的教育理念。宫馨雅介绍道:“在观察孩子的时候,有的人可能只观察了他是不是乖巧听从指令,有的人可能只观察他是否愿意参加活动”,她认为,这样的观察不完整,有时反而会忽视了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
宫馨雅打了个比方:“比如十张脸排成一排,有笑脸、哭脸,也有几张表情正常的脸,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关注到哪张脸?”
大多数人都容易在第一时间关注到笑脸或是哭脸,但在宫馨雅看来,那些表情正常的脸更值得关注,因为在幼儿园教学中,大多数的孩子都是乖巧的。“他们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孩子们往往有着不同的表现:
有的孩子安静的完成一个个活动,回答老师的每一次提问;
有的孩子表现非常活泼,热衷于参加每个项目,不过每次活动却只能坚持3分钟……
在运用完整分析方法观察下,孩子们的表现其实都有据可析。对此,宫馨雅做了进一步解释:“孩子积极完成活动却表情消沉”,说明他“参与度高、幸福度低”,这就需要老师去探寻孩子幸福感低的原因,为孩子及时疏导心理障碍。
而“高兴的玩每一个游戏但只能坚持3分钟”,说明孩子“幸福度高,参与度低”。这需要老师反思:“是因为这个活动难度大,他不知道怎么完成,还是这个活动对他来说太简单了,他觉得没兴趣?或是其他原因?”
这套完整的评估方式,正是惠立教育研究院与比利时鲁汶大学的Ferre Laevers教授共同制定的鲁汶情绪健康评估量表。
不同于其他较为复杂的评估表,这份科学严谨的量表主要以“幸福感”和“参与度”两个维度对幼儿当下的状况进行衡量。每位惠立幼儿园老师都能熟练运用评估量表。
如在参与度的评估中,老师会衡量孩子对老师指令的反应,以及孩子之间的互动、完成活动的质量,最终得到一个参与度的平均分。
在幸福感的评估中,老师们又会认真观察孩子在活动中的情绪,包括与同伴、成人的对话内容和表情,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当然,评估结果并非一成不变。宫馨雅介绍说,“在某一阶段这个孩子是没有问题的,可能到了下一个阶段,因为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新变化,老师就会马上做出调整。”
因此,惠立幼儿园每两个月就会重新进行评估,持续更新的评估给老师充分的信息去调整对不同孩子的个性化支持。
事实上,除了面向学生外,上海惠立幼儿园已经把“幸福感和参与度”双维度评价体系引入到了教学团队。“这个培训是从上而下的,从老师到助教、保育员,到非教学团队都具备这种意识。”
当全园产生这样的合力之后,孩子们将会获得更大的受益。“因为老师是直接面对孩子的人,提高老师的幸福感和参与度,她也会感同身受的去支持孩子。”
宫馨雅强调,“就像是为孩子们画出一幅精准的肖像图,当把幸福感和参与度这两个维度综合衡量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孩子,老师也能准确地捕捉到孩子的现状和需求,深入评估每个孩子的差异性,真正做到全人教育。”
这正是惠立教育所倡导的,看见每一个孩子。当孩子都得以看见,他们的内心也会感到满足、自信,形成一个健全的自我。
三、培养“慎思”与“独立”,超越自己,不惧前行
就像一艘航母,如果在明晰了前进方向后,就应该加足马力向前航行,但上海惠立幼儿园的主题课程却并非如此。
大班的一次以太空探险为主题的活动,正源于师生们的一个“大问题”:
如果你去太空旅游,你会去哪些星球探险?
这个意料之外的问题,瞬间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他们兴奋地一头扎进了太空世界。
班级老师也和音乐、体育、图书馆老师一起,联动融合主题课程的实施。
在图书馆课程中,阅读相关星球书籍;
到了音乐课上,孩子们聆听和学唱有关太阳系的不同歌曲;
体育课则会尝试在太空移步的方法。
上海惠立幼儿园师生的艺术作品
让人惊讶的是,这些教师们悉心计划的活动,在实际实施中,会根据孩子们在课堂中探索的方向、以及实际需要,适时做调整。这也是上海惠立幼儿园对孩子兴趣的重视,进而做的呼应与延展。
最后孩子们会将寻找到的信息分析总结、汇集成册,建立事实档案,结合图片、文字的方式,利用iPad成功生成二维码,方便其他的孩子通过扫码方式,来阅读这些有趣的资料。
宫馨雅介绍说:“当太空探险这个主题结束后,孩子们的兴趣可能延伸到其他的领域了,比如制造飞船的内部结构,甚至是哪些高科技影响了我们的生活?随之,孩子们会对高科技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一个主题活动自然延伸到下一个主题活动。”
这些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的每一朵思维火花都得到珍视。老师之间相互联动,通过不同形式融会贯通,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展示。
外滩君注意到,在大班多媒体学习区域,设置了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孩子在权限内可以方便查询需要的信息。引人注意的是区域旁有几条中英文的操作指南:
“你可以使用哪个软件制作海报呢?”
“你可以使用哪个软件记录信息呢?”
“你可以使用哪个软件编故事呢?”
“你可以使用哪个软件录视频呢?”
这些条理分明的指引,自然而然促进了孩子不断反思自己行为的目的、过程,主动评估活动的效果。事实上,孩子们不断地思考、尝试、表达,也是在逐渐建立批判性思维的过程。而像这样的操作指南,在惠立幼儿园中随处可见。
宫馨雅解释说:“社会越来越多元,变化也越来越快,我们现在给孩子的一些经验可能等他们真的长大了以后,有的经验已经不适用了。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改变思路的方法,这样他们就可以独立地面对。”
这就是上海惠立幼儿园,为孩子未来准备的礼物。在宫馨雅看来:“幼儿园的孩子不仅限于学知识,更多的是学技能,尤其是生活技能。”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反思,才能帮助孩子在未来超越自我。
当然这个过程并非一直是一帆风顺的,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之时,也是培养他们韧性的最好契机。
“在孩子开始新的探索时,老师会给孩子正向引导,鼓励孩子勇于用一种新的方法再去挑战他之前失败的事情,在他成功的时候,这种成就感最终会渐渐汇聚成韧性。”这让上海惠立幼儿园的孩子们切身感到了坚持的强大。
“孩子敢于面对错误,并且不把失败作为最终的结果。”在寓教于乐的教学中,上海惠立幼儿园始终鼓励孩子尝试挑战,从错误中学习经验。
宫馨雅认为:“在挑战的过程中,无论孩子是成功还是失败,作为教育者首先看到的应该是孩子体验的过程,而不仅限于结果。我们要肯定孩子愿意接受挑战的勇气,跌倒后爬起的信念,努力再冲刺的坚持。这样的成长过程奠定了他们不畏挑战的韧性,因为韧性不是与生俱来的。”
以“友爱”为源,以“立德”为本,有着扎实的理论与学术底气的上海惠立幼儿园,用热爱的力量点燃孩子学习内驱力;在以人为本的全人教育中,寓教于乐并与时俱进,教会孩子拥有敢于直面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自信和对自己负责的积极态度。
浸润在“勇气、尊重、善良、正直、责任”的氛围里,相信上海惠立幼儿园的孩子们终会不畏惧未来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战,成长为秉承优良价值观并具有“积极、慎思、独立、个性、包容”特质的未来栋梁。
就如宫馨雅所说,“人生中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实际上是完成一次次的自我挑战并幸福地生活着。”
- 更新:2022/1/28 7:44:36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优秀教师要追求3个“真”
成为好教师,要下“真功夫”。如果想成为优秀教师,就需要具备优秀教师的“基因”。什么才是优秀教师的“基因”?我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得出3点感悟:做真学...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孩子经常捣乱,所为哪般?
- 是什么让孩子变得不爱学习?
- 孩子难以理喻的“胡闹”,所为哪般?
- 被“立规矩”的孩子,活得有多快乐?
- 浅谈游戏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价值
- 耐心等待孩子成长,竟然还有这样惊人的好处!
- 孩子经常捣乱,所为哪般? (05-05 06:18)
- 是什么让孩子变得不爱学习? (04-26 06:29)
- 孩子难以理喻的“胡闹”,所为哪般? (04-20 06:27)
- 被“立规矩”的孩子,活得有多快乐? (04-20 06:17)
- 浅谈游戏对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价值 (04-15 04:34)
- 耐心等待孩子成长,竟然还有这样惊人的好处! (04-13 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