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大年/ 对付孩子“玩手机”有绝招——父母好玩了,手机就不好玩了。
-
放寒假了,一些家长看到孩子玩手机,就焦虑了,崩溃了。
那么,我们应该问自己:孩子不玩手机,玩什么?还有什么比手机更好玩的?
【手机为什么好玩】
为什么孩子爱玩手机?因为手机好玩——至少比爸爸妈妈好玩。
人,是关系的动物。人不可能离开关系而存在。现实生活中的关系如果开始冷淡了,虚拟的网络关系自然而然就建立了。
人,是感觉的动物。特别是电子产品出现以后,人更是在乎感觉上得到了什么而不是现实中得到了什么。现实中难以得到的东西,电子产品里立即可以实现。比如,获得感与存在感,在手机里就非常容易得到。
“玩手机”,其实是玩手机里的程序。反过来说,就是玩家被手机里的程序控制了。关键词——“被控制”。说白了,网络产品都是从“控制”出发设计出来的。
孩子为什么爱玩电子游戏?因为电子游戏有几大吸引力——
1、互动。
2、平等。
3、有参与感(注意,“参与感”特别重要)。
4、没有权力。
5、由游戏规则说了算而不是由哪个人说了算。
6、可以随时得到客观的评价。
7、努力了就有好的结果。
【手机能不能玩】
手机是先进的互联网时代的最具代表性的工具。时代越先进,人就越自由。所谓自由,是选择,而不是被选择。一个完整的人,就是一个自由得不被选择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连手机都不玩了,那十有八九是有病了。
当然,手机是双刃剑。但人类历史上的“双刃剑”不只是手机,还有旧石器与火......
【如何做到孩子不被手机控制】
一、父母好玩了,手机就不好玩了。现实中情感与创造的体验,是永远要优于手机里的体验的。因为,人是有创造的,而机器却只有程序。只玩手机的孩子,无疑是孤独的。
假期里,要做一个好玩的父母。好玩的父母会为孩子设计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一样的“好玩”的程序。这个好玩的程序会不知不觉取代手机里的程序。
二、家庭里孩子的参与感特别重要。“参与”与“参加”不一样。前者是主体,是“我的事”。后者是客体,是“关我屁事”。比如,做饭。如果父母只让孩子偶尔做一下帮手,那干得好不好都不关他的事,他就没有获得感。如果从设计、采购、布置、加工、评价都有他全程参与,他的主体存在就得到了认可。再比如,旅游。“全家人跟着孩子玩”和“孩子跟着全家人玩”的设计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任何人,都有“主人”的意识与需求。你不让他做生活中的主人,他就会去做手机里的主人。
三、跟他一起制定规则。特别说明:不是家长制定规则去“规则”孩子。而是一起制定规则,一起遵守规则,一起接受规则的惩罚。这样,才可以让规则从手机里走进生活中。
不要相信谁可以帮你的孩子“戒掉”手机。如果真有这样的机构,把手机戒掉之后,就会得到一个呆若木鸡的孩子。
其实,很多人都不是“玩手机”,而是“被手机玩”。
元宇宙——虚拟的现实要来了。到时候,大家想玩的就不是现在的手机了。
如何玩?还真不知道。
你来不及想,大家却已经玩得一塌糊涂了。
——2022年1月20日于成都
(作者 詹大年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 爱心与教育研究会会长)
- 更新:2022/1/21 5:56:52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优秀教师要追求3个“真”
成为好教师,要下“真功夫”。如果想成为优秀教师,就需要具备优秀教师的“基因”。什么才是优秀教师的“基因”?我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得出3点感悟:做真学...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在一个既内卷又躺平的时代,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 沉迷手机和网络如何解决?
- 青春期的孩子“越管越反”,那是你方法没用对!后悔看晚了…
- 家庭教育100招,精炼又实用!
- 给家长的七个锦囊:居家学习期间,如何有效支持孩子成长
- 优秀的父母,都懂得用“半张嘴”管教孩子
- 在一个既内卷又躺平的时代,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05-22 06:41)
- 沉迷手机和网络如何解决? (05-18 06:11)
- 青春期的孩子“越管越反”,那是你方法没用对!后悔看晚了… (05-16 06:11)
- 家庭教育100招,精炼又实用! (04-19 05:41)
- 给家长的七个锦囊:居家学习期间,如何有效支持孩子成长 (04-16 07:15)
- 优秀的父母,都懂得用“半张嘴”管教孩子 (04-14 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