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大脑?
-
摘要: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大脑的一般流程(简称“提问法”):甲的思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乙(可以是很多人)换位实践、换位思考→乙得出结论(此结论正是A的思想)→乙对自己得出的结论深信不疑,成为乙的思想。可以简记为:甲的思想→甲问→乙思→乙答→乙的思想(甲的思想)。
关键词:提问法、学本式教学、学本式培训、学本式管理等。
(图片来自网络)
观察发现:教研员与教研员之间,各有各的特长,往往谁也不服谁;教师与教师之间,各有各的绝活,常常也是谁也不服谁;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下级出于权力对上级口服而心不服的现象。如何让对方对您口服心服呢?如何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大脑呢?(《杨德发:为什么文人相轻?》)
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天天都在进行把自己的思想(学科知识)装入学生大脑的工作;教师培训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培训师次次都在进行把自己的思想(培训内容)装入参训教师大脑的工作;校长的职业决定校长常常在进行把自己的思想装入教师大脑的工作。
直接告知、说教、灌输的效果好吗?这样做对方出于本能就很反感,会产生排斥反应,甚至出于面子而拒绝接受,所以效果一点儿也不好。教本式教学、教本式培训、教本式管理就是这样做的。直接把自己的思想硬灌入别人的大脑,当然难,被称之为世界上最难的两件事之一(还有一件最难的事是“把别人的钱装入自己的口袋”)。那些搞教本式教学的教师天天在做着最难的事,您说累还是不累?
还记得“盲人摸象”的故事吗?每个盲人都认为自己摸到的象是真象(真理),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我们把盲人交换位置,让B盲人、C盲人、D盲人、E盲人……来摸A盲人摸的部位,B盲人、C盲人、D盲人、E盲人……摸后自然能得出A盲人得出的结论。A盲人直接把自己摸得的结论(思想)告诉其他盲人是不管用的,还会引起争执、纠纷,A盲人让其他盲人来摸自己摸的部分,由其他盲人亲自得出同样的结论(思想),由于每个其他盲人均是自己亲自实践、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对自己得出的结论深信不疑,事实上通过“换位实践”“换位思考”A盲人就把自己的思想装入了其他盲人的大脑之中,使其他盲人经久难忘,应对考试不在话下。A盲人在让其他盲人摸之前会提一个问题:“请摸这里,说出您摸后发现的结论是什么?”其他盲人摸后、思考后纷纷得出A盲人想要的答案。
为什么教育教学中要强调由学生亲自来做学科家已经做过的实验?这里也蕴含着准备好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换位实践”“换位思考”而得出与学科家同样的结论,亦即把学科家的思想装入学生的大脑。
我们把A盲人用的方法抽象一下,形成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大脑的一般流程(简称“提问法”):
甲的思想→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乙(可以是很多人)换位实践、换位思考→乙得出结论(此结论正是A的思想)→乙对自己得出的结论深信不疑,成为乙的思想。
甲的思想:甲对自己拟装入乙大脑的思想要明确,一次只装一条。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甲根据甲的思想创设情境,最好是真实情境,或者准真实情境;提出的问题指向要明,经乙实践、思考之后要能得出甲想要的结论。甲向乙提问时,态度要卑下,用请教的语气说话。“请问……?”
实践思考:一定要让乙亲自实践(实验)、亲自思考。甲方要为乙方准备好实验器材,或提前通知乙方自备实验器材。
得出结论:让乙方亲自得出结论。结论要由乙方说出来或写出来。如果乙方的表达不够准确,甲方可以引导乙方表达得更准确。
乙的思想:对乙方得到的结论(甲的思想),甲要夸乙方厉害,使乙方更加坚信“乙的思想”是自己思考出的,是自己的伟大发现(其实是“甲的思想”)。
可以简记为:甲的思想→甲问→乙思→乙答→乙的思想(甲的思想)。
学本式教学、学本式培训、学本式管理之所以受人欢迎,正在于遵循了上述流程。[《杨德发:掌握学本式教学(培训)的14个关节》]
售货员要把自己的思想装入顾客的大脑中、丈夫要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妻子的大脑中、妻子要把自己的思想装入丈夫的大脑中、家长要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孩子的大脑中、下级要把自己的思想装入上级的大脑中、领袖要把自己的思想装入人民的大脑中……均可采用上述流程(提问法)。
采用提问法,可以轻松地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脑袋,孔子、苏格拉底等高人都是这么做的。用对话体(问→思→答)写成的著作,提问者在不断地把自己的思想装入答问者的脑袋。
练习(学而不练,等于没学):
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或者说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写的?或者说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3.作者写了什么?
4.作者写得如何?如果满分是100分,您给本文打多少分?(欢迎写在留言处)
5.请练习用提问法把自己的思想装入别人的大脑!
【声明:欢迎杂志、报纸、公众号转刊!欢迎写作时引用!欢迎工作中采用!欢迎选编入教师、学生、家长读本!均须注明出处】
(写于2022年1月5日周三)
- 更新:2022/1/10 5:05:52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优秀教师要追求3个“真”
成为好教师,要下“真功夫”。如果想成为优秀教师,就需要具备优秀教师的“基因”。什么才是优秀教师的“基因”?我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得出3点感悟:做真学...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非常有用!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收尾技巧(值得收藏)
- 对“后进生”,是“转化”,还是“帮助”?
- 提醒贴:新教师课堂教学习惯的22条负面清单
- 老师培养尖子生的好方法
- 课堂效率高不高,记住这些“三句话”
- 教师上课“10个不宜”,你做过吗?
- 非常有用!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收尾技巧(值得收藏) (05-24 06:06)
- 对“后进生”,是“转化”,还是“帮助”? (05-22 06:27)
- 提醒贴:新教师课堂教学习惯的22条负面清单 (05-21 05:28)
- 老师培养尖子生的好方法 (04-30 05:58)
- 课堂效率高不高,记住这些“三句话” (04-29 06:58)
- 教师上课“10个不宜”,你做过吗? (04-23 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