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把问题抛给孩子,孩子的办法比老师多得多

作者:文/杨德发 校对/于海玲 来源:提问学 点击:2064


摘要:“把问题抛给孩子,孩子的办法比老师多得多。” 教师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学生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教师抛出问题之后,组织学生围绕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学生想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教师多得多。学本式教学中的那个“教学相长”,通常长得教师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叹为观止、自愧不如。

关键词:教本式教学、学本式教学、零讲解、教学相长、反学习、深度学习等。

(郭灵巧老师在培训中)

12月7日上午,郭老师在培训中讲到:“把问题抛给孩子,孩子的办法比老师多得多。”

那些搞教本式教学的教师是十分可怜的人。他们从来没有把问题抛给孩子,因而也从来没看到“孩子的办法比老师多得多”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搞教本式教学的教师一般是这样做的:他们提出一个问题,孩子正准备思考,他们马上立即旋即给出了自己在备课时准备好的答案。他们这种“师问→师思→师忆→师答”的教学方式完全剥夺了孩子们思考的机会。用大数据统计发现:搞教本式教学的教师提出问题之后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仅1秒钟甚至不足1秒钟。1998年,美国教育家科顿建议: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在3秒左右;难度越大的问题,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越长。

在学本式教学中,一般每节课给学生两个主问题(下面可能还有子问题、孙问题、曾孙问题),每个主问题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在5分钟(300秒,是科顿所说时长的100倍)左右(自学)。给足够的时间,让每个学生充分地思考。待每个学生得出答案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辩论,统一答案,得到小组的答案(互学)。每个小组均得到答案之后,教师并不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组织小组之间交流、讨论、辩论,得到班集体学生智慧用尽之后的答案(学生小组展学)。如果“班集体学生智慧用尽之后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之间仍有差距,则教师用“追问”进行启发、点拨,直到学生得到标准答案;如果“班集体学生智慧用尽之后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之间没有差别,则教师可以做到零讲解(展学后半段;结学)。

教师在抛出问题之前,有个“创设情境”,旨在激活学生的右脑,使学生渴望学习,渴望给出教师抛出的主问题的答案(教师导想学;学生想学)。

教师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学生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教师抛出问题之后,组织学生围绕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学生想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教师多得多。学本式教学中的那个“教学相长”,通常长得教师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叹为观止、自愧不如。

教本式教学剥夺学生思考的机会,是反学习的。(《杨德发:思考是学习之父》)

学本式教学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充分地深度思考,是真正的深度学习。

郭灵巧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了学本式教学的甜头和魅力。她的教学借学生的大脑、手、口等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尽管她讲得少,但教学效果比讲得多的教师还要好很多。[《杨德发:教学规律之“老师讲话的总时长不得超过一节课(一次培训)时长的30%”》]

“把问题抛给孩子,孩子的办法比老师多得多。”体现的是:师问→生思→生忆→生答(想学;自学);生问→生思→生忆→生答(互学);生问→生思→生忆→生答(展学前段);生问→师思→师忆→师答(展学后段);自问→自思→自思→自答(结学)。

我们不难发现一条教学规律:教师抛出问题之后未经学生充分思考教师不得讲答案。

练习(学而不练,等于没学):

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或者说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写的?

3.为什么课堂教学一定要由“教本式教学”变革为“学本式教学”?

4.为什么教师培训一定要由“教本式培训”变革为“学本式培训”?

5.为什么学本式教学的做法比美国教育家科顿的做法还要先进?

【声明:欢迎杂志、报纸、公众号转刊!欢迎写作时引用!欢迎工作中采用!欢迎选编入教师、学生、家长读本!均须注明出处】

(写于2021年12月12日周日)


更新:2021-12-15 05:55:1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