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黄沙碑探究(一)

作者:0398zhang 来源:焦村一中 点击:2899

《启开尘封的历史》节选 下原头村 孟德祥云“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这是国子监前石碑上的八个大字,“下马石”之名也由此而来。

下原头村的老祖先留下的三座石碑,其中包括全国罕见的两座黄沙碑,一座刻有“义民张秀前共出粟一千六百石”14个大字,一座没有刻字,第三座是青色的挡将碑。因碑帽是二龙戏珠图案,所以张氏族人曾经一直以挡将碑引以为荣,每当看到挡将碑时,父辈们像祥林嫂那样不厌其烦的总是那么几句话:“古代官员到此碑跟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皇帝也要走七步。”永远不会变更的就是这么几句话。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在三个碑座上嬉戏玩耍,全然不顾父辈们的唠叨。

父辈们还喋喋不休对我们这些娃娃讲说:汉头村其实叫下原头村,可谓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人丁兴旺、远近闻名,谁不夸下原头村的好呢?在很早以前,大多数村子都只有二三十户人家,而下原头村有近200户人家,成千口人,五千多亩地的面积。东至焦村到纪家庄的南北公路,西与西章村为界,南至鸭沟村北,北到李家坪、水泉源村南,包括现在的尚庄村全境,可谓当时灵宝境内少有的大村。

倘若有人再多问几句,古代是什么朝代?父辈们就开始搪塞,逼急了,就说只知道这些,不准再问。好像这是个传说,无从考证,是那么的遥远,又是那么逼真;但又像是个故事,经不起细究,是那么 的好听,又是那么真实。      

下原头村的老祖先留下的三座石碑,多少年来,任凭风吹日晒,雨撒雪落,雾浸雹打,依然顽强地挺立在下原头村的大地上。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渡过了战乱的难关、躲过了动荡的浩劫、经历了朝代的更迭。然而1979年,在这社会开始稳定的年代,愚昧的生产队队长张X X做出了愚蠢的决定:社员抓阄分石碑。叫来石匠硬是将石碑分成若干块,分散到各家,下原头村的历史从此被打断!人心也被打碎了!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灵宝县志。孝悌忠义记录第一位的是下原头村的张秀.碑文为“一千六百石”正统皇帝敕文刻碑,原碑文;“义民张秀通前共出粟一千六百石”,这是黄沙碑的中间部分。字迹为;“通前共出粟”,现存于下原头村一农户家中。   历史被尘封,但不会被淹没,更不会被扭曲。

瞭望那璀璨的历史长空,曾隐藏了多少辉煌的传说;综观那横贯古今的天地长线,曾串联多少生命最初的力量;追忆那历史浩繁画卷,曾引起多少永不老去的记忆。对于张姓氏族尘封的历史,尽管时间和空间发生了改变,没有完整的记载;尽管许多人忙于生计,没有空闲的时间;尽管许多人急于挣钱,没有浓厚的兴趣。我还是坚持探究黄沙碑,坚持启开尘封的历史。 在2016年北航博士生导师张世超寻祖之后,我曾阅光绪、民国二十四年、1992 年县志,寻乾隆十六年家谱,査无数资料,访众多健在老人,终于启开尘封的历史。

张秀是三世祖老三,乃名家之裔也,故父张文献因二哥张彬是户部主事,正统皇帝赠承德郎。张秀曾在父亲张文献的严格要求下,在母亲许氏的精心调教、培育下,加上遗传的因素,上私塾就显示出头脑特别灵活的特点。长大后,成为邑庠生(秀才)。父母相继仙游,大哥在外地做官,二哥在京城做官,也相继而逝,张秀开始掌理家事,仍住在下原头,在有近200户人家,成千口人的下原头社非常有威望。张秀这一大家子,由三十余人组成了一个大家庭,这是一个正在走上坡路的农民家庭,全家和睦,长幼有序。尽管衣食无忧,家境优越,但能吃苦耐劳又极善集聚,作为一个精明的秀才,他一生的最大事业就是通过自己的辛苦经营,不断扩大手中掌握的土地规模,形成了广宅益田。土地大多为佃户租种,每年缴纳田租。除了拥有土地外,还富有经商理念,常年在河南、陕西一带做贩卖粮食生意。由于买卖公平,讲究信誉,所以生意越做越大,很快成为灵宝县的首富,成为富甲一方的名人。张秀家族成为方圆百里闻名的富裕家族。但张秀同情穷人的苦难,敛财的目的是为了赈灾,拯穷民于水火,救苍生于倒悬。正所谓富贵不淫,乐善好施。

这是黄沙碑底座的一半,青石,象征着青史留名。现存于下原头村一农户家中。

小黄沙碑的底座,被石匠刻成洗衣槽。现存于下原头村一农户家中

张氏祠堂的两座黄沙碑是在这样背景下立的:明朝正统三年春(1438年),从甘肃平凉、西安到灵宝、山东兖州一带,从东到西,遭受旱灾,引起饥荒;正统四年,从山西大同到灵宝南北一带,遭受饥荒;正统五年(1440年),陕西、山西、河南西部(灵宝)再次出现大饥荒。灵宝连年大旱,田野荒芜,死亡逃绝,村闾为墟。床有卧尸而未掩,道满饿殍而暴露。时任灵宝知事秦中不顾明朝县官无重大事件,一般不得出行本县乡里的规定,多次来到下原头村,根据大明劝赈政策,劝富户张秀,说捐粟即可以为朝廷解难,帮助村邻,又能义举赈灾救民。因为父亲是承德郎,大哥、二哥又是朝廷的官员,这样还能为父亲、兄长扬名。根据现行朝廷的做法,还可以为张秀立碑,人寿莫过于石,那可是名垂千古、永载史册的事情。粮食多了,不仅吃不完,还容易糜烂,何不做个人情,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且中华民族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张秀也想得开,于是设粥棚让灾民吃赊饭,开库发赈米救济贫民,以工代赈组织贫民。在三年的时间里,向灾民散粮1600石,拯救无数条生命,圆了无数家庭的梦。但这种做法,绝不能跟现在的扶贫相提并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粟,北方称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正统年间,北方主要种谷子,辣椒在明朝中期才传到中国,花生、番茄、马铃薯在明朝后期才传到中国,玉米、番薯在清朝才传入中国,而正统以前产量及其低下,民以食为天,农为国之本,统治者往往都会因为粮食产量而忧心忡忡,每当天灾人祸,粮食产量都成为朝廷最关心的问题。散粮1600石谈何容易?

正统皇帝朱祁镇正统皇帝朱祁镇 光绪二年(1876年)县志 ,记录讳二世祖讳张文献 ,”以子彬赠承德郎户部贵州清吏司主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县志同样有记录。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病崩,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张氏被册封为皇后,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张氏被立为皇太后,对朝中内外政事,她莫不周知。仁宗日夜勤于政事,是位贤明的君主,可惜在位不足一年便于洪熙元年(1425年)驾崩,享年四十八岁。

宣德元年(1426年),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尊封母亲为皇太后,张氏因而成为明代第一位皇太后。由于明宣宗年幼,军国大事多受命于张氏,听从她的裁决。当时海内安宁祥泰。宣德九年(1435年),宣宗驾崩,享年三十八岁。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时才九岁。 张太后(英宗皇帝朱祁镇的祖母)秉政,史称女中尧舜的张太后,历经三朝,阅人无数。太皇太后张氏贤明有德,但并不垂帘听政,国家一切政务交给内阁大臣处理,太皇太后只处理一些重大事情。正统五年(1440年)阴历9月初六这天,张太后把英宗皇帝朱祁镇,内阁大臣杨溥以及宦官司礼太监王振等召到便殿。太后看了看14岁英宗皇帝,又看了看大臣杨溥、宦官王振,问道:“今年陕西、山西又遭大饥荒,尔等要励精图治,治国安民,可有什么良策?”

杨溥答道:“回太皇太后的话,官方赈灾同时,也应动员民间参与灾荒赈恤,正统二年五月,朝廷曾旌表义民十人。正统二年至四年这三年间捐粮有64人,这是因为沿用太后您推出的一系列劝赈政策。估计今年捐粮人数会增加很多。”

张太后:“社稷为重啊!杨溥,你能不能说出几个捐粮人?”

杨溥答道:“河南府灵宝张秀三年来,出粟一千多石,救活无数人,父亲张文献赠承德郎,哥哥曾任户部主事,非常支持张秀的做法。还有山西的……陕西的……”

王振心里埋怨杨溥道:“太皇太后让你说陕西、山西。你却先说河南。”

张太后又看看小皇帝朱祁镇一眼,语气坚定说道:“下昭旌表张秀。”

14岁的英宗皇帝朱祁镇回答道;“谨遵太皇太后懿旨。”众人退回,秉笔太监王振对英宗皇帝说道:“唉!太皇太后姓张,张秀也姓张。太皇太后是河南永城人,张文献是河南灵宝人。我这就用红笔批写你的裁决意见,交内阁撰拟诏谕颁发。”

这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县志记录讳三世祖张彬 , 光绪二年(1876年)县志同样有记录 。      

这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县志记录讳三世祖讳张郁,孟县知县,四世祖讳张鑑,重庆知州, 光绪二年(1876年)县志同样有记录 。    

行人司接到皇帝的圣旨,左司副何史训不敢怠慢,以极快的速度来到灵宝,灵宝知事秦中为何史训钦差大臣接风洗尘后,秦中早已安排妥当,于是县衙中衙役鸣锣开道,举着‘回避’‘肃静’牌子,走在前边,何史训属于钦差大臣,乘坐枣红色的八抬大轿。知事秦中乘坐绿色的四抬大轿跟在后面,浩浩荡荡来到下原头村,经过各村时鸣锣十一响。其意思为“大小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那气势庄严肃穆,皇威无限;那场面恢弘大气,皇恩浩荡。人们只敢远观,不敢近前。下原头村的人事先已经得到通知,知道钦差大臣要来。由于没有见过威风凛凛的钦差大臣,也没有见过钦差大臣出行的场面。一听见锣声,人人纷纷出门观看,但都不敢靠前。何史训钦差一行到了张秀的家中,灵宝知事(知县)秦中大声说道:“张秀接旨。”

张秀带领一家大小跪地叩首:“草民接旨。”

只听何公读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国家施仁,养民为首,尔能前共出粟1600石,广济饥民,朕切嘉之,今特赐敕奖谕,旌为义民,敕文刻黄沙碑,存张氏家庙。仍免本户杂派差役五年,以彰懿行,表励风俗。钦哉,故敕。”

张秀及家人虔诚答道:“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秀起身毕恭毕敬地接过圣旨,说道:“皇上之宠锡下,方显皇恩浩荡,以启后嗣之昌盛者。”

说完遂准备招待钦差大臣与知事,然由于何史训公务在身,不可久留。于是又鸣锣开道,和秦中一同回县衙。围拢而来的村民远远地观看钦差和知事八面威风地离去。村寨的辉煌随着钦差的光临而远播豫西地区。广袤的明朝大地,在灵宝境内,多少朝代,多少年来,钦差所到村寨只有下原头村。在哪皇权的年代,显示下原头村的无限辉煌!无限光荣!无限神奇!随后部分村民来到张秀家中,争相观看敕奖谕。第二天,族人们恭恭敬敬地把敕奖谕存放在张氏家庙。

正是因为在正统年间,灵宝一带连年灾伤,人畜死伤过多,移粟未至,邻境无助,计无所出的情况下,张秀三年中前后共出粟1000石。此举感动地方政府,逐级向上呈报,才导致皇帝亲自封赏,诏封张秀为“义民”,立碑竖旌,表彰其功德。正统十二年,又遇灾荒,张秀又出粟600石,通前共出粟1600石,灵宝知事秦中(根据县志记载,秦中为八大名宦,后升为户部主事,陕西风翔人),下定决心,完成朝廷交给的立碑任务。

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派人到不同的山上选好石材,多位石匠精心雕刻,一切准备妥当。知事秦中决定在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戊辰春正月初四日,在张氏祠堂里举行立碑仪式,因为这天是大明王朝的国庆日,肯定就是吉日。这天天气暖和,阳光普照,又无西北风,似有初春的景象。随知事秦中同来的还有县丞夏永宁、主薄丁逵、典史马升等。参加仪式的还有虢略镇、涧口社、贾村社、董宅社、会邑社的社长,下原头社的甲长、村民。仪式由县丞夏永宁主持,先是宣读圣旨,众人跪拜,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接着是秦知事讲话,大概内容是,前几年灾害频发,四谷不登,民无储粟,日食野菜。大明天下,豪家富室张秀慷慨解囊,以惠穷民,以济乡里。皇恩浩荡,旌表赈饥义民,奖旌义官,立石题名,圣旨永留。见碑如见圣旨,故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皇帝也要走七步。最后,张秀做了答谢。立碑仪式简短而隆重,仪式结束后。知县秦中和县丞、典史马升、主薄等人又和张秀交谈了一会儿,但众人不知谈了什么,然后回县衙。主薄把立碑之事记录下来,从而使秦中史上留名。这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县志记录的 灵宝知县秦中。后升为河南知府。 光绪二年(1876年)县志同样有记录 。  这是忠义左卫经历司经历讳张源之母文氏的诰命,时间是成化十五年(1480年)五月十八日。


更新:2021-08-08 05:41:4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