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21.【老子】一读就懂的道德经系列微课(第二十一章3个)

作者:文本/陈少毅 微课/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3278

【老子】一读就懂的道德经系列微课(第二十一章3个)

——以道论德,以物论人


第二十一章 道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原文】

孔德之容①,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②。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mǐng)兮③,其中有精;其精甚真④。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⑤。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释】

①孔:是“大”的意思。②恍:不清楚。惚:不清楚。③窈:深远。冥(mǐng):暗昧不清楚。④精:是极细微的物质性实体。⑤阅:认识。甫:同“父”。

【意译】

这一章老子告诉大家道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最高级别的道,就是人之道,人之道即为“德”,“德”是遵从道的规律的(后面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这里的“道”讲的是物质,但是这个“道”说它是物质又仿(fǎng)()看不见形态,听不到声音,摸不到抓不着。有时惚惚恍恍,好像其中有象,有时恍恍惚惚,好像其中有物。微不可见,深不可测,好像其中有精气;精气是非常真实的存在,精气真实的存在其中是可以信赖的(为我们研究道提供了方向)。

从远古开始到今天,“道”我们已经知道的性质和形态就不必去说了,关键是怎么去认知,它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新的性质和状态。我们如何认知它许多新的性质和状态呢?就用我前面讲的方法去认知(通过我们能看见的万物月亮和太阳去认识看不见的道,以此)。

(老子给我们提供了研究道的方法,研究道的未解之谜,)

【感悟】

1.道是物质。

最高级别的道,就是人之道,人之道即为“德”。“德”是遵从道的规律的。老子所说的“道”的第一层含义:道是物质。道是天地万物之母,道是万物的本体和来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道作为本原,是浑然一体的客观存在。老子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就是说,道是天下万物的本原,这里“始”“母”“根”“门”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们有层次的区别。作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无前无后,无上无下,“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它像是在天地的前边,然而在它之前却没有什么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没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为本源,它是物质,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2.道是规律。

老子“道”的第二层含义:道是过程、规律、规则、作用、关系等等。道不仅是对万事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而且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自然之道,这里的“道”讲的就是规律和规则。

3.道的形态特征。

看不见形态,听不到声音,摸不到,抓不着(目前还没有认识清楚)。

4.道的组成。

道是物,道中有象,道中有精气;由万物之母的道(最基本粒子)构成了更大的道。本章老子进一步论述了道,层层深入,步步提高,使我们对道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万物本源的“道”或万物之母的“道”就是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的“原子”,就是现代物理学所说的“最基本粒子”。在老子的思想里,日、地、月是老子“道”的运动模型。他认为:小“道”和大“道”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

5.“道”为什么很难懂。

老子的“道”的第一层含义是物质,“道”所表达的物质太多。

从最小的道,万物之母的道,万物本源的道,大到天、地、人,最大的道是大自然。这样的“道”,放到不同的语句中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了,比如最小的道,就是指万物之母,最早的最古老的道就是指道万物的本源,最大的道就是星球、星系,总和的道就是指大自然。给大家几个例子,就像万物,因为它的名称很大,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在不同的语句中它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它可以表示天、地、山、水、江、河、湖、海、动物、植物、人等等,可以是宇宙中的万物、可以是地球上的万物、可以是生物中的万物、可以是动物中的万物,可以是植物中的万物等等等等,在不同的语句中万物就有所特指了。老子的“道”就是这样。

老子的“道”的第二层含义是规律、规则、方法等等,所表达意思就更多了。“道”是规律、“道”是规则、“道”是方法、“道”是原则等等,比如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茶之道、不放到语句中,你就不能确定它表达的真实意思,也就是说你不知道它表达的是规律、规则、原则、方法中的哪一个,只有到具体的语句中语境中,你才能知道它的真实意思表达。

更关键的是老子那个年代中文是象形文字,是形象思维模式,还没有形成逻辑思维,没有逻辑关系,很多字都表示很多意思,就像这个道字。比如茶道,这个道字可以表示很多意思,如茶的炮制方法、茶的加工方法、茶的功能、茶的特性、茶的种类等等都用一个字表示了,我们现代人看不懂,但当时的人大多都能懂。

因此,老子的“道”很难懂。

6.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对孩子的教育要注意好奇心的培养,3-5岁的孩子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家长要耐心解答,不要抹杀孩子的好奇心。如果你的孩子的好奇心能保留到高中毕业,你可能就能培养出一个科学家。不知你发现了没有,孩子高兴的时候,就是他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的时候。

(1)https://mp.weixin.qq.com/s/59VG9kpdxivktuwaRdrbxA


(2)https://mp.weixin.qq.com/s/HuM3EEsoNOKCmMeHR7ZNtw


(3)https://mp.weixin.qq.com/s/3H9wPt_ymcM7RcALCvwv5A



更新:2021-04-14 05:26:5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