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宝函谷关】依《道德真经》论乡村振兴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洋洋洒洒,包罗万象,涵盖内容丰富,接下来小编依《道德真经》浅谈一下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产业兴旺是老百姓增加收入,提高就业机会的主要方式,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在不破坏当地环境、适合当地特色的前提下积极推广,它也是老百姓生活富裕的根本前提。生态宜居提倡保留乡土气息、治理乡村环境宛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
《道德经》第二章讲: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乡村干部在考虑产业兴旺的时候,要以“无为”的方式考虑适合当地特色,适合长期健康发展的产业,千万不能强做强为、妄作非为,恐怕最后会适得其反,带来损失。乡村的振兴其实就是人才的振兴,《道德经》四十一章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社会发展的任何时候需要的一定是“上士”!
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它包括改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明的融合、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的方面;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建设平安乡村,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差距,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在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方面,《道德经》四十九章讲: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之所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是没有私心,以百姓的心为自己的心。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治理乡村、加强乡村基本建设的同时首要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有效的治理是乡村振兴的效果的显现。《道德经》第八十章讲: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对美好生活的诠释,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美丽乡村,追求人民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它是对居住环境的改变,是提升居民思想意识、个人素质的开端,是提高中国人民自信的开始,《道德经》第六十二章讲: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当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
- 更新:2021/1/27 7:01:09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母亲是一种岁月(妇女节特献)
有一种记忆可以很久,有一种思念可以很长, 有一种爱叫做“母爱”。少年的时候,对母亲只是一种依赖,青年的时候,对母亲也许只是一种盲目的爱。只有当生命的太...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灵宝函谷关】依《道德真经》论乡村振兴
- 老子为何要西出函谷关?他出关后到底去了哪里?专家给出了答案
- 翰墨千载三圣人 老子书院王世刚
- 老子书院:王世刚院长作品在美国展出
- 天南地北灵宝人:老子书院落地西安
- 弘農書院在灵宝市焦村镇罗家村揭牌
- 【灵宝函谷关】依《道德真经》论乡村振兴 (01-27 07:01)
- 老子为何要西出函谷关?他出关后到底去了哪里?专家给出了答案 (01-25 05:52)
- 翰墨千载三圣人 老子书院王世刚 (09-20 07:14)
- 三圣人老子书院王世刚院长参加《太极之旅》 (08-14 07:43)
- 老子书院王世刚,文武书法和太极 (03-29 05:26)
- 纪念毛主席诞辰,老子书院王世刚院长的毛体书法 (03-29 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