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杨德发:每节课用几次辩论?

作者:杨德发 来源:重庆杨德发 点击:3168

摘要:辩论能够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专制的教学不允许辩论。民主的教学广泛采用辩论。在学本式教学、提问式教学中,每个主问题的解决要用三次辩论。

关键词:真理、辩论、学本式教学、提问式教学、辩论能力等。

“真理愈辩愈明。”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真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用辨析,而且要用辩论。有规则的辩论是不伤和气的。辩论双方在辩论中会不断地提高辩论能力。

中国古代《庄子》、《孟子》中,辩论不少。而以权威压制的《论语》《道德经》《佛经》中往往不允许辩论,学习者只能机械地接受。几千年封建文化是反“辩论”的。有皇帝问大臣:“你们为什么不反驳?”各位大臣心里打鼓:“我们哪敢反驳,谁不怕掉脑袋?”当然每个朝代也有少数不怕掉脑袋的英雄。

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学十分重视辩论。

专制的教学不允许辩论;民主的教学广泛采用辩论。

在学本式教学、提问式教学中,小组内各成员要达成共识,必然要用到辩论。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讨论、辩论之后,就学习取得的阶段成果达成共识——小组每个成员都赞成的意见。当然也还存在一些小组成员智慧用尽仍不能解决的较难的问题以及暂时达不成意见一致的观点。对“暂时达不成意见一致的观点”可以各自记录下来,暂存,求同存异,留待课外继续辩论。“小组成员智慧用尽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可在展学环节展示出来向倾听组征解,或由倾听组向展示组提出来,请展示组的同学解答。在小组内辩论时,学科长最后发言;组长是主持人、裁判、记录人。

展学时,有展示组与其他组之间的辩论。展示组展示小组达成的共识及小组存在的问题之后,倾听组可针对展示组达成的共识提出质疑、追问,也可针对展示组存在的问题提供本组的答案,倾听组与展示组之间进行深度的思想交锋,来来往往,几个回合下来,全班所有小组的智慧用尽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呈现在老师的面前。在展示组与倾听组之间辩论时,老师是主持人、裁判、记录人。

对“全班所有小组的智慧用尽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引导全班同学来解决,这个过程可视为老师与全班同学之间的辩论。老师要放下身姿,不要以权威来压制学生的追问,而应在双方的辩论中充分地说服学生接受真理,支持学生坚持真理。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课堂教学中的辩论不同于辩论大赛中的辩论,后者旨在把对手打败,特别注重攻击与防守。课堂教学中的辩论旨在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需要坚持的真理,对抗性没有那么强烈。

每节课用几次辩论?一般每个主问题的解决要用三次辩论,若有两个主问题要解决,则需要用六次辩论。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律师更是靠辩论本领谋生的职业。

在新时代,要破除反“辩论”的文化束缚,运用辩论来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2020年6月9日周二)


更新:2020-06-12 05:23:1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