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探秘三圣村王家大院

作者:石跃强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2233

很早就听说川口乡三圣村是有名的传统古村落,列入了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灵宝市仅有16处),建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民居规模宏大,保存比较完好。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我们采风组一行人,慕名走进了三圣村。

据《灵宝县志》记载,三圣遗址距今有七千余年的历史,1963年被河南省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区内灰坑密集,陶片随处可见,文化层丰富,史前人类活动遗迹明显。此外在三圣村西的灞底河岸,发现了数亿年前剑齿象的牙齿骨化石。关于三圣村名的由来,一种说法是,村里建有三圣母庙(旧址在村部院内),非常灵验,拜客不绝,香火鼎盛,1964年四清运动中拆毁。另一说法是因伏羲、神农、黄帝曾活动于此而得名,足以见证该村历史的久远。


三圣村古民居始建于明末清初,现存大多为清代建筑,代表性的有董家大院、王家大院和十家大院(董家大院另文叙述)。据王氏一门后人王根元老人讲述,三圣村王姓家族溯源于太子晋,乃周灵王后裔,属太原王氏。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多次大迁移,王氏随之迁徙到全国各地,其中一分支迁至洛阳新安县;清康熙初年,新安王氏又分出一支迁至灵宝三圣村,先祖名曰王傑,距今已三百五十余年矣。自古以来,川口灞底河谷自灵宝老县城,往南经卢氏、南阳至湖北老河口,就是有名的官道驿路,商贩络绎不绝,马帮成群结队,商贸生意繁忙,三圣村就在这条官道上。王氏家族从先祖王傑开始,利用交通便利,往返于灵宝老县城与卢氏关道口之间,做贩运粮食生意,经过几代人,积累了万贯家财。于是置买田地,修缮宅院,家道中兴,人丁兴旺,遂成为三圣村的高门大户。在王氏后人王五超的引领下,我们实地察看了王家大院。

三圣村地势东高西低,背依东塬,面朝灞河,县道沿着村西南北方向穿过,主要耕地在村东塬古寨子后面,水浇地在灞底河以西。在旧社会,长工伙计们流传着一句话:东上塬西过河,回家吃黑馍,就是三圣村耕地状况的生动写照。王家大院就在王家疙瘩自然村的古寨子里。村口原有古门洞一处(2005年修村村通工程时拆除),是进入王家疙瘩古寨的门户,一对雌雄槛门石对称分立于村道两侧,一方下圆上尖呈弹头形状,另一方上宽下窄呈楔形,石质细腻青灰色,历经沿摸光滑无比,为当年关闭寨门所用。门洞上方曾建有爷爷(读音yaya)庙,已随着门洞一起销声匿迹。路北高台处建有关帝庙三间,古朴肃穆,为后人在原址上翻修。路南是王家祠堂,坐西朝东,建房三间,是王氏宗族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前年修建文化活动场拆除。古寨子门洞两侧地势险峻,依悬崖筑墙,易守难攻。穿过门洞东行约二里,至三圣遗址第一个灰坑处,建有古寨后门,直通塬顶,早已拆毁。道路中间,一株高大的皂角树高耸云天,枝叶繁茂,已有二百余年,已列为灵宝市古树名木挂牌保护;此树是在原来更古老的皂角母树根部生长的,皂角母树距今已有五百余年;五十年代末,灞底河秋季涨水,村民伐倒老皂角树,解成木板搭建木桥,去河西耕种庄稼,可惜了这棵古树。

沿着铺就的水泥路东行,上坡走约五十米,路南一座石墙院落巍然屹立,石墙高有丈余,西墙与北墙两面护砌,拐角处呈圆弧形上砌,石墙是院落地基,其上院墙已然倒塌,一株合抱粗的枣树挺立于西墙边,风雨百年曾遭雷击,黝黑的枝干显得威严无比。北墙后紧靠行道,沿着西墙下的石板路往南走约数十米,往左拐进入巷道,一座青砖门楼赫然眼前。门楼坐北朝南,并不高大,青砖门拱,蓝瓦滴檐,厚重木门,铁环扣锁,门侧立一千斤石碌毒,门框贴的红底金字春联“金猴献礼家家顺”依然如新。从门缝往里看,进入门楼分东西两座院落,西院较为完整,东院已经坍塌。铁将军把门无法进入院落,于是五超引着我们绕到后墙,从东院坍塌处进入。


从整座院落的布局看,是较为典型的清代一进四合院。东院相对年代较早,三间上房已经拆除,地基尚在;与西院东厢房靠背的是三间厢房,前墙倒塌,廊柱和楼板还算完好,屋顶已经数处露天。厢房的对面靠东崖面是两孔窑洞,南窑洞已塌毁,北窑洞出檐箍砖建有前厅,据介绍是王家一门原来居住并供奉排位的地方,后来人口繁衍,一门出院另立门户,东院为二门居住。

穿过破败的东院进入西院,此院落为王家三门居住,前年搬出。迎大门是一面照壁墙,墙顶有挡雨檐,高约三米宽约一米八,镶嵌着一副巨大的砖雕“福” 字,行书字体遒劲有力,笔走龙蛇气韵流畅,古朴端庄颇具气势,四周雕刻着精美的连枝花草和鸟兽饰纹,刀法细腻,栩栩如生。照壁后便是东厢房山墙,一人高处置有神龛。山墙青砖到顶,白灰勾缝严密,垂脊的青砖均经打磨圆润,沿屋脊斜下一线,歇山顶以砖雕龙头挑檐。屋脊之上,有残断的吻兽痕迹。

拐过山墙,迎面是一株高大的泡桐树,紫色的桐花正在怒放,给萧条的院落增添了几分生机。步入天井,两侧为东西厢房,各有三间,均为二层阁楼式房屋,屋内铺设楼板,至今仍能承载重物,屋前有廊檐,廊柱与顺水梁交叉的伸出部分,雕刻有精美的龙头饰纹,西厢房顺水梁头则是石榴花瓣木雕饰纹,寓意榴开富贵日子红火;檐柱基下垫有鼓形石墩。抬头上望,屋顶选用的梁架、瓜柱、檩、椽等木料,粗细匀直。经过清漆处理过的方椽木、楼门板呈黑红色,虽经过数百年风雨洗礼,仍熠熠发亮。正中间大梁下方长条木板上的梁记字迹,因年久烟熏模糊难辨。楼板下为方形木窗,窗棂为棋盘格,裱糊窗花可见。东西厢房均为两门,于当间中部隔断,分住两部人,西厢房南包檐间,以红砖改造过。


沿天井往里走,迎面就是上房,房基较厢房高出半米,正中有数级台阶;上房总共九间,廊下有宽约两米的一条走道,与东西院相通,中部是三间厅堂,较为完整,西面的三间已经拆除,仅留后墙。上房与厢房相比,年代更为久远;山墙立砖护砌,歇山挑檐上有垂兽;屋檐椽头钉有横望板,屋面瓦件有滴水瓦;阁楼更高大,楼门已失;檐下的金柱土墙经后人改造为红砖垒墙;三间厅堂的正中一间,后人立红砖院墙与东院相隔,开一矮门相通。沿上房的走道过西厢房,有一道院门进入马房院,此院长度与主院并齐,宽不足四米,房屋坐西朝东,正对着西厢房高大的砖砌后墙,坍塌剩半截矮墙,屋基尚在,留一座石马槽,荒草没膝。

从王家大院的建筑来看,是经过几代人的不断积累逐步扩建的。东院比西院年代更早些,应该是王氏先祖沿东面崖面,先建了两孔窑洞,再建东院,然后再建西院。东院三间上房已荡然无存,因而看不出建筑年代,东院厢房则比西院要早些。上房为土墙,砖护砌半墙,而厢房为砖墙,梁架粗壮做工精致,砖雕和木雕工艺讲究。再看古朴低矮的门楼,当地有句俗语说:贫不迁坟,富不改门,推测门楼应该是与上房同时兴建的,王家发家后才修建的两院厢房和西院马房。据王氏神位排列,王家大院主人原为一门,随着后人人丁兴旺,繁衍为三门,一门出院分户另住,大院归二门和三门所有。院落维护最好的是西院的西厢房,从包厢的红砖墙来看经过修缮;门框帖的春联色未褪尽,前两年还有人居住。


三百余年的繁衍不息,王氏家族愈生而愈繁,逐渐形成了王家疙瘩自然村,现在为两个村民组455口人,在外工作定居的王姓后人有一百余人,显示了王氏家族的人丁兴旺。

伫立在王家大院前,破败的残垣断壁,横断的石条砖瓦,倒斜的梁柱檩椽,岁月的风雨剥蚀,似乎在诉说着三百年来的沧桑故事。如今的三圣村,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村西建起了居民楼,村中错落有致分布着排排小院,白墙红瓦,整洁一新,与半坡上苍老的王家大院,形成了鲜明对照。

曾经的显赫风光,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王家后人的搬迁新居,而随风远去。辉煌的王家大院,一个时代的记忆,湮灭在了历史的风尘中。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石跃强,网名黄河艄公,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楹联学会会员。醉心唐风宋韵,纵情绿水青山,守心灵一方净土,歌岁月诗意人生。近年来创作格律诗词1500余首,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网》《凤凰诗刊》《大河诗刊》《诗海选粹》《秋霜诗社》《竹韵汉诗》《精英格律诗词》《江山文学社》等媒体平台。

更新:2019-09-26 08:12:4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