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河南淅川】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作者: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等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1675

    ——淅川县学校德育工作探索与实践

    (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 南阳市社科联 中共淅川县委)

  【引言】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2016年以来,淅川县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育新人、兴教育、淳民风、助民富”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讲好“有风景”的思政课,建好“有故事”的校园文化,抓好“有温度”的实践活动,织好“有维度”的社会网络,着力凝聚全社会关心教育、重视德育的思想共识,着力培育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着力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走出一条以德育工作引领教育质量提升、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的新路子。


  【焦虑】

  “拔节孕穗期”呼唤德育工作强势回归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接合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先后搬迁移民近37万人。淅川县还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南省深度贫困县。新时期,淅川县委、县政府在教育工作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上,面临三种挑战、三大困惑、三重焦虑:一个是经济贫困使部分群众急于脱贫致富,忙于经商务工,留守青少年日趋增多,学生教育管理相对滞后;二是大量的移民搬迁和环保约束,不仅对县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等带来巨大冲击和根本性重塑,而且对全县人民思想也产生很大影响和冲击,“后移民”现象时隐时现,同时也波及学校和学生,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有所滋生;三是受社会大环境渗透影响,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心理浮躁、思想滑坡、道德缺失等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问题面前不遮不掩,在挑战面前保持定力,深入教育系统调查研究,多次召开常委会分析形势,形成三种共识:一是群众贫困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最基础、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滞后,治贫先治愚,治愚抓教育,“从娃娃抓起”是斩断穷根、阻隔代际贫困的治本之策;二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学校教育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更要对学生的长远未来负责,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铺路,抓好德育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三是全县有67万人口,在校学生就有15万人,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放大“小手拉大手”的“牵手效应”,放大明德引领社会风尚的“联动效应”,必然会助力全社会道德素质的提升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搞好学校德育教育,不仅是德政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破题】

  构建德育工作的“四梁八柱”

  方向已明确,关键在抓落实、抓提升、抓深化。

  讲好“有风景”的思政课,拓展德育工作“新内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紧扣青少年思想特点,与学生心理、兴趣、爱好同频共振,真正让思政课实起来、动起来、新起来、靓起来。一是开设“地方教程”。以移民精神、楚汉文化、风土人文为素材,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普通话”与“淅川方言”结合起来,组织专门力量研发淅川县《中小学德育读本》地方教材,从小学到高中每学期一册。按照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进考卷和固定教师、固定课时、固定课表、固定教案、固定督查的“四进五固定”要求,在中小学专设德育课程,配强专职教师,统一教学模式。二是抓实“德育渗透”。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德育资源,找准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在德育渗透上狠下功夫。语文、英语、品德、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设计教案时须有德育目标,明确施教时机、方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结合知识点渗透德育,讲求自然、圆润,羚羊挂角,不着痕迹。三是搞活“班会活动”。以每周班会活动为基本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组织学生观看《红色气质》、《国家记忆》、《记住乡愁》等类型电视纪录片,感受有温度的历史故事;以爱党、爱国、爱家乡为重要内容,广泛开展读书演讲、征文比赛等,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祖国在呼唤,我该怎么办”为主题,组织大讨论,引导学生把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四是诵读“国学经典”。以《道德经》、《大学》、《论语》为基本教学篇目,普及推广读、议、背、悟、用“五味诵读法”,通过开设经典诵读课、做国学操、演情景剧、播放专题片、晨读午诵暮吟等方式,以读养德、以文育人,提高学生国学文化素养。

  建好“有故事”的校园文化,打造德育工作“新平台”。把校园文化作为涵养师生精神风貌、引领价值取向的重要抓手,挖掘、整合、提升校园文化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健康向上、温和宜人的环境中受教育、长知识、享乐趣。一是优化校园环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人名言、励志故事、学生行为规范等内容镶嵌到教室、走廊、餐厅、寝室、操场的角角落落,让一草一木会说话,每面墙壁都育人;实施经典歌曲、传统诗词、武术运动、《道德经》诵读、楚汉文化、书法绘画、古典音乐“七进校园”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规范礼仪教育。实施“绅士淑女”培育工程,制定《淅川县绅士淑女行为规范20条》,确定学段共育目标,建立考核机制、严格评选程序、完善评选档案,从气质、品行、习惯等方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重要时间节点隆重举行入学礼、拜师礼、成人礼、谢师礼等,通过学生发表感恩词、集体向教师行三拜礼,教师提出希望和告诫这种传统而庄重的仪式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三是凝练校风校训。引导中小学校深入挖掘校史资源,提炼办学理念,开展优秀校风校训校徽征集评选、“我为学校代言”等主题活动,培养师生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学校爱家乡意识;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党团队日等时机,组织学生读校训、写校训、讲校训、演校训,激励学生铭记校训、礼敬校训、践行校训。

  抓好“有温度”的实践活动,构建德育工作“新常态”。改变学生一生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小习惯。淅川县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作为突破口,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是把握时间节点。紧密结合四季特点和重要节庆日开展主题活动。元旦、春节“双节”期间,组织送温暖、献爱心,义务写春联,制作灯笼等活动;3月5日前后,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义务植树、看望慰问孤寡老人等活动;清明节期间,组织青少年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宣誓、祭扫献花,追思先烈事迹,礼敬先辈先贤;暑假夏令营期间,组织中小学生“进千家门、吃千家饭、听千家事、写千篇文”,观察、记录、思考农村现状,做社会调查;国庆节前后,组织中小学生唱革命歌曲、讲爱国故事、观红色电影,培养爱国情怀。二是注重习惯养成。开展拒绝零食、拒绝零花钱、拒绝家长无序接送“三拒绝”活动,在全县中小学取消校内商店、收回门面房,规范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培养学生勤俭节约习惯;开展中学生激情跑操、小学生《弟子规》韵律操“两操”活动,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开展集体远足活动,每年春秋两期高中生单程30公里、初中生20公里、小学生10公里远足,磨炼学生意志,强化纪律观念。三是组织社团活动。本着教师、学生双方自愿的原则,建立“周六德育社团日”制度,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文学、京剧、国画、诗词、话剧、武术、泥塑”等主题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情致,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县共注册德育社团908个,志愿教师4116人。

  织好“有维度”的社会网络,完善德育工作“新机制”。德育工作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淅川县充分动员社会各层面力量,最大限度发挥叠加效应,形成县四大班子领导为教育工作“站台”、全社会为德育工作“捧场”的良好格局。一是党委统揽抓总。县委建立德育工作专题议事制度,坚持“四个优先”:德育议题优先研究、教育用地优先划批、教育经费优先保证、教育人才优先引进,为德育工作“修高速、开绿灯”。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到中小学暗访,随机听德育课,带头上德育课。建立县委常委德育分包机制,定期参加德育社团日活动,深入分包学校调研指导德育工作。成立县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县德育中心,在各学校设立德育处,为淅川德育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是部门协作配合。建立德育工作协调联动工作机制,20余个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共同为德育工作“保驾护航”。宣传文化部门长期开展“戏曲进校园”、“流动博物馆进校园”、“图书进校园”活动;政法系统在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法制教育,组织交巡警在学校周边及关键路段执勤巡逻;关工委组建家教联谊协会,开办家长课堂,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阅读等活动;督查室跟进督查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三是社会广泛参与。构建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的“大德育”工作网络。万名家长志愿者每天轮流在上下学时间到学校路口值勤,呵护学生路队安全;爱心志愿者协会、淅川爱心联盟等社会公益组织,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献爱心、到丹江岸边清理垃圾保护水源安全;城区商圣、龙城街道在中小学校周边建设了内容丰富的国学墙和文化巷,让德育元素“抬头可见、驻足可观”;各乡镇专门开辟10亩德育责任田,组织中小学生亲手种植管护蔬菜和粮食作物。人人关心德育、人人参与德育在淅川县蔚然成风。


  【成效】

  德育工作“吹皱一池春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淅川县德育工作的探索实践,在学生心灵中播下了一粒粒真善美的种子,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他们积蓄了成长的力量,促进了教育教学高质量大跨越和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显著提升。

  综合素质持续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淅川县坚持不懈抓好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政治觉悟、涵养了道德品质、增强了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而且深刻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深刻改变了学生精神面貌。全县学校出现了“五多五少”现象,即:吃零食重穿戴的少了,重节俭节约的多了;吵架斗殴少了,在同学间讲和谐团结的多了;乱刻乱画少了,爱惜公物的多了;要家长接送的少了,自行去学校、回家的多了;调皮不听话的少了,知感恩懂礼仪的多了。目前,学生进入校园主动向老师鞠躬问好,回到家里主动为大人洗脚梳头、端茶倒水已成为常态。300余名青少年学生被评为“文明之星”、“诚信之星”、“孝老之星”,九重镇一中八年级学生张晓茹荣获全国首批“新时代好少年”称号,戚玉勤荣获河南省“美德少年”称号。

  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淅川的德育教育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点燃了广大教师献身教育事业、培养时代新人的激情,有力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高中阶段高考成绩连年刷新纪录,2017年南阳市高考理科状元花落淅川,2018年一本上线人数突破千人大关,总量和增幅位居南阳市第一位次,淅川一高被清华大学列入“生源基地”。幼儿、小学、初中阶段基础教育水平不断夯实,连年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南阳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县。近三年来涌现出30余位市级以上最美教师、文明教师。

  溢出效应持续显现,民风社风向善向好。淅川德育不仅铸就了学生健康成长的亮丽底色,还通过“小手拉大手,校风带民风”活动,将德育芬芳从校园吹进家庭,吹到社会的角角落落。各学校成立的家校联谊协会把学校、学生、家庭、家长紧紧联结到德育这个大课堂中,家长开放日、亲子阅读、亲子游戏、亲子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实践和体验,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励更多的家长和家庭主动发挥好“第一老师”、“第一环境”的模范带头作用,收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社会民风”的连锁效应。全县每年评选表彰各行各类“最美淅川人”1000余人次,50余人被授予全国、省、市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动人物、最美人物等称号。与此同时,全县信访量自2016年以来连续三年大幅度下降60%,信访绩效考评持续保持南阳市前列,并连续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先进单位”;2018年全县命案、八类暴力案件等较上年下降20%、12%,未成年人犯罪率同比下降30%。

  有序的社会综治,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2017年,淅川县GDP突破216.3亿元,同比增长4.5%,财政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9%;2018年GDP229.9亿元,同比增长7.7%,财政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8.3%。


  【启示】

  “关键一招”与“永恒主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就是抓住了新时代学校教育工作的“牛鼻子”、“关键点”。淅川县以德育工作引领教育工作,以“关键一招”做好“永恒主题”教育,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

  坚持党管教育、党管德育是关键。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淅川县委把德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近几年累计投入教育发展经费近10亿元,通过定向招聘等渠道为农村中小学补充教师1460人,接连出台了《淅川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德育工作“十个一”工程》、《淅川县关于建立学校德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指导性文件,从架构设计、主题内容、组织领导、氛围营造、落实推进、督导问责、机制保障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为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德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是根本。德为先,人生道路走不偏。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发展的强大动力。淅川县把坚定理想信念贯穿德育工作始终,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旗帜鲜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做到课堂、校园、社会“三个融入”,把理想信念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每一项活动、每一处角落,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长知识、受启迪、正品行,在明理思学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不竭源泉。

  契合学生内在需求是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参与度,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佳效果。淅川县在德育教育主题、形式、载体上守正创新,将德育小课堂与社会大实践充分融合,精心组织开展丰富的月度主题活动和兴趣社团活动,实现一月一主题、一校一特色、一乡一品牌,社团小组活动丰富,用吹拉弹唱、演艺书画、诵读经典、舞刀弄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巨大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让我学”到“我要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是重点。育人者必先育己,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起着示范、引领、主导的重要作用。淅川县以提高教师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能力为目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县开展“践行十九大精神,做让党放心、让学生和家长满意的人民教师”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出台了《关于开展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师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的意见》,隆重表彰全县“十大师德标兵”,连续三年分别拿出700万元、1200万元、1800万元重奖先进集体和个人。对师德模范实行县内乘坐公交免费、旅游景区免费、有线电视收视免费、赠阅党报、健康体检、贷款优惠等优待礼遇措施,让师德模范在政治上得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在全县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4月28日《河南日报》)


更新:2019-06-10 06:00:5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