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谈脉气

作者:张会生 来源:川口文化群 点击:2854

知行好,我这两天看《郁达夫文集》,其中有一篇写他小时候在私塾读书的情形。那时候,能进学读书的,都是家庭有收入并且父母希望儿子长大以后有出息的富家子弟,女孩子则是很少念书识字的。一般人家的孩子是上不起学的。郁达夫回忆自己十一岁时,因为成绩好,受到老师夸奖,并且得到县长大人的赏赐。尽管如此,郁达夫的母亲还是为了一年的六块大洋学费而发愁,无奈之下,当了衣服家具,才让孩子继续念书。

放下书,我思绪万千。特别是想到那天在你那里,看到你儿子坐在茶几旁边做题的样子,我非常羡慕,也特别高兴。记得前几年,咱们玩石头,你带昭昭来我家时,孩子是那么小,手里总是拿着玩具枪。这么快,他都上二年级了。人们常说,一个家庭要出一个人才,需要几代人的积累。这大概就是“脉气”吧!你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在这样好的基础上,昭昭的未来,肯定会是一片大好。

培养出一个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需要付出真金白银外,还要有父母的恒心和毅力,不论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能干扰培养孩子成才的这个大目标。现在想来,远的不清楚,民国到文革之前这段时间,所有的在各个领域有作为的人物,哪个不是有着深厚的家庭背景?鲁迅冰心钱钟书朱自清曹靖华,钱学森 钱三强竺可桢李四光侯德榜邓稼先,哪一个不是童年时,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刻苦读书过程?

我今年就要结束教师生涯了,反思走过的路,教过的学生,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背后一定站着一个什么样的家长!天才虽然不可复制,但天才成长的轨迹,是可以看见的,其中的规律,也是可以借鉴的。
我好羡慕你啊,你有这么好的条件,儿子有这么好的天赋。

我上小学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教我四年级数学的老师叫王和海,与我同村。用现在的话说,这个老师有两把刷子。我当时不懂事,可能是上课捣乱或者随便说话了,王老师敲了我两光子。回家不敢说,就用灶火里的火柴头,在墙上写“打倒王和海”。父亲下晌回来见了,二话没说,打了我两巴掌,连饭都没吃,拉着我去给王老师赔不是。此事让我终身难忘。老父亲虽然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民,但他却懂得指教孩子要尊敬老师。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也许每个人小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或多或少都挨过父母老师的体罚和责骂,等长大了,对父母对老师,都心存感激。

因为铃声响了,几个课间活动,我断断续续,胡拉八扯,说了这么多废话,不对的地方,请多原谅。
                                              2018年3月28日

更新:2019-02-25 05:12:5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