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灵宝故事】走过函谷的孤独

作者:崔河山 来源:川口文化群 点击:1984

   两千五百年前,一位老者骑一头青牛经过函谷关,在这里留下五千言《道德经》。而后,出关西去,不知所终。两千五百年后,一位老者慕名而来,他是国内文学大家,原《十月》杂志创刊人张守仁先生。

   张守仁先生携同夫人陈珞女士,一同来到函谷关所在地——灵宝。他已是84岁高龄,满头白发,夫人81岁。但是,与他们同行,你丝毫感觉不到同行的是两位耄耋老人。与文学爱好者座谈时,张老师直言不讳地说:“我来灵宝其实是有私心的。我想来看看函谷关,看看黄河。”继而,他谈到“《道德经》诞生于函谷关,几千年来《道德经》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也是各国政要研究治国理政的重要文献之一。”谈起道德经,张老师如数家珍,从《道德经》的思想性到实用性,又到西方学者尼采对《道德经》的评价,以及美国前总统里根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作为治国理政的方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潘基文引用《道德经》里经典句子,引导世界和平理念等等。他说:《道德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是能够影响世界和平的著作,也是一部治国经略。仔细研读,领会《道德经》的精髓,会对每一个人人格修养,行为处事产生深远影响。

   张老师一生从事文学编辑与研究工作,他编辑过新中国几乎所有成名文学大家的作品。他通晓六国语言,退休后用二十年时间,倾注心力编辑一本《世界美文观止》。读过张老师编选的《世界美文观止》一书,可谓字字珠玑,篇篇经典。但是,他在自己的《在那“道德经”诞生的地方》一文中谈到“我个人认为,把我编选的这160人的名作加在一起放在天平上称,其重量不如一册五千言的《道德经》。《道德经》是一座珠穆朗玛峰,高不可攀;它是一片浩渺的海洋,深不可测。”

   张老师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灵宝的,函谷关是他必须要去的地方。他以八十四岁的高龄,走进当年老子停留过的地方。太初宫、写经石、老子吃水的水井、老子走过的关楼。每到一处他都会仔细询问随行导游,这里曾经有过怎样的故事。在每一处老子遗迹前,老人都会仔细观看,静默几分钟。

   随后两天,老人游览了灵宝市朱阳红色革命根据地,观看了燕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最后一站,他来到黄河边。这一段黄河,离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库不远。岸边芦苇丛生,各种鸟类众多。那天我被作协主席李亚民安排陪同,我们一行六七人陪同老人来到黄河边,刚到黄河边,就听到空中有大雁鸣叫,大家举头望去,只见一群大雁呈人字往西飞去,望着大雁渐行渐远,消失在黄河落日茫茫之中,老人回头告诉我们:“你们不要跟我。”他指着百米远的一片茂密芦苇荡说:“让我一个人去哪里待一会儿。”

   芦苇是一种坚强的水生植物,一岁一枯荣。春天发芽,秋天枯萎,从不爽约。夏季的芦苇绿意盎然,葳蕤成荡,一到秋季,叶枯干黄,头顶白色的芦穗在风中摇曳。黄河边有大片大片的芦苇荡,无论哪个季节,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黄河对面是山西芮城县境,中条山就在芮城境内。望着张老师站在黄河岸边,芦苇丛中的身影,他背着双手,伫立黄河岸边,满头白发与洁白的枯萎一起飘荡。

    以张老师的学养功夫以及他的经历、年龄,站在黄河岸边望着对面山西的沟壑群山,我无法忖度老师的胸怀。当时我的脑中忽然涌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老师在灵宝开章明义,曾明确地说“我来灵宝,最想看的就是函谷关和黄河。”如今站在母亲河边,望着对面的中条山,老人的身影被夕阳的余晖罩上一圈金色光圈。他孤独地站在黄河岸边,离开所有的喧哗与聒噪,与天地、大河、芦苇、水鸟对话。老师说过,我最喜欢水,最喜欢老子《道德经》里“上善若水”这四个字。如今,他站在这条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边,面对着黄河这条承载着民族文明和苦难的大河,他想到了什么?

   我后来在他的文章里,试图解读他当时的想法。但是,他的文章正如他的为人朴实无华,他赞美函谷关,赞美灵宝人在《道德经》熏陶下与世无争,恬然、安静的生活状态。赞美古往今来留连在函谷关大家名人的佳作,描述灵宝的人文风景,唯独没有他自己。

   离开灵宝,老人埋头书房半个月写了一篇五千余字的文章《在那“道德经”诞生的地方》,写完后他给灵宝市作协主席李亚民与我等几人打来电话,在电话里他恳切地告诉我们,请我们帮他提意见,找不足。听到老人的话,我诚惶诚恐。以张老师的学识修养,他竟然请我们这些籍籍无名的晚辈后生给他提意见,找缺点。记得在灵宝陪同张老师期间他一直强调自己就是一棵小草,一滴水珠,他对每个人都很谦和,几天来他走过了灵宝的黄帝陵,函谷关,朱阳红色革命根据地,黄河边。作协主席李亚民为了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受到大家熏陶,每天安排不同的人陪同老人。老人走后,每个人回忆起与老师在一起的经历,首先是赞叹张守仁老师伉俪饱满的精神状态,然后是对两位老人的人品赞不绝口,最后是赞叹老人对文学深刻的理解与感受。大家不约而同地一个感觉就是——受益匪浅。回忆起这些细节,我恍然大悟,张守仁老师不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吗?他不正是身体力行,用行动阐释“上善若水”的道理吗?

   张老师把他写的《在那“道德经”诞生的地方》初稿给我寄了一份,并且赠送我一本他编选的《世界美文观止》一书,这本书里有他本人的一篇文章《林中速写》。虽然我已经在网上读过几遍《林中速写》,当我拿到《世界美文观止》这本书后,不禁又一次读起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林中速写》。这篇一千多字的文章,没有分段,一气呵成。前半部分他着重描述了森林里万物相辅相生的景色,把人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多样性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繁荣景象。后半部分他讲到“相克相生,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如果上帝偏爱某一物种,要求纯粹,划一,这无异于毁灭某一物种自身。”读到这里,如雷轰顶,醍醐灌耳。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分攫取,大自然已经给予人类严酷的惩罚。战争频发、能源的过度开采、无尽的欲望,无休止的攫取令我们生存的地球千疮百孔,生物的多样性被破坏,草场退化,湖泊干涸,海平面上升,冰川退化,毁灭性武器研发,无不是以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代价。大自然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人类的贪婪进行惩罚。地震,海啸,极端恶劣天气的侵袭,一次次天灾都是对人类的贪婪敲响警钟。人类贪婪的本性,加速了地球环境的恶化。而这些早在两千五百年前老子的《道德经》里,老子就曾经教导人们,学习自然,崇尚自然。然而人类除了对大自然的破坏,何时真正地去爱护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读过张老师的《林中速写》,回过头想想张老师以八十四岁高龄还要登临函谷关,看一看黄河。我觉得我能理解张老师站在黄河边时的想法了。

   当年,老子处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各种学说竟生。而真正能够让人类安居乐业,繁衍不息的却只有“道”,“道”不存,人焉生?老子是感觉到自己无力改变这个被贪婪与欲望控制的世界,方才一个人独行西去。所幸的是,函谷关守关官员尹喜看到有紫气自东方而来,知道必有高人过关。他留下老子,写就了洋洋五千言《道德经》,为世界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老子写完《道德经》,尹喜曾经想挽留老子,老子拒绝了尹喜的挽留,骑着自己的青牛出关绝尘而去,没入西部滚滚黄沙中。这一刻,老子是孤独的,这种孤独也是无法为人道的。

   张老以耄耋之身,来到灵宝拜谒函谷关,雄关犹在却不见当年著经人。站立关下,思老子远去,他是否想要与老子坐而论道?芦苇荡前,观芦苇几生几灭,他是否感叹老子的伟大思想?望黄河落日,观延绵起伏中条山,他是否怀念那为保家卫国,赴汤蹈火的民族英烈。

   岁月流觞,老人独自站立在黄河岸边,白发与芦苇一起飘荡的情形一直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更新:2018-01-23 02:55:2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