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育名家李镇西的作文教学

作者:李镇西 来源:高效课堂技术操作 点击:1669

作文教学“四项基本原则”

1.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

教师应该给学生作文以思想个性和感情自由。不要误会我主张教师放弃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我认为“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和信任,而且在这个基础上的“教育”应是教师对学生的人格感染、情感熏陶和思想引导,而非空洞的说教。就作文教学而言,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就是尊重学生作为“人”的心灵世界。

当然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但这不是强迫学生说大话,而是潜移默化地接受真善美的感染熏陶。追求做人和作文的统一。

在作文教学中,我往往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方面打开自己心灵的闸门、开掘生活的素材——

自己的情感:油然而生的欢乐,抑制不住的兴奋,热泪盈眶的感动,挥之不去的惆怅……自己的思想:别具慧眼的见解,刨根问底的质疑,社会现实的忧虑,人生道路的迷惑……自己的校园:风采迥异的老师,性格不同的同学,休戚与共的小组,色彩缤纷的班级……一缕飞扬的思绪,一声由衷的慨叹,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次有趣的对话,一场激烈的争鸣,一簇思想的火花,一份纯真的友情……都可以成为学生笔下一道道独具魅力的心灵风景和一幅幅别有情趣的生活画面!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心理学上看,写作动机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而这感悟和思考的前提,是生活中大量的如海潮般奔涌的素材;或者也可以倒过来说,是生活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忍不住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因此,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达生活——这应该是写作的一个规律,也是我们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规律。

著名作家王蒙曾有过一段通俗而又充满激情的话:“(当你拿起笔时,)你激动,你感到一种强有力的冲击,这首先是生活的冲击。众多的、你所亲身经历过的、难忘的日子涌上了心头,等着你去编织,去拂掉岁月积下的尘土,去用理想和正义的火炬照亮它们……缤纷的色彩,交织的音响,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一个又一个的旋律,一齐涌上了你的心头,你的笔端。”当然,王蒙在这里谈的是文学创作,但对中学生来说,写好作文仍然需要“生活的冲击”,需要生活中“缤纷的色彩,交织的音响,一幅又一幅的画面,一个又一个的旋律”,需要它们“一齐 涌上你的心头,你的笔端”!

(1)尽可能把写作变成学生的生活需要。

训练记叙文,我请同学们把班上的某个有个性的同学或某次有趣的活动写成文章给爸爸妈妈看;训练说明文,我请同学们写《主题班会设计方案》,并进行征文比赛;训练议论文,我请同学们就语文教学的改革谈自己的看法,参加《语文报》的有关讨论……平时我结合一些特殊的日子或一些活动,尽可能让学生在实用中写作:新年到了,我请每一位同学互相写信,互致新年的祝贺;学生上街调查错别字,我请他们回校后写成调查报告给有关方面寄去;学生对我有什么建议,我请他写成一篇有说服力的文章在班上念;等等。

(2)尽可能为学生作文提供发表的机会。

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发表欲,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就像我们说话总希望有人听一样,我们写的文章也总希望尽可能多的人读到。但是,现在学生的作文往往只有语文老师这一个读者,这就好比一个演说家在滔滔不绝地演说时,下面只有一个听众——学生的写作兴趣从何谈起?相反,如果学生意识到他的作文将有许多读者,那么他写作的积极性会更高,而且写作态度也会更认真。
装订成册,口头发表,参与征文,编辑成书……

(3)让学生写作形式多样化

只有命题作文的写作,学生是很难有兴趣的。写作形式的多样化,实际上体现了学生思想感情表达方式和途径的多样化,而且,在这多样化的写作中,学生往往不知不觉地将作文与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课堂作文,日记,随笔,读书笔记,班级日报,小论文,书信,剧本,小说,诗歌……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经常对学生说:“所谓‘创造性地作文‘,并非要你们写’外星人‘、写’飞碟‘、写‘探险’。如果你们的作文能够在构思上“与众不同”,也就自然体现出了‘创造性’。”

所谓构思上的“与众不同”,主要指立意新,题材新,语言新。

立意新,就是在忠于生活和自己心灵的基础上,勇于冲破陈旧的思维模式,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写在郭沫若的故乡》)

题材新,就是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普通的但又反映了社会本质或生活意义的一些素材。只要真正忠实于自己的生活,笔下的题材就很难与别人雷同。因为每一个的生活感受都是富有个性的,每一个人的心灵空间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爸爸,我的启蒙老师》)

语言新,就是摒弃作文中公式化的描写、雷同的形容、陈旧的比喻等等,而代之以朴实、新鲜而富有生活气息的言语。

4.教会学生的自改能力

总体设想:序列训练,全程作文,师生评改,分项积分。

具体做法:

一、序列训练

以大纲和教材要求为依据,每次作文都突出一个训练点,使每学期或每一学年乃至整个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有量、有格、有序。

二、全程作文

每次大作文(课内定时作文)应有以下程序:
1.搜集材料(或实地考察、或教师启发、或互相讨论等等)。
2.酝酿构思(剪裁材料、确立中心、谋篇布局、草拟提纲)。
3.初写草稿(中心、提纲、正文)。
4.师生评改(学生分组初评,教师重点批改)。
5.自改定稿(根据批改意见,反思初稿优劣,定稿并写后记)。

三、学会评价

1.学生初评:
①每三至四人为一批改小组,组长负责。
②每组领三至四本作文(不能批改自己的作文)组内交换批改,一节课时间完成。
③批改中以独立阅卷为主,但也可讨论争鸣。
④批改时应注意四个字:“改”(错误字词应改正)、“批”(语段中的可改处或精妙处,应在旁写批语)、“评”(改毕应在文后认真写评语,评语要求:a 与人为善,实事求是,内容切实具体,既鼓励长处,也指出不足,切忌空泛和带有刺伤感情的话语;b 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切忌千篇一律,更不能互相抄袭;c 评语应条理清楚,字迹要工整美观)、“签”(批改完毕,应在作文的评语后面签上批改人的姓名,以示负责,便于检查)。
⑤小组批改完毕,应推荐出相对较好的一篇,并写明“×××(组长姓名)组推荐”。
⑥小组上交作文时,必须经组长逐本检查,及时纠正改、批、评、签四个环节的疏漏和差错,然后才能上交,不合要求须返工重改。
      2.教师评改
      教师把推荐出来的作文重点批阅,着重进行再批改;对非推荐作文则略改或只看不改。教师力争在第二天进行作文讲评。
作文评讲: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片段欣赏,咬文嚼字,出谋划策,教师试笔……
       3.和学生一起写作文
       语文教师当然不一定是诗人,但他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语文教师也不一定是作家,但他应该拥有作家的情怀。我们不是给学生讲语文,也不是带着着学生学语文,而是用自己的语文气质去感染学生。教师本人应该“语文化”,并自然而然的去“化”学生.

更新:2017-05-26 07:52:2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