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老君塬上喜耕田

作者:李效民 来源:灵宝原创 点击:2578

李效民,男,汉族,笔名山民,中华辞赋社会员。灵宝市焦村镇西册村人,曾任市委督察室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市档案局局长等职。

工作之余写下大量诗歌、散文和游记,出版了《话说灵宝》专著,以大量的篇幅和证据,为“华族核心在灵宝”和最早的中国在灵宝、陕县、卢氏一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学者专家的肯定。用诗斌的形式写下了《史证灵宝见》,《可爱的灵宝》、《故乡之恋》等作品,并举办了专场《李效民诗歌作品颂读会》。其中《当我们唱起国歌的时候》被收录到《中国当代诗歌集》,荣获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和国成立60年国庆征文全国特等奖;《想起小时候》获感动中国词曲选拔组委会全国原创歌曲大赛银奖;《酒神赋》获得“茅台杯”海内外征文优秀奖。

      

   老君塬上喜耕田
                李效民
         春雨过后,五彩缤纷。桃红柳绿,油菜吐金,心花怒放,处处温馨。好友相约,又一次登临老君塬,高瞻远瞩,壮志凌云,评古论今,特别开心。
        老君塬,又名珠宝山,位于灵宝市阳店镇东南。在这桃花盛开的地方,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梦绕魂牵。站在塬顶,可观八面威风。南靠乾山,拨地通天,青万岭天马生成。东看岘山,天禄方地造文星。西有华山,天贵方捧着印形。正北中条山,天星位五老峰执棋高耸。“辛太乙有黄河桌下朝贡,乾晋岱坤秦岳围成罗城。”“山灵光水宝气难以细展”,“天门开地户闭定有真情……”真是富贵有踪,文就武成。此时此景,水秀山明,天朗气清。身临其境,热血沸腾,感慨万千,满怀豪情。
        众口相传,当年老子被尹喜挽留在函谷关,著经后骑牛西去,过沙河不知所归,为后人留下了种种猜想和难解的谜团。

唐•崔曙诗曰:

“汉文皇帝有高台,

此日(重阳节)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

二陵(崤山)风雨自东来。

关(函谷关)门令尹(尹喜)谁能识,

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渊明),

陶然共醉菊花怀。

        ”清代诗人许春台为此也留下了名篇:

“大化犹龙不计年,

青牛一度偶停鞭。

桃林红朴帘初下,

门水(弘农涧河)绿摇窟正园。

经著关(函谷关)中存道德,

人游河上迂神仙。

行窝到处知何在,

西入流沙望杳然。”

        追根溯源,浮想联翩。恋乡之情入骨髓,忠肝义胆发豪言。

老子厚德载物,崇尚自然,大智若愚,定有期盼。九九归一,坦诚相见,结庐在仙境,隐居老君塬。勤俭为宝,颐养天年。因为,他表达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心愿,就是最好的诠释和答案。

        在灵宝范围里,皇天后土,大小塬十个以上,皆形成了黄河的一级支流,水抱山环。“谷中谷,盆中盆”,十分罕见。天宝蕴物华,地灵生人杰,诞生了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黄帝铸鼎、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和历史经典。老子才会在这桃花盛开的地方获得灵感,总结经验,增长才干,写出《道德经》,千秋颂传。从黄河到山岭之间,其它的塬基本上是一至三个大台阶。唯有老君塬一脉,形成了五个大台阶,堪称奇观。一是后地村周围的河滩,二是今老城村和南营村一带的九里山,三是梨园村向东的金盆大地,四是开阔雄壮的铁岭塬,五是高高居上的老君塬。老君之塬,千亩良田,耐涝耐旱,隐蔽性极强,很难发现。总的来看,天造地设,就像一株最大最长最棒的莲菜或一串珍珠链,所以被称为“珠宝山。

        ”他老人家深知中华文明的五行理论,抓住“天人合一”的要点,选择了这块极为难得的宝地,爱上了这里的世外桃源,乐在其中,绝对不会走远。朋友们拍手称赞,说此论点很好很关键,还需查寻历史资料,找到重要依据,加强宣传,才能影响深远。
        当地老百姓讲,老君塬上自古就有老君观。还有“老君占山”、“老君铸钟”和“青牛耕田”等民间故事,世代相传。老君观毁于民国军阀混战。近几年,虽在原基础上复建,但还没有历史记载的宏伟壮观。回来后,我查阅了有关文献,找到了真知灼见。

        明•吕天益《登老君原观后阁》,有其颂赞:“飞阁凌空四望开,登临永日独徘徊。峰高下见黄河尽,天阔遥看紫气来。”清•王道晖感叹:“琼宫梵定通天涯,紫气东来是故家”,“千载灵符衍道脉,於今遗宅锁烟霞”。掷地有声,气壮河山。从《灵宝市文物志》看历史名塬: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673年),《灵宝县志》载卯显极的《老君坡辨》,“老君塬,在县(指老灵宝县城)东南,上有老君观,傍有冢。曰‘老君冢’。老君塬距旧关三十里,山不甚高,而层恋崇阜,其傍之冢,相传为老君埋骨之所。”因此,“老君占山”并非空穴来风,无稽之谈,而是梦想成真,名不虚传。他老人家乐水乐山,胸怀广宽,居高临下,天天俯瞰滔滔大河,巍巍雄关,爱它到永远。真是铭心刻骨,生死皆恋!看见此篇,热泪连连,心潮澎湃,夜半难眠,即兴挥笔,抒发了《登老君塬偶感》:
        紫气东来弘农涧,
        青牛西去函谷关。
        独具慧眼尹喜令,
        精诚所至拜圣贤。
        才高八斗是李聃,
        呕心沥血五千言。
        大功告成哪里去,
        老君塬上喜耕田!

       本文参考文献:《灵宝县志》、《灵宝市文物志》、《灵宝市文化志》、《灵宝县脉论》、《灵宝新脉论》、《历代名人咏灵宝》《灵宝揽胜》。

 

更新:2017-03-22 07:48:2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