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露 天 电 影

作者:山东东明石化集团 俞海英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河南站 点击:2400

作者简介

俞海英,山东省东明县陆圈镇郑旗庄人,现年45岁,1992年毕业于山东工程学院,毕业后在山东东明石化集团工作至今。平时喜语文和阅读,近几年尝试写一点所谓的散文和小小说聊以自赏。


 

露天电影,一个时代的印记,一种抹不去的记忆。

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我的印象仅剩下贫穷的乡村,可那贫穷留给我更多的恰是不复有的快乐,那快乐,现代的人们永远不会再有,也永远不能体会。


 

那时候,物质虽然缺乏,可农村人的文化生活竟然一点都不缺,甚至还很丰富,如自编自演的样板戏,一唱个把月的坠子书,一票难求的豫剧团,再有就是露天电影。我记事时,已是“文革”的尾声,虽然其影响仍强有力的存在,但村里的样板戏却再也没有演出过。河南豫剧团是大戏,小地方基本不来,就像今天的伪艺术家一样也很难见到;坠子书太单调,全村都给他们兑粮食,一两个男女在汽灯下沙哑着喉咙酸溜溜的唱,我不喜欢;倒是唱门的还有点欣喜:春节前后常有一家三两口的外乡人,怀抱一个二胡,捏一副呱嗒板儿,挨家挨户的上门唱,唱不几句,主人家就给半块窝窝头,后边一群小孩子乱哄哄的跟着听,尽管啥也听不懂,那时要饭是真要饭,给啥都不嫌乎,而且靠卖艺换取,不像现代的丐帮,腌腌臜臜的跪在地上装可怜,只要钱,不要饭,给的少了还不干,大面积职业道德沦丧由此可见一斑。可露天电影就不一样,内容丰富,人物丰富,看得懂,看得过瘾,看得如临其境,看得激情又来劲。

放电影的那一天,是孩子们的节日,不但放学后不用下地给猪羊割草,而且还可以早早的在关爷庙看他们载杆子,拉影布。说是关爷庙,其实早被英勇的红卫兵推倒不见了,因其处于村中十字街中心,便成了放映的好所在。大人早早烧好了汤,汤就是晚饭的意思,多是煮地瓜、煮胡萝卜、玉米糊糊等,因为人家穷,做不出现代人营养丰富的花样来,孩子们胡乱的扒拉几口,呼朋引伴飞一般出了门。


 


 

到关爷庙的时候天还亮堂的很,太阳老高,火烧云在天空悠然的变来变去,我们就选好靠前的中间位置,用小刀在地上挖一个圆圆的洞洞,拳头粗细,一拃多深,无论电影演上多长时间,就地尿尿的事情就可以轻易解决了。天渐渐黑下来,欢欢喜喜的人们聚拢来,嘁嘁喳喳胡乱说着话,来晚的站在凳子上,小孩子骑在父亲的肩头,最酷的甚至爬到旁边的大树上。放映员支上放映架,响起发电机,刺眼的灯泡亮起来,一道光束射向雪白的银幕,七七八八满是小手影。“魁儿调调电压,魁儿调调电压”,话筒中传来放映员常说的一句话,这句名言当时十几个村子的人再熟悉不过了,魁儿是邻村永年集的人,在放映队从事发电机的操作和维修,村子里到处是熟人。

当片子沙啦啦转起来的时候,放映就算开始了,放映前常报一下今晚的片名,算是报幕了,一般一晚上两部影片,正片开始前,有时也先来一会儿小短片,我们叫“加演片”,两个人滚来滚去的摔跤,最后一翻衣服竟成了一个人。正式放映开始了,现场刹那间静了下来,千百双眼睛齐刷刷的观看,进入戏中了。

当年的影片多的很,战斗片是最受人喜欢的,其次是能看懂的非战斗片,最次的是根本看不懂的片子,往往看不大会儿就犯困,一点味道也没有,像《海瑞罢官》《火焰驹》《卖水》《决裂》等,一句“马尾巴的功能”是我对《决裂》这部影片唯一的记忆。看得懂的非战斗片有《屠夫状元》《追鱼》《姊妹易嫁》《刘巧儿》《李二嫂改嫁》《朝阳沟》《喜盈门》等,虽然不喜欢看戏,内容却喜欢,都是教育人们鄙视坏思想,崇尚新生活,褒扬人间正气的主题。尽管故事情节各不相同,但其结局结得都很好,符合人们的意愿。而朝阳沟,虽然至今一直稀里糊涂不明白咋回事,但栓保和银环两个名字,却成了好男俊女的代名词,成了那时代农村青年的偶像。战斗片不消说,一见面先问今晚的电影“打不打”,只要是“打”的电影,就是公认的好电影,战斗片大都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作品,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配光芒四射的八一军徽是其典型的形象,当时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厂长还不是黄宏,不会演小品,也不是什么陆军少将,但影片却比黄宏要受欢迎的很,种类也很多,打日本的有《地道战》《地雷战》《狼牙山五壮士》《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从奴隶到将军》《甲午风云》等,打美国鬼子的有《上甘岭》《打击侵略者》《长空比翼》等,打国民党的有《车轮滚滚》《红日》《南征北战》等,演小英雄的有《小兵张嘎》《鸡毛信》《红孩子》《闪闪的红星》等,这些单调的黑白影片,至今仍是我的最爱,远超过当今哼哼唧唧,你欢我爱的假大空长剧:罗霄将军是励志的楷模,甲午的水兵是国人永远的心痛,而与美国鬼子的较量给了中国至少30年的和平,小英雄不消说,更是我们当年的偶像,他们都能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打仗,而不像今天“李刚”的熊孩子们群殴孤身的少男少女。这些战斗影片,现今归纳起来,无不是毛泽东思想多方面写照,无不鲜明的展现他老人家的雄才大略和胆勇,正是这些战斗,才让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才让历代几十亿中国人享受着他老人家的红利,勾起五零后六零后一代人的追思:试想如果他老人家还在,美国人敢把我们的飞机从南海上空给撞下来吗?敢把我们的大使馆给误炸了吗?


 

动画电影当然也有,《大闹天宫》直到今天都是动画片的经典,武打片其时才刚刚出现,《神秘的大佛》便为其雏形,里边的怪面人曾使多少小孩害怕黑夜的降临,而后来的动作片自《少林寺》后便雨后春笋一般了。

曲终人散,一忽儿嘈杂过后,星光下的村庄归于沉寂。第二天一大早,总有一个老人起得特早,他没有儿女,腰身佝偻得厉害,因买不起烟卷,就收罗尽所有的角落,捡拾地上遗落的烟蒂,回去破开烟丝卷烟抽,因为他个子矮,小孩子们常常恶作剧的往他背着的粪筐里扔大砖头,大人们看见后便按住大声呵斥,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便一把揪住,往屁股上狠揍,这年头,在视频上也见过幼儿园的老师对娃娃们的拳脚教育,但总觉得与当年不同。

电影不光在自己村上看,孩子们还经常结群的赶到邻村去,散场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浩瀚的天河挂在空中,路边的高粱玉米都一人多高,一阵风儿吹过,刷啦啦响,“哎呀鬼来啦”,一个大个子喊一声迅猛的先前窜出,剩下几个小可怜拼了命的猛追,甚至哇哇大哭起来。

电影退出舞台,缘于电视的出现,电脑的出现,进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因为只能看一个银幕,所以人们的思想出奇的统一,因为手机的人手一部,年轻人的观点便千奇百怪,我常无端的这样以为。

那个时代电影多,演员也多,平凡而普通,都很正经,一心一意搞艺术,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成了明星,不是吸毒嫖娼潜规则,就是嘻嘻哈哈在电视上撕来撕去充SB,挥霍着青春。

露天电影,不舍的情结,难去的情怀。

更新:2016-07-18 04:15:4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