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碧盛园”漫笔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3665

揖别“碧盛园”,携着槐花的香气,我回来了。只觉得灰头土脸。先生递来一碗酸汤面,狼吞虎咽的样子让他吃惊。我微笑着解释:“科恩夫人要做饭,我拦住了。吃了半个馒头。那馒头看上去虽然黑,但蛮好吃的,直到现在还想着那浓浓的麦香味儿呢……”

顾不上洗尘,怕那风情万种的槐花于片刻间消失,更怕听来的新鲜事在一夜间遗忘。常常被这种愉悦诱惑,养成了特殊的性情。展卷,“碧盛园”犹如一位美丽的姑娘镌刻心田。

“碧盛园”是热情的,尽管被折叠式的铁丝大门拦截了几分钟,但终究还是被“二掌柜”(那个男人自称)打开了。他口若悬河,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

槐花是开心的,她用灿烂的笑容接纳了我。任那十里春风,依然立豆蔻梢头。漫卷帘珠,钟灵毓秀。阳光柔和得如同脚下的沙土地。稚嫩的叶片含蓄地躲在花朵身后。伸手却缩回。我来,只想目睹千亩槐花的芳容。

满树的馨香似串串风铃,没有声响,可我却分明听到了“叮铃叮铃”的歌唱。时而宛转悠扬,时而悲壮含情,时而缓缓流淌……仰望这些小精灵,无数遐想油然而生。她们,在文人眼里是文化,在商人眼里是金钱,在常人眼里只是花开花落。

来得有些晚,花儿或多或少有些残缺,也有些枯萎。心生怜悯,慨叹生命的终点是不可言喻的静。“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昨日的风华即将作别,几只山鸟不甘寂寞地啁啾,飞快地划在彩钢瓦房上空旷的树林。

总是错过最美的风景。稍有遗憾,但还是平静地安慰自己,落花也是一种风情。满坡的白花,素面朝天却自命不凡,于僻壤的山脊拼命地争艳,直至奄奄一息。小诗脱口而吟:“白蝶漫地飘,恬淡凝树梢。瘦骨含清韵,韶华秀山腰。”此刻, “尊贵”一词在心底悄然升腾。

没有预约,科恩却来了。

坐定。喝茶。畅谈。

教育成了主旋律。对他来说,教育生涯虽然画上了句号,但他对讲台的钟情依旧不减。他出版的《杏坛采撷》记录最多的依然是学校那些事。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如何教作文、如何和学生一起办文学社,一起编辑作品……他肯定地说“育贤文学社”的办学思路跳出了定势,在灵宝独树一帜,这一点和他的思想吻合。我们几乎同时发出一个相同的信号:此地作为文学社孩子采风、写作的基地,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从教育谈到了文化、文学。这才知道他已调入西闫政府。他真诚地说自己有写作的特长,肚子里还有点文化,能为百姓服务、为政府服务是荣幸和自豪。一个月发表了五篇稿子,这些稿子之所以能顺利刊发,缘于自己的文学功底。这两年总是帮助别人编书、出书,积累了不少的写作经验,如今拿起笔规划自己未来的十年,这千亩槐园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站。困难种种,但矢志不移。言语中他的刚毅、执着让我暗暗钦佩。

从城市到农村,又从农村搬到这荒凉的山沟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除了坚定的信念,当然还有爱人的鼎力相助。

他上班去了,我与同岁的她攀谈起来。

她很淳朴,语音甜甜的,眉宇含着微笑。她告诉我除了槐花盛开时这里的人多些,除此是她和羊儿的天下。她的这群羊儿有很多名字。“黑脸”、“臭蛋”、“白妞”……它们可聪明了,总爱偷吃她的韭菜。一次,放它们回来,一位妈妈就是不进家门,因为它发现这里有好吃的,几声“咩咩咩”就把它的孩子唤出来了。看它们母子俩欢快的样子,她竟然偷偷地开怀大笑。我发现她在给我讲童话故事啊。在这个山沟沟竟然遇上一位知己。我们越聊越开心。我给她推荐沈石溪,还说你把羊儿的故事记了下来我会好好拜读的。

正说着,一辆三轮车来了。原来是她的弟弟来给羊儿送玉米。刚才宁静的羊棚,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她开心地告诉我:“你看,羊儿多聪明,人来了它们从来不叫,这粮食来了就开始撒欢了……”她说的那样幸福,这群羊儿如同她的孩子。也许这就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美妙相处吧。难怪女儿总是说让我养一只动物,它会让人开心、快乐。

真想留宿在这多情的“碧盛园”。我的双耳、整个心灵都被这满满的槐香和羊儿丰盈了。

风是最有力的艺术家,她来了,把每一棵树都变了模样。刚才还白花花的风铃,猛然间就稀疏了。

江南可采莲,山沟花满天。踩在松软的沙土,我告辞了。

她送我,还是那句话:“碧盛园欢迎你,一定要常来哦。”

上至坡顶再回首,“碧盛园”未来的十年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我不敢猜测,但我料定:她一定是质朴的、满怀人情的。
 

更新:2016-05-01 02:27:3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