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实践”?
-
为什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实践”?
摘要:“实践→理论”教学模式本质上是对“学习”两个字进行了翻转,变成了“习学”:习(实践)→学(发现理论)→习(实践)→学(发现理论)→习(实践)→学(发现理论)。这种模式深深地融入了布鲁纳的发现教学、发现学习,能培养出发现能力、创新能力强的“三有”(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人才。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践、理论、学本式教学等。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有一个鲜明的特点:突出实践。要求“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工能”。请注意是“充分发挥”,而不是“一般地发挥”;是“充分发挥实践”,而不是“充分发挥理论”。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实践”呢?
这涉及到对“实践”的深刻认识——毛泽东著有《实践论》;这涉及对“理论”的深刻认识——杨德发著有《理论论》;这涉及到对“理论与实践关系;实践与理论关系”的深刻认识——杨德发撰写有《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要让学习者在实践中学习》《“模拟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创设情境用提问引导学生在做中运用旧知发现新知》等文章。(可在微信搜出)实践出真知。真知——正确的理论。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存在四种组合:
实践→实践→实践→实践→……。文盲及文化水平低的农民工的工作就是这样,是一种盲目的基于经验的实践,不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实践之后也没有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最多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常犯的错误是“瞎实践”(没有理论指导下的冒险行动)。
理论→理论→理论→理论→……。博导、社会科学博士、很多专家就是这样,他们理论功底扎实,能够从旧理论推导出新理论,他们能发现新理论。他们常犯的错误是“理论脱离实际”。
理论→实践→理论→实践→……。本次课改(第九次课改)以前的绝大多数教师教学就是这样。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理论→在课外要求学生用学得的理论去解题→……。学→习→学→习→学→习……。这一模式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了。《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学习”一词好像决定了天生应当采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
实践→理论→实践→理论→……。这是本次课改要求的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用主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理论(自学);若个人用尽全力之后仍发现不了,则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辩论,通过头脑风暴来发现理论(互学);若仍未发现真正的圆满的理论,则抽一个小组来展示,其他小组来补充、质疑、追问,在交互式展学中发现理论(展学前段);若仍有差距,则教师出手启发、点拨,引导学生发现理论(展学后段)。教师情境创设好,主问题(及子问题、孙问题、曾孙问题)设计精准,能燃起学生渴望给出正确答案的激情,使学生渴望自学(实践)。(教师导想学;学生想学)。结学是引导学生把发现的理论总结提炼到与教科书的表述一致甚至更精简、更结构化、更图示化、更公式化——形成“我的知识”。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用发现的理论去解决问题(理论→实践);课外,作业量减为原来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让学生进一步用发现的理论去解决问题(理论→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本质上是把“学习”两个字进行了翻转,变成了“习学”:习(实践)→学(发现理论)→习(实践)→学(发现理论)→习(实践)→学(发现理论)。这种模式深深地融入了布鲁纳的发现教学、发现学习;也能实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的“目标导向”——引导学生在发现理论中学会理论(知识);“问题导向”——问题导学,学精提问法等方法;“创新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杨德发:习学》《杨德发:为什么一定要“先习后学”?》《杨德发:锁定“学情”的教学(培训)》]
这里发生了多个翻转:“教学”翻转为“学教”。(《杨德发:学教》)“教育”翻转为“育教”。(《杨德发:育教》)“学习”翻转为“习学”。“理论→实践”翻转为“实践→理论”。“师生”翻转为“生师”(学生教学生;学生教老师;学本式教学又叫“请教式教学”);“教师中心”翻转“学生中心”;“学生被动听”翻转为“学生主动探究(实践)”……
[拷屏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几年前我曾说过,未来30年之内,全球1亿教师每节课均会采用学本式教学。教育发展五个化:学本化、专业化、信息化(数字化)、国际化、智慧化。“学本化”排在第一位。学本式教学要出口到世界各国!
“实践→理论”具体化为幼儿园5大领域(学科)、小学9个学科、初中13个学科、高中15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及跨学科教学中分别为:
幼儿园各领域课堂教学:
健康课: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实践)中发现健康知识
语言课: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实践)中提升语言水平。
社会课: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实践)中发现社会知识。
科学课: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实践)中发现科学知识。
艺术课: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实践)中提升艺术水平。
综合课: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综合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引导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兴趣,发现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方法,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课:引导小学生在小学数学实践中培养数学兴趣,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引导小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中培养道德与法治兴趣,发现道德与法治知识,掌握道德与法治方法,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课:引导小学生在小学英语实践中培养英语兴趣,发现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方法,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日语课:引导小学生在小学日语实践中培养日语兴趣,发现日语知识,掌握日语方法,提升日语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俄语课:引导小学生在小学俄语实践中培养俄语兴趣,发现俄语知识,掌握俄语方法,提升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科学课:引导小学生在小学科学实践中培养科学兴趣,发现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信息科技课:引导小学生在小学信息科技实践中培养信息科技兴趣,发现信息科技知识,掌握信息科技方法,提升信息科技核心素养。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引导小学生在小学体育与健康实践中培养体育兴趣,发现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体育与健康方法,提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劳动课:引导小学生在小学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兴趣,发现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方法,提升劳动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艺术课:引导小学生在小学艺术实践中培养艺术兴趣,发现艺术知识,掌握艺术方法,提升艺术学科核心素养。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
小学综合课(跨学科课):引导小学生在小学综合实践(跨学科实践)中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兴趣,发现综合知识,掌握综合方法,提升核心素养。(《杨德发:如何轻松指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
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兴趣,发现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方法,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数学实践中培养数学兴趣,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中培养道德与法治兴趣,发现道德与法治知识,掌握道德与法治方法,提升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英语实践中培养英语兴趣,发现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方法,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日语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日语实践中培养日语兴趣,发现日语知识,掌握日语方法,提升日语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俄语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俄语实践中培养俄语兴趣,发现俄语知识,掌握俄语方法,提升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物理实践中培养物理兴趣,发现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方法,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化学实践中培养化学兴趣,发现化学知识,掌握化学方法,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生物实践中培养生物兴趣,发现生物知识,掌握生物方法,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科学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科学实践中培养科学兴趣,发现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历史实践中培养历史兴趣,发现历史知识,掌握历史方法,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地理实践中培养地理兴趣,发现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方法,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信息科技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信息科技实践中培养信息科技兴趣,发现信息科技知识,掌握信息科技方法,提升信息科技核心素养。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体育与健康实践中培养体育兴趣,发现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体育与健康方法,提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劳动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兴趣,发现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方法,提升劳动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艺术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艺术实践中培养艺术兴趣,发现艺术知识,掌握艺术方法,提升艺术学科核心素养。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
初中综合课(跨学科课):引导初中生在初中综合实践(跨学科实践)中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兴趣,发现综合知识,掌握综合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高中各学科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兴趣,发现语文知识,掌握语文方法,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数学实践中培养数学兴趣,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思想政治实践中培养思想政治兴趣,发现思想政治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方法,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英语实践中培养英语兴趣,发现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方法,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日语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日语实践中培养日语兴趣,发现日语知识,掌握日语方法,提升日语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俄语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俄语实践中培养俄语兴趣,发现俄语知识,掌握俄语方法,提升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法语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法语实践中培养法语兴趣,发现法语知识,掌握法语方法,提升法语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德语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德语实践中培养德语兴趣,发现德语知识,掌握德语方法,提升德语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西班牙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西班牙实践中培养西班牙兴趣,发现西班牙知识,掌握西班牙方法,提升西班牙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物理实践中培养物理兴趣,发现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方法,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化学实践中培养化学兴趣,发现化学知识,掌握化学方法,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生物实践中培养生物兴趣,发现生物知识,掌握生物方法,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历史实践中培养历史兴趣,发现历史知识,掌握历史方法,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地理实践中培养地理兴趣,发现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方法,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信息技术实践中培养信息技术兴趣,发现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方法,提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高中通用技术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通用技术实践中培养通用技术兴趣,发现通用技术知识,掌握通用技术方法,提升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体育与健康实践中培养体育兴趣,发现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体育与健康方法,提升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音乐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音乐实践中培养音乐兴趣,发现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方法,提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美术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美术实践中培养美术兴趣,发现美术知识,掌握美术方法,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艺术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艺术实践中培养艺术兴趣,发现艺术知识,掌握艺术方法,提升艺术学科核心素养。艺术包括: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
高中综合课(跨学科课):引导高中生在高中综合实践(跨学科实践)中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兴趣,发现综合知识,掌握综合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拷屏自《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练习(学而不练,等于没学):
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或者说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写的?或者说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3.作者写了什么?
4.作者写得如何?如果满分是100分,您给本文打多少分?(欢迎写在留言处)
5.请您去训练自己的追问字义、词义、句义、段义的能力!
【声明:欢迎杂志、报纸、公众号转刊!欢迎写作时引用!欢迎工作中采用!欢迎选编入教师、学生、家长读本!均须注明出处】
(写于2022年5月7日周六)
- 更新:2022/5/11 6:11:50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新华字典》原来藏着这么惊人的秘密
1948年10月末的一个黄昏,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了傅作义部防守的古都北平。就在炮声隆隆、人心惶惶的时候,北平城内一间小屋内,有几位学者正为一本小字典的编写工...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课改】用“亮点”“点亮”课堂
- 课改之花|高水平的导学案设计,武穴市百汇学校新课改进入深水区
- 课改与教改
- 【红顺视点】建议贴:如何让教师潜心读懂课标,得做足、做实如下功课
- 好的课程,就是让孩子创造着长大,而不是长大了再创造
- 【红顺视点】离校周与离校课程5+3课型的创意和策划
- 【课改】用“亮点”“点亮”课堂 (06-29 07:26)
- 课改之花|高水平的导学案设计,武穴市百汇学校新课改进入深水区 (06-27 07:12)
- 课改与教改 (06-24 06:05)
- 【红顺视点】建议贴:如何让教师潜心读懂课标,得做足、做实如下功课 (06-23 10:25)
- 好的课程,就是让孩子创造着长大,而不是长大了再创造 (06-13 05:59)
- 【红顺视点】离校周与离校课程5+3课型的创意和策划 (06-08 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