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油翁》原文的最后一句是什么?为什么语文教科书会将其删除
-
中国历史悠久,老祖宗们在岁月的更替中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宝藏,而这也是我们在学生年代学习文言文的原因。但是,对于语文教科组而言,古代文章这么多,如何选择才能够给祖国未来的花朵们带来最积极的意义呢?
经过教科组专家的一番努力,他们最终选定了一些文章,而这些也就是我们学生年代所学过的。不过,语文教科书选取文章之时可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还是会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进行删减,最为典型的《卖油翁》了,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便被删掉了。
《卖油翁》这个故事很多人都是听说过的,不过可能时代久远,有些忘却,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卖油翁》故事的主人公为陈尧咨和卖油翁,前者是一个箭术高超之人,此人每次射箭都十拿九稳,因此被人们所称赞,而陈尧咨也因此而沾沾自喜。
但是有一天,陈尧咨遇到了一个卖油翁,此人见到了陈尧咨的表现之后,什么也没有,反而笑了一下。陈尧咨是个骄傲的人,他看出了对方的不懈,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便问老翁为何不说话。老翁也不说话,直接向陈尧咨展示了从铜钱孔中滴油,并且没有一滴油漏出来的技术。
课本上的《卖油翁》的故事大概就这么长,但是在原文之中 ,还包括了一句话:“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这句话暗含了两个典故,“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前者讲的是要多观察事物的脉络,才能够对症下药,而后者讲的是要多实践。而这两个都和《卖油翁》有一定的关系,讲的都是熟能生巧的故事。这话十分之妙,那么为何课本不放上去呢?
原因其实也很好理解,我们都知道,看教科书的人都是一些中学生,对于他们而言,“庖丁解牛”的故事或许还曾经接触过,但是“轮扁斫轮”却基本没有听过。而在“轮扁斫轮”这个故事之中,还强调了读书无用的理念,这对中学生的教育是不利的,很容易诱导初中生走向不对的道路。
既然“轮扁斫轮”这个故事并不是很好,那么语文组的人自然是不会将这句话放在课本上的,毕竟中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倘若他们看到“轮扁斫轮”的话,或许会通过课外的途径去找到这个故事,并且加以学习。于是乎,语文组的人最终决定将其从教科书中删了。
参考资料:《卖油翁》
- 更新:2022/4/24 4:56:13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毕业多年后再看高考,惊觉比分数更重要的4条人生铁律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学历标示着过去,学习能力决定着未来。无论是读一本书、听一门课,还是学一门技能,都是在为自己筑起向上的阶梯。把学习当成习惯,持续精进自...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六个汉字拆开念,道尽六种人生
- 这才是幽默对联,逗人一笑,又引人深思,绝对值得一读!
- 绝美诗词二十句 道尽人生百年事
- “胡说八道”是哪八道?“六亲不认”是哪六亲?
- 今日芒种丨仲夏至此始,未来皆可期!
- 古代皇帝为何称自己为“朕”?专家:把“朕”字拆开,你就明白了
- 六个汉字拆开念,道尽六种人生 (06-25 04:25)
- 这才是幽默对联,逗人一笑,又引人深思,绝对值得一读! (06-21 05:12)
- 绝美诗词二十句 道尽人生百年事 (06-20 08:46)
- “胡说八道”是哪八道?“六亲不认”是哪六亲? (06-17 04:41)
- 今日芒种丨仲夏至此始,未来皆可期! (06-06 05:41)
- 古代皇帝为何称自己为“朕”?专家:把“朕”字拆开,你就明白了 (06-05 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