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平职业技术学校2021春季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
罗平职业技术学校2021春季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一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迁谪/牵挂 商贾/辜负 赠送/铮铮然
B. 漂沦/腈纶 憔悴/渔樵 英俊/九江郡
C. 衣裳/霓裳 幽咽/呜咽 行伍/琵琶行
D. 船舷/管弦 真谛/啼血 鱼虾/虾蟆陵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曲罢悯然 钿头银篦 连篇累牍 口诵心惟
B. 转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 豪言壮语
C. 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
D. 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春寒料峭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良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精神的平安,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一种文化,一种快乐,一种乐观。
B.为了避免以后打扰胡蜂,我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牺牲。
C.恶人更是常常四面楚歌,如临大敌,其鸣也凄厉,其行也荒唐,其和也寡,其心也惶惶。
D.只有人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休戚相关,能够摆脱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
4.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良的人不是不会自卫和抗争,只是不滥用这种正当防卫的权利罢了。
B.我们还可以问一下,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那些倒霉蛋当中,又有多少人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当真的毒蛇和恶狼。
C.而善良者微笑着面对现实,永远不丧失对于世界和人类,祖国,友人,理想的信心。
D.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凶恶不是已经出尽风头了么?凶恶不是披尽了“迷彩服”了么?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B.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
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
C.在阶级斗争中,在生存竞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
D.我相信,国人终归会愈来愈善良而不是相反。
6.根据句意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________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的作品。
(2)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________
历史人物。
(3)清晨,漫步在桃花湖畔,阵阵____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4)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将书法艺术的真美表现得________。
A.追求 评判 清脆 淋漓尽致
B.追赶 判断 清冽 惟妙惟肖
C.追赶 判断 清脆 惟妙惟肖
D.追求 评判 清冽 淋漓尽致
7.下列作家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朴-《双调.夜行船》
B.姜夔-《念奴娇.赤壁怀古》
C.赵树理-《受戒》
D.史铁生-《我遥远的清平湾》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良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作者在这里谈论“善良”,是旧话新说。
B.在现实生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已代替了道德原则,“善良”已经没有了传统作用。
C.对待凶恶的人,谁善良谁就是自取灭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该,所以人就不要太善良,特别是对凶恶的人绝对不能善良。
D.在那些等待着向他们伸出善良的援助之手的人当中,只有极少比例是像毒蛇或者恶狼的人。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唯有杜康 杜康:这里代指酒
B. 青青子衿 衿:衣服的交领
C. 鼓瑟吹笙 鼓:弹
D. 山不厌高 厌:厌恶
10.下列
对诗
句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
,人
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
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
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
”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
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1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12.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抓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1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张华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B.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许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先生您请教。[来源:Zxxk.Com]
C.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D.王老师捧着一幅字画凑到马医生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马医生说:“如此盛情,却之不恭,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14.下列加横线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明年秋 ②今漂沦憔悴
③因为长句 ④似诉平生不得志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暮去朝来颜色故
⑦老大嫁作商人妇 ⑧凄凄不似向前声
⑨门前冷落鞍马稀 ⑩整顿衣裳起敛容[来源:Z&xx&k.Com]
A. ①⑤⑧ B. ⑦⑨⑩ C. ③④⑥ D. ②④⑨
1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语言通俗明白,相传老妪都能听懂。
B. 唐有乐府诗,是按照汉乐府的旧题来写新事的;又有新乐府诗,是不合乐的,是叙事诗,按照所叙事件来定题目,不是仅有乐府的旧题。
C. 《琵琶行》有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两条结构线索,暗线是琵琶女的演奏和自诉身世,明线是诗人的感受,两条线索的交汇,是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同感情体验。
D. 《琵琶行》用反衬手法来表现琵琶女的“凄凉”,用昔日的年轻貌美衬托现在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门庭若市衬托现在的独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托如今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托孤寂伤感的情怀。
16.下列各项与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A.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B.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D.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7.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何以解忧 B. 慨当以慷
C. 不用,则以纸帖之 D.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18.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对酒当歌 B. 乌鹊南飞 C. 鸡鸣桑树颠 D. 鼓瑟吹笙
19.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的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
B.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D.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20.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导致果实内的种子丧失发芽能力,令掌叶木濒危。
②掌叶木虽然结的果实不少,但动物取食造成了种子被天然地破坏。
③掌叶木果实刚一变红,常常有很多小动物前来抢食,果实常常几天内就被动物抢光。
④加上果实含油较多,在湿润条件下容易腐烂;在干燥环境下,又会很快失去水分。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5分)
21.盈盈一水间,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2.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23.白居易《琵琶行》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 。
24.南宋词坛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词人,其中被称为“词国皇后”的婉约派词人是 。
三、判断题,正确涂A,错误涂B(五小题,每题一分,5分)
25.南宋词坛“苏辛”指的是苏辙和辛弃疾。( )
26.“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汤显祖。( )
27.古体诗,又称“格律诗”,指的是用文言文写出的诗,对诗的字数、句数、音韵格律都有严格要求。近体诗,指的是不讲究音韵格律的自由诗。( )
28.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是核心。( )
29.《将进酒》是李白的一首诗,辞气豪壮,慷慨潇洒,感情奔放,大气磅礴,洋溢着诗人虽悲愤但不沉沦的人生豪情。( )
四、现代文阅读(9小题,共30分)
材料一(4小题,共10分)
①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作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
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
②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三十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 输。因为荔枝不耐贮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30.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2分)
31.选文第二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
32.文中引用杜牧诗句的作用是什么?(3分)
33.选段主要写了荔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材料二(5题,共20分)
捞月亮的母亲
石 兵
①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跳脱,常常只背着简单的行囊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天天黑之后,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在那座贫瘠大山的一处平整山坡上,我支起帐篷,准备在野外过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②我吃了一惊,以为有野兽出没,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仔细寻找声音的来源。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③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
④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循着他们的背影走去。走了大约半个小时,远远地,我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女人将水桶拴上绳子,放入井中,嘴里开始喃喃地说:“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⑤“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着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着期待。
⑥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⑦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黝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⑧母亲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停下的时候,还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随后,母亲又看了看天上与桶里的月亮,神情中竟有掩不住的忧伤。
⑨我不再犹豫,快步从低凹处走了出来,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不安与恐惧。
⑩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我顿时恍然,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我正在攒钱给他治。听说这病不难治,但是耗不起时间,要早治。这不,白天我上了一天工,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散了工,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好在狗儿眼不好上不了学,不用担心明天他要早起。”
我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的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在家里,女人熟练地烧水给我喝,然后铺床,哄儿子睡觉,一切都像外面森严的大山一般井然有序。
我躺在外间屋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母亲说:“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把月亮从水里捞上来,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一切。”
或许是怕打扰,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难以自抑。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结束了旅行,回到城市,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接这母子俩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时过境迁,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我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碎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去向的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悲凉与温暖、伤痛与希望…… (有删改)
34.本文主要写了与“我”有关的四件事,请从“我”的角度概括出其中三件事。(3分)
35.请简要说说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5分)
36.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37.联系全文,请简要分析第
段“我”“泪流满面,难以自抑”的原因。(3分)
38.本文标题为“捞月亮的母亲”,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捞月亮”的理解。(5分)
五、文言文阅读(6小题,共14分)
《琵琶行·并序》节选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
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
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2分)
(1)寻声暗问弹者谁 (2)凝绝不通声暂歇
40.对节选部分第一段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 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 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D. 第五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悲惨的心情,第六句用月光进一步反衬诗人此时的心情。
4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咽,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时,听者对音乐的心理感受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美丽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4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表现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43.结合选文诗句谈谈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4分)
44.翻译下列句子(2分)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译文:
六、古代诗歌赏析(2小题,共6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以下小题。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 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45.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________的形式。(2分)
46.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4分)
七、写作 (共一题,40分)
47..请以“成长的疼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记叙文;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期中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D
5.C
6.A
7.D
8.D
9.D
10A
11.A
12.C
13.D
14.D
15.C
16.B
17.B
18.C
19.B
20.A
二、填空题
21.脉脉不得语。
22.天生我材必有用。
2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4.李清照。
三、判断题
25.x26.x27.x28.√29.√
四、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30. 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
31.引用、列数字、举例子。
32. 一方面说明果肉容易变质,另一方面写出统治者为了吃到鲜荔枝不顾人民死活。
33. 果肉和不耐贮藏的特点。
材料二
34.
①“我”来到川藏交界处的山村,遇到母子俩。
②“我”跟随着母子俩,看见他们捞月亮。
③“我”跟着母子俩去她家住宿,了解了她家的情况。
④“我”深受触动,回城后接母子俩医治眼患。
35.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点明了“我”当时的心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为下文写“我”遇见母子俩捞月亮(母亲无钱为儿子医治眼病)的情节做铺垫(伏笔);与结尾“捞起迷途之心”的内容相呼应(与文末“我”的转变形成对比)。
36.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生动细致地写出了母亲的辛劳、坚强及对儿子的疼爱。
37.母亲不惜舍弃自己的命也要为儿子治好病的那番话震撼了“我”;母亲辛勤劳动,拼命攒钱为儿子治眼病的行为打动了“我”;母亲的善良、真诚、淳朴及对“我”的热情招待感动了“我”;母亲为儿子捞月亮的举动唤醒了“我”,让“我”懂得要珍惜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38.“捞月亮”既指母亲给儿子捞起映在水中的月亮,给了儿子生活的希望与期待;也指母亲努力攒钱为儿子治眼病,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望;还指母亲的言行捞起了“我”的迷途之心,拯救了“我”的灵魂。
五、文言文阅读
39.(1)暗:悄悄地 (2)暂:暂时
40.D
41.B
42.C
43.①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②巧
用拟声词和叠音词,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③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44.花底的黄莺间间关关,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艰难!
六、古代诗歌赏析
45.重章叠句(1分)
46.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4分) - 更新:2022/4/16 7:15:41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毕业多年后再看高考,惊觉比分数更重要的4条人生铁律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学历标示着过去,学习能力决定着未来。无论是读一本书、听一门课,还是学一门技能,都是在为自己筑起向上的阶梯。把学习当成习惯,持续精进自...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期末考试答完题要如何检查?这些提分攻略请提醒学生!
- 孩子这么复习效率才高
- 今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难度如何?来看试题评价
- 语文试卷答题套路
- 推荐给一线教师的八种科学、高效的期末复习策略,你不妨试试
- 湖南一高中数学老师亲自做高考卷,耗时近2小时,估分这个数?明年学生和家长们要调整战略战术了!
- 期末考试答完题要如何检查?这些提分攻略请提醒学生! (06-25 05:02)
- 孩子这么复习效率才高 (06-23 06:12)
- 今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难度如何?来看试题评价 (06-23 05:37)
- 语文试卷答题套路 (06-19 05:27)
- 推荐给一线教师的八种科学、高效的期末复习策略,你不妨试试 (06-17 04:53)
- 湖南一高中数学老师亲自做高考卷,耗时近2小时,估分这个数?明年学生和家长们要调整战略战术了! (06-15 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