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平职业技术学校2021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
罗平职业技术学校2021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 )
A.醴酪(lào) 贮藏(zhù) 紫绡(xiāo) 萌蘖(niè)
B.红缯(céng) 祠堂(cí) 莹白(yíng) 宠幸(chǒng)
C.龟裂(guī) 渣滓(zǐ) 耀眼(yào) 绚丽(xuàn)
D.壳面(ké) 记载(zǎi) 绛囊(xiáng) 混和(hù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区区小事 生死忧关 为虎作伥 草菅人命
B. 养尊处优 挑拨事非 宁静至远 枉费心机
C. 兴高彩烈 一枕黄粱 修养生息 各行其是
D. 人才辈出 委曲求全 望风披靡 仗义执言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知足常乐”的古语,有人认为不足为训,因为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B.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C.视听产品的盗版是把双刃剑,它既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国外投资者望而却步。
D.教育部出台一系列大快人心的教育改革新举措,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4、下列句子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寒流正侵蚀我国实体经济,为了“驱寒保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应对措施,积极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
B.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的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C.“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D.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科学是美丽的,但在威廉斯的眼里,科学是 美丽的,因为她在科学美中注入了浪漫情怀。
(2)在北京世界魔术大会上,中国魔术演员精湛的演技和高超的 ,博得了场上观众的热烈掌声。
(3)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各级党团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更 。
A.越发 工夫 义不容辞 B.更加 功夫 责无旁贷
C.更加 功夫 义不容辞 D.越发 工夫 责无旁贷
6、《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四次发问,表现了他思想感情的变化,下面四种排列的顺序,合理的一种是 ( )
①(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②(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③(忽然立起)你是谁? ④你——你贵姓?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7、下面各句的括号内所标出的修辞格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排比)
B.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比喻)
C.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拟人)
D.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拟人)8.关于《边城》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沈从文曾有“海派作家”之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的“湘西小说”。
B.《边城》一方面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的原始人性美,另一方面又似乎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这种人性美被封建文明、“近代文明”污染、破坏的忧虑。
C.沈从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D.《边城》在创作上融合了古典抒情诗画和游记散文的艺术要素,再加上笔调舒缓,语言古朴,遂形成了一种抒情、优美、古雅、忧郁的艺术风格。
9.关于《将进酒》中的名句使用了典故的一句是 ( )
A.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B.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0.对《将进酒》全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抓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11.下面是《琵琶行》中的五个名句,它们在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 )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④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⑤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A.①⑤③②④ B.①⑤③④②
C.①③⑤④② D.①②③⑤④
12.《琵琶行》序言中有“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写作动机。对诗人的写作动机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是为了排遣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
B.是为了抒发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C.既是为了表达对琵琶女悲惨遭遇的同情,又是为了抒发自己与琵琶女共有的“天涯沦落人”的感情。
D.以上三种都不是,写此诗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引起的灵感的触发。
13、下列句子中,语言运用得体的一句是 ( )
A.贵校师生十分热情地请我做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光临,我很受感动。
B.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请您留步了,恕不远送了。
C.阁下能光临我的府第,真是蓬荜生辉,我感到十分荣幸。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14、下列作者、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
A.《科学是美丽的》--贾祖璋
B.《雨巷》——徐志摩
C.《世间最美的坟墓》——列夫托尔斯泰
D.《琵琶行》——白居易
15、下面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写出了她谨小慎微的态度、敏感心重的性格以及她“寄人篱下”的心境。
B.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文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在月光下,虽然自我陶醉了,感到“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但仍然夹着摆脱不了的淡淡的哀愁。
C.曹操《短歌行》有两个主题,一是感慨时光易逝,二是及时行乐。
D.《将进酒》是李白的一首诗,辞气豪壮,慷慨潇洒,感情奔放,大气磅礴,洋溢着诗人悲愤但不沉沦的人生豪情。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5分)
16、 ,千金散尽还复来。
17、盈盈一水间, 。
18、两情若是久长时, !
19、《琵琶行》中流传最广,且能揭示主题的名句是
, 。
三、判断题,正确涂A,错误涂B(五小题,每题一分,5分)
20、词根据风格可以划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根据字数的多少可以划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
21、白朴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
22、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桃花扇》、《邯郸记》。( )
23、施耐庵的《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古典小说。( )
24、散文的主要特点有: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
四、现代文阅读(共5小题,共14分)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5.给这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
26.上面这段文字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3分)
27.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文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实际上写了两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一种是 ,另一种是 。(2分)
28.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9、选文第②段文字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4分)
五、文言文阅读(7小题,共16分)
师说
韩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③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选择题,每个题2分,共10分)
30. 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A.全不相同 B.②③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31. 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圣人无常师
C.吾从而师之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从来 余嘉其能行古道
32.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chuán,流传
B.作《师说》以贻之 贻:dài,赠送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dòu,句中的停顿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rú,阿谀,奉承
33.第②段运用了三组对比,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圣人出人远而从师——今之众人下圣人远却耻师
B.为不知句读的儿子择师——自己有惑不解却耻于从师
C.士大夫之族看不起百工之人——自己见识却不如他们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笑人从师
3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 作者认为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C. 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 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却不如这些人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35.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2分)
①老师的职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师的原则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2)、
六、古代诗歌赏析(2小题,共10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7.词的上阕写景,写出了赤壁景色的哪些特点?(5分)
38.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七、写作 (共一题,40分)
3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5:ADADB 6-10:BBADC
11-15:CCDD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6:天生我材必有用
17:脉脉不得语
18:又岂在朝朝暮暮
1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判断题(每空1分,共5分)
20-24:ABBBA
四、现代文阅读题(共14分)
25:月色下的荷塘(2分)
26:荷花、荷叶、荷香、荷波、叶下的流水(3分)
27:绽放的荷花含苞待放的荷花(2分 )
28:通感。由嗅觉向听觉转移,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增添了意境的温馨和幽雅;生动写出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特点。(3分 )
29:“这”指“不能朗照”。作者的这种感觉,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吻合。( 4分 )
五、文言文阅读(共7题,共16分)
30-34:ABCCB(每题2分,共10分)
35:(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分 )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分 )
36:(1)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2分 )
(2)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2分 )
六、古代诗词赏析(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37:“乱石穿空”写出了山势险峻,“惊涛拍岸”写出了巨浪惊险,“卷起千堆雪”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这三句合写赤壁景色,有声有色。( 5分 )
38: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也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 5分 )
七、写作 (共一题,40分)
39:关于理想即可。
- 更新:2022/4/16 6:58:51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毕业多年后再看高考,惊觉比分数更重要的4条人生铁律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学历标示着过去,学习能力决定着未来。无论是读一本书、听一门课,还是学一门技能,都是在为自己筑起向上的阶梯。把学习当成习惯,持续精进自...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期末考试答完题要如何检查?这些提分攻略请提醒学生!
- 孩子这么复习效率才高
- 今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难度如何?来看试题评价
- 语文试卷答题套路
- 推荐给一线教师的八种科学、高效的期末复习策略,你不妨试试
- 湖南一高中数学老师亲自做高考卷,耗时近2小时,估分这个数?明年学生和家长们要调整战略战术了!
- 期末考试答完题要如何检查?这些提分攻略请提醒学生! (06-25 05:02)
- 孩子这么复习效率才高 (06-23 06:12)
- 今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难度如何?来看试题评价 (06-23 05:37)
- 语文试卷答题套路 (06-19 05:27)
- 推荐给一线教师的八种科学、高效的期末复习策略,你不妨试试 (06-17 04:53)
- 湖南一高中数学老师亲自做高考卷,耗时近2小时,估分这个数?明年学生和家长们要调整战略战术了! (06-15 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