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平职校19级三校生高考班 期中考试题 语 文
-
罗平职校19级三校生高考班 期中考试题
语 文
本试题纸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并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处)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慰藉(jí) 浚理(jùn) 咬文嚼字(jiáo) 莘莘学子(xīn)
B.干涸(hé) 炽热(zhì) 数见不鲜(shuò) 鳞次栉比(jié)
C.隽永(jùn) 一瞥(pì) 恪守不渝(ɡè) 亘古不变(gèn)
D.采撷(xié) 单薄(bó) 差强人意(chā) 前仆后继(pū)
1. D(A藉 jí→jiè 莘xīn→shēn B炽zhì→chì 栉jié→zhì C隽jùn→juàn 瞥pì→piē 恪 ɡè→k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挑衅 烦躁 一筹莫展 成绩斐然
B. 黯淡 编缉 随声符合 莫名其妙
C. 鬼计 坚忍 坚贞不曲 无人问津
D. 阴凉 废驰 人才倍出 谈笑风生
2、A( B编辑 随声附和 C诡计坚贞不屈 D废弛 人才辈出 )
3.下列四组文字中属于同一造字法的是( )
A. 水 月 田 牧 鸟 B. 休 尘 比 晶 剪
C. 中 本 上 刃 寸 D. 问 艺 铭 明 衷
3、C(全部都是指事字;A项的“牧”是会意字,其余是象形字; B项的“剪”是形声字,其余是会意字;D项的“明”是会意字,其余是形声字。)
4.下列合成词,结构方式相同的一组( )
A. 雪花 下雪 雪白 雪崩 B. 开关 开门 揭幕 揭穿
C. 打球 垂涎 酗酒 造谣 D. 残酷 鞭笞 说话 说明
4、C (A.雪花—偏正、下雪—动宾、雪白—偏正、雪崩—主谓;B.开关—并列、开门—动宾、揭幕—动宾、揭穿—动补; C.全都是 动宾;D.残酷—并列、鞭笞—并列、说话—动宾、说明—动补。)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分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听了他的一席话,心就宽了一半。/②生活水平提高了,手头比过去宽多了。
③敌人在桥头修了个堡垒。/④我们要向科学的堡垒进军。
⑤盐的结晶是白色的。/⑥这部著作是他十年心血的结晶。
A. 本义:①③ 引申义:④⑤⑥ 比喻义:②
B. 本义:①⑤ 引申义:③⑥ 比喻义:②④
C. 本义:③⑤ 引申义:①② 比喻义:④⑥
D. 本义:①③⑤ 引申义:②④ 比喻义:⑥
5、C(①引申义:宽大→松缓;②引申义:宽大→宽裕。③本义:在冲要地点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④比喻义:比喻难以攻破的事物。⑤本义: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⑥比喻珍贵的成果。)
6.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诚实温和。
② 地质学家曾到天山 那里的地质地貌。
③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 成一位阔太太。
A.品行 考察 化妆 B.品性 考查 化妆
C.品性 考察 化装 D.品行 考查 化装
6、C(品行:有关道德的行为 / 品性:品质性格。//考察:常指实地观察调查。/考查:研究;审查。//化妆:用脂粉等妆饰品修饰容颜。/化装:假扮;装扮。)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不落窠臼,值得一看。
B. 张老师为了我们的进步,每天都披星戴月地备课到深夜。
C. 这个饭店服务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只此一家,只好在这里住宿了。
D. 大家对吴教授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之言。
7、A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B披星戴月: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劳顿——不合语境。 C有口皆碑:人人的嘴都是记功碑,形容受到众人的一致赞扬——褒贬误用。 D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谦敬错位。)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
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 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 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 我已经来不及了。
A. 虽然 或 但是 B. 但 也许 可
C. 虽然 还 可 D. 因为 或 所以
9.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C)
A.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B.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C.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D. “你真女人气!”贝尔曼嚷道,“谁说我不愿意?走吧。”
解析: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10.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你尾巴翘上天了。 ——拟物
B. 浪花向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比喻
C.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夸张
D. 有人对批评自己的同志打击报复,以冰棍对付热情。 ——借喻
10、C(借代,用“江山”代替国家、祖国)
1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短促的休息之后,会议继续进行。
B.大家先把这个问题考虑,下课再来研究讨论。
C.中国的许多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
D.不仅他数学学得很好,而且语文也学得很好。
11、C(A搭配不当“短促”改“短暂”。B成分残缺,“考虑”后面加“清楚”。D语序不当,“不仅”放在主语“他”的后面)
1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A、巍巍昆仑(高) 为非作歹(坏事) 别出心裁(判断)
B 、家喻户晓(明白,了解)油光可鉴(当镜子照) 一文不名(占有)
C、义愤填膺(胸膛) 扪心自问(按,摸) 一蹴而就(踏)
D 、心无旁骛(追求) 锋芒毕露(完全) 有恃无恐(依靠,凭仗)
解析:别出心裁(判断)应该是设计、筹划的意思
13.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源头是( B )
A.《诗经》 B.《楚辞》 C.《古诗十九首》 D.《归园田居》
14.下列成语与出处对应不正确的是( B )
A.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B.揠苗助长——《论语》
C.四面楚歌——《史记》 D.游刃有余——《庄子》
解析: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15.下列小说家未被列入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是( C )
A.莫泊桑 B. 欧·亨利 C. 巴尔扎克 D.契诃夫
16. 最早提出“人性善”的古代思想家是( D )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孟子
17. 《都江堰》的体裁是(C )
A.人物传记 B.寓言 C.游记 D.写人散文18. 下列句子中出自李清照作品的有( C )
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⑵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⑶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⑷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 ⑷ B. ⑶ ⑷ C. ⑵ ⑶ ⑷ D. ⑴ ⑵ ⑶ ⑷
18、C(A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B出自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C出自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D出自李清照《声声慢》)
19.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谓“文眼”就是表现主题思想内涵的句子。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是“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烛之武退秦师》记述了春秋时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
C.庄子的童话故事《秋水》,以海神见河伯为喻,说明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D.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典型的律赋,文章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将叙事、写景、抒情、说理融为一体,诗情、画意、理趣融合无间。
19、B(A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C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海神见河伯→河伯见海神;D律赋→文赋)
20.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写作记叙文只能使用记叙和描写两种表达方式,不能使用议论、抒情等其他表达方式。
B.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一般记叙文所不可缺少的六个要素。
C.说明文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引说部分——引出说明对象;主体部分——详析说明对象;总结部分——总结说明对象。
D.议论文的论点就是文章的观点,是作者对所议论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20、A(写作记叙文主要使用记叙和描写两种表达方式,并不排斥其他表达方式,往往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二、填空题(21—24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分)
2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2.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23.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24.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5. 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或刻画,间接地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的写作手法。《灯》《爱莲说》等课文都用到了这种写作手法。
三、判断题(25—30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6分。请判断正误,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26. 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言单位。汉语里,一般说来(除儿化外),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 √ )
27.《诗经》的语言以四言为主,赋、比、兴是其分类标准,风、雅、颂则为其重要的表现手法。 ( )
27、×(赋、比、兴为其重要的表现手法,风、雅、颂则是其分类标准)
28.东汉时期,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浪漫主义传统,形式上出现了五言,产生了《孔雀东南飞》这样的叙事名篇。 ( )
28、×(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29.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把词推向了广阔的社会人生,扩大了词境,开创了典型的婉约词风。 ( )
29、×(婉约→豪放)
30.《羊脂球》、《项链》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名作。(√)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满分30分)
材料(一)(31-38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灯(节选)
①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②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诲底。
③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思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④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⑤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31.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本文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D )
A.象征 B.托物言志 C.联想 D.衬托
32. 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 B )
A.情景交融 B.形散而神聚 C.意境深邃 D.语言优美
33.“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了它的发育”,对这句话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光明扫淡了我心灵中的阴霾,热促成了我生命的发育。
B、灯光驱散了我心中的苦闷和惆怅,胜利的渴望使我的思想变得成熟起了。
C、光明和希望使我心灵上的苦闷消失了,使我从消沉中振奋起来,思想变得成熟起来。
D、光明消除了我思想中的消沉与苦闷,热促使我的身体逐渐发育、健壮起来。
34. “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对“恩泽”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 )
A.生活中的一点光,一点热。
B.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
C.亲情的力量、爱情的力量,激发了我生活的勇气和热情。
D.光明和希望使我心中的苦闷消失了,使心灵由空虚而充实,由消沉而振奋。
35.关于文章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这篇散文是作者在国民党统治区写的散文,因此他的希望常常不能“直说”,故采用象征手法,寓深刻的哲理于景物描写中。
B.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曲笔”,把自己强烈的爱憎表现出来。“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指那些对当时国民党统治不满而忧国忧民的人和不满黑暗现实而尚未找到“出路”的人。这些曲笔的运用,增强了文章含蓄的力量。
C. 灯已经不仅仅是灯,一个具体的物质,它的意义已经升华并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那就是象征意义,它已经成为一盏心灵之灯、精神之灯。
D.作者通过本文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盏灯,这样才会不怕冷不怕黑。
36.既然希洛的火炬早已熄灭,一对情人也已死去。为什么“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
答:这里的“火光”已经不是实指,而是家的象征,是真善美的标志。至今“亮在我们的眼前”是说这种精神千秋万代照耀、鼓舞人们,引导人们去追求美好的人生。
37. 文中“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的含义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示例:“米”代表生存所需要的物质,一个人不仅仅依赖粮食(物质)活着,还要依赖希望(精神力量)。正是有了希望,人们才能奋发坚强,积极向上。(意对即可)
38. 选文最后一句“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在人间,爱、温暖和希望永存。“山的那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光明、进步力量的向往。
材料二(39—45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
我与地坛(节选)
①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 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 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 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 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②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③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39.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①撅 jūe ②熨帖 yù
40.依次填入①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的一组是( A )
A.停 捋 支 摔 B.挡 撸 撑 摔
C.飞 捋 支 甩 D.停 撸 支 甩
41.选文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有所作为的信念。
B.表达了古园中能给人以启迪的精神财富任谁也不能改变。
C.从夕阳映照着古园的坎坷之路,预示着人生道路虽有坎坷,但只要努力,就会有光明出现。
D.人生如梦,即便你努力奋斗,一个残疾人,终将被他人鄙弃。
42.选文第①段作者说“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作者要逃避的世界是指悲苦的令人绝望的现实世界,另一个世界是指地坛,一个宁静的去处,一个能给予作者生命感悟的精神家园。
43. 选文第①段中所描写到的地坛具有什么特点?给了作者怎样的生命启示?
答: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从中意识到无论怎样的纤细弱小的生命主体,无论怎样被忽略、被抛弃、被轻视,他们都有自身的价值,都会忠实地完成着自己生命的轨迹。
44.身患残疾的史铁生陷入人生的低谷,在他逃避现实来到地坛中他长时间的思考哪些问题?
答:为何生、怎样死、怎样活的三个问题。
45.选文第②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类比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写出了“我”弄明白生死问题后心境上的变化,变得轻松与坦然。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
6
前赤壁赋(节选)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6.下列文言语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B )。
A.举酒属客 B.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山川相缪
4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哪一首诗( B )
A.《长歌行》 B.《短歌行》 C.《蒿里行》 D.《步出夏门行》
48.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七月既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 B、倚歌而和之 和:唱和
C、白露横江 横:横断 D、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解析:C横:横在(笼盖)
4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
B.扣舷而歌之/侣鱼虾而友糜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解析:A介词,表被动//介词,在;B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C助词,的;D助词,形容词后缀//介词,在。
5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D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C.不知东方之既白 D.侣鱼虾而友麋鹿
解析:A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B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攻下、夺取;C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发白,露出白色;D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5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D )
例: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有吹洞箫者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解析:例句是宾语前置句。A状语后置句;B定语后置句;C被动句;D宾语前置句
52.翻译下面的句子: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浩浩然就像乘着风凌空飞起,却不知要飞到哪里才会停止;飘飘然就如同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像是长出翅膀飞入了仙境。
六、古代诗词赏析(53—55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3.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答:选择“聚”与“怒”皆可。请分别看两个示例:
示例一:我认为“聚”字用得好。“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聚”字化静为动,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示例二:我认为“怒”字用得好,“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怒”字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既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也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54.《赤壁》写到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其中“周郎”是指谁?
答: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55.《山坡羊·潼关怀古》和《赤壁》两首诗都是怀古之作,它们的主题有何不同之处?
答:《山坡羊·潼关怀古》一诗,作者在潼关遥想秦汉宫殿被毁/改朝换代,抒发的是对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赤壁》一诗,作者遥想赤壁之战,借“东风不与周郎便”的设想,抒发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气。
七、作文(满分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读书可以促使我们成长与进步,书籍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阳光”,是我们实现理想的“翅膀”。
请以“读书与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 更新:2022/4/15 4:36:14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毕业多年后再看高考,惊觉比分数更重要的4条人生铁律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学历标示着过去,学习能力决定着未来。无论是读一本书、听一门课,还是学一门技能,都是在为自己筑起向上的阶梯。把学习当成习惯,持续精进自...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期末考试答完题要如何检查?这些提分攻略请提醒学生!
- 孩子这么复习效率才高
- 今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难度如何?来看试题评价
- 语文试卷答题套路
- 推荐给一线教师的八种科学、高效的期末复习策略,你不妨试试
- 湖南一高中数学老师亲自做高考卷,耗时近2小时,估分这个数?明年学生和家长们要调整战略战术了!
- 期末考试答完题要如何检查?这些提分攻略请提醒学生! (06-25 05:02)
- 孩子这么复习效率才高 (06-23 06:12)
- 今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难度如何?来看试题评价 (06-23 05:37)
- 语文试卷答题套路 (06-19 05:27)
- 推荐给一线教师的八种科学、高效的期末复习策略,你不妨试试 (06-17 04:53)
- 湖南一高中数学老师亲自做高考卷,耗时近2小时,估分这个数?明年学生和家长们要调整战略战术了! (06-15 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