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德发:教育的起点和终点
-
摘要:教育的起点是被教育者的人心。教育的起点是被教育者的想法(idea)。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之人心、是童心。教育的终点是神人之心、是神人、是不朽的人。教育的过程是助被教育者由“神兽”成长为“神人”的过程。
关键词:教育的起点、教育的终点、教育的过程、人心、人性、兽性、神性、神人等。
在一本教育著作上读到:“教育,为了生命的幸福成长。教育的起点是人,终点是人生的幸福,而过程则是生命的幸福成长。”(《杨德发:要用“奋斗教育”替代“幸福教育”》
我们不禁要追问:教育的起点是人的什么?是人的外表?是人的习惯?是人的身体?是人的性格?是人的行为?是人的思想?是人的情感?是人的人性?是人的人心?教育的起点到底是人的什么?
这里的“人”指的是“被教育者”。从心学、心理学来看,教育的起点是被教育者的人心。人们常说“育人先育心”。被教育者的人心在其大脑内中枢神经系统之中心,主要负责思考。教育的起点是被教育者的想法(idea)。也就是我们去教育一个人之前,先要弄清楚他内心的想法,然后顺势而为。如果没有弄清楚对方内心的想法,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进行所谓的灌输,是反教育的行为。一般的人的人心均是好利好乐的,也就是人心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怎么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呢?借鉴中医的“望”“闻”“问”“切”用“望”“闻”“问”(Quiz,提小问题)“测”(小测试,Quiz)。有经验的教师一望便知道学生内心的想法,十不离八九;有经验的教师倾听学生的述说便知道学生内心的想法;有经验的教师通过问被教育者几个问题,从其给出的答案便知道其内心的想法(教师问→学生思→学生忆→学生答);(《杨德发:心理治疗师的工作方法是什么?》)有经验的教师用几道题或几十道题可以测出对方真实的想法。(心理测验、考试)由于“测”比较正式,对方可能反感而隐藏真实的想法,所以用得多的是“问”——在与对方轻松聊天中(解除对方的戒备)摸清对方真实的想法。为了抓准教育的起点,我们必须学精提问。
教育就是把学生从“神兽”培养成“神人”。(《杨德发:教育就是把“神兽”培养成“神人”》)所以教育的终点是成长为神人,而不是“人生的幸福”。从婴儿成长为神人要爬过无数级台阶,要消耗不计其数的能量,要流流成小河的汗水,要费很多油(需要“加油!”),要费海量的心血,所以成功的教育必须育出被教育者的进取心、上进心。
进取:努力上进;立志有所作为。(《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983页)
上进:(1)向上;进步。(2)指求取功名。(《汉语大词典》第1卷第286页)
成长为神人,须立下大志、大德、大功、大言(哲言,不朽的著作,总结出规律、方法)。神人是不朽的人,永生的人,与日月同辉的人,能照见后人的人,能让后人受益的人,能让千亿人受益的人。牛顿在1685年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至今仍在照亮着人们探索太空之路。您能分别计算出墨子、老子、周文王(《周易》)、孔子、孙子、马克思、牛顿等的思想已经让多少亿人受益了吗?
为什么要成为神人呢?神人之心是什么?神人之心是利人之心乐人之心。“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佛祖现身说法,吃尽苦头。马克思为了研究清楚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吃尽苦头。墨子提出“自苦”。神人之心像日月之心,无私普乐。神人之心像北斗之心,为后人在黑暗前行中指明方向。神人之心像天地之心,包容承载。也就是没有神人之心也是成为不了神人的。
教育的起点——被教育者之人心、学生之人心、童心。
教育的终点——神人之心、神人。
一个人,由神兽成长为神人,其间要几十年,其过程犹如从重庆大渡口出发步行去登上珠峰一样,要走各种各样的路,包括要走很多弯路;要经受很多挫折;要掉入很多坑中;要经历成千上万个磨难;要上很多当吃很多亏;要吃尽苦头;要经历九死一生,最后大功告成。从神兽到神人,要经历种种不幸,谁逃避这些不幸,谁也就成不了神人。大多数人是向往“幸福”而逃避“不幸”的,所以大多数人注定成为不了神人。唯有勇于面对不幸,把不幸当作锤炼自己人品、能力熔炉的人,才能成长为神人。为了成长为神人,要主动找苦吃,主动找亏吃,主动找难题研究,主动做正确且最难的事。教育者要尽快让被教育者用神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进步,进入自我教育状态。
从神兽到神人,是奋斗出来的,不是“享受幸福”出来的。由于每解决一个难题均会超常分泌多巴胺,能成为神人的人比其他人要幸福得多、快乐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认为“教育过程是生命的幸福成长”。大家可以看看姜子牙、唐僧的成长史,可以说是高度吻合。
大功告成之后还要深度谦虚,还要功成不居,还要归功于别人。
教育的过程是引导被教育者脱离兽性具备神性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是引导被教育者克服人性的弱点具备人性的优点的过程。教育者不懂人性是搞不好教育的。教育者对人性认识越深刻、越全面、越透彻越能搞好教育。(《杨德发:用“人性测试量表”看清人性》)
您认为教育的起点是什么?教育的终点是什么?欢迎撰文参与讨论。
练习(学而不练,等于没学):
1.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或者说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写的?或者说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3.作者写了什么?
4.作者写得如何?如果满分是100分,您给本文打多少分?(欢迎写在留言处)
5.请您反思您的人生终点是什么?
【声明:欢迎杂志、报纸、公众号转刊!欢迎写作时引用!欢迎工作中采用!欢迎选编入教师、学生、家长读本!均须注明出处】
(写于2022年1月19日周三)
- 更新:2022/1/24 5:13:44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封校不封爱“食”光今又来 学校举办暖心后勤系列活动之——“夏日家温暖·人间烟火气”首届美食文化节活动
为丰富封校期间学生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我校餐饮服务水平,丰富校园饮食文化内涵,5月14日—15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首届“夏日家温暖·人间烟火气”美食文...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爱因斯坦:教育,放在首位的该是什么 (05-09 06:40)
- 五四青年节|青年要如何立志而奋发进取呢? (05-04 05:39)
- 爱因斯坦:教育,放在首位的该是什么 (04-20 05:53)
- 钱颖一:教育必须超越知识 (04-12 05:48)
- 清明时节话祭祖 (04-04 06:03)
- 教室的样子,影响教育的样子 (03-27 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