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川:做更好的自己——这10点修炼应该列入你的新年计划
-
若想学生朝着美善的方向发展,教师自己先要成为美善的典范,首先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新的一年开始了,你对自己有什么期许?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给老师们一些建议,这10点修炼提前列入新年计划吧!
【肖川专栏】
做更好的自己
——这10点修炼应该列入你的新年计划
文|肖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01
教师就是在尽可能多的方面为学生做出示范的人,是引领着学生与有教养的人进行对话的人。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实现着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
对学生而言,好老师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令他目不暇接、喜闻乐见,甚至精彩纷呈、流连忘返的世界。
学生在这个世界里,能够学到如何有品质地生存、有格调地生活。当学生走出这个世界,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时,他能够更乐观、更明亮、更信心满满、更胸怀博大。
02
教师要经常和学生分享自己对重要事件的个人观点,分享自己的人生信念及教育信念。对学生而言,教师本身就是鲜活、真实的课程资源。
如果教师个人的发展程度比较高,他的生命就会自带光芒,他的一言一行都会饱含教育的价值与力量。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你不能给予别人你所不具有的东西。
因此,对一个教师而言,首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发展程度,这决定了你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成为一个好的学科教师。说一千道一万,“发展自我”才是硬道理。
03
“发展自我”指能惠及个人、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的所有过程。
它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对概念、原理以及其他事物都有更丰富、细腻、深刻、精准的认识,不断生成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更加健康的情感与态度,始终在进行更高级的探索、提升解决问题的技能、保持身体的活力。
如果一个人总是能够把“发展自我”作为个人的追求,专注于自己的生命成长,把其他一切(诸如财富、声望、友情、爱情等)都看作是如影随形的副产品,他的生存境况一定不错,生命境界也会比较高。
04
“发展自我”一定离不开学习。许多人的发展程度不高,原因多多,也各不相同,但不外乎: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强;没有遇到良师,即好的示范者;知识掌握的巩固性、灵活性不够……
比如很少有人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措辞精当而丰富,是因为许多词汇还没有变成他们可以运用自如、驾轻就熟的知识储备,就如同生活中的一些人,你感觉很面熟,却不曾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他也只是你生命中的“局外人”。
“发展自我”可以从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开始。这些习惯包括深度阅读、坚持积累、细腻思考、精准表达、勤于写作······
05
《孟子》中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意思是有作为的人做事情好比挖井,贵在持之以恒,如果挖得很深还见不到泉水,也不能停下来,否则这口井就是一口废井。
做事情贵在坚持,要持之以恒而不要半途而废,否则就将功亏一篑、前功尽弃,挖了半天不过是挖了一口废井。
人的一生,追求一个目标比追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更容易成功。
何谓成功?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就是成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成为行业精英和翘楚就是成功。这需要掘井及泉的功夫。
06
生活中的一个真理是,你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是由你的作为决定的。当你只对关乎你自己利益的事情感兴趣时,别人就会对你不感兴趣。
人心是相互的,当你喜欢一个人时,很大概率上他也会喜欢你。
有人把“道德”定义为“聪明人的远虑”,这虽然使“道德”包含了一些功利的元素而使得它不那么纯粹,但又具有相当的真理性。
对别人有更多的积极关注,用我一贯的主张来说就是“与他人有更多有意义的交往”,这样我们都会成为受益者,成为更好的自己。
07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是幸运儿,有人却是倒霉蛋。这背后的原因,经常说不清道不明。宿命论者相信一切皆有定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定数”也罢,“冥冥中注定的”也罢,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
人,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对自己的要求,如“日行一善,日诵一诗,日识一人,日理一事,日拱一卒,日作一文”,这六个“一”,许多人努力一下大体上是可以做到的。
“天道酬善”表面上看也不过是诉诸神秘力量,但“勤”与“善”本身是可以作为推论出的人的福报的缘由。
08
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你是可以放心交往的:他在几乎所有的关系中都愿意付出更多,虽然在某件具体的事情上他也有可能表现出索取。
人不仅要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也需要表扬与自我表扬。但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必须实事求是,都必须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
09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人生的竞技场。这场竞争本质上是人们之间智慧与品格的比拼。自助者天助,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些话是很可信的。
因此,教师希望有更美好的人生,唯有自强不息、毫不懈怠地追求卓越。
我们也需要经常扪心自问:我是不是一个受人尊敬和欢迎的人?我是不是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我是不是一个配享幸福的人?
10
关于何谓“大学”,依我之见,大师固然重要,“大楼”所代表的硬件的高水准也很重要:你得承认,物质的辉煌灿烂也是具有力量的。
易中天说:“何谓大学?非大厦也,亦非大师也,乃大度也。”他的贡献是直言“大度”之必要。“大度”其实就是学校的文化精神。
“大学”的本意就是“无限阔大、无限包容”。
- 更新:2022/1/19 5:44:32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优秀教师要追求3个“真”
成为好教师,要下“真功夫”。如果想成为优秀教师,就需要具备优秀教师的“基因”。什么才是优秀教师的“基因”?我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得出3点感悟:做真学...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优秀教师要追求3个“真”
- 一位放弃评正高级的教师:不倦怠不佛系不躺平,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是什么?
- 李镇西:把教师比作“园丁”“蜡烛”“春蚕”错了吗?
- 做一个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老师
- 周国平:好教师的本事在于帮助学生有效应试的同时,最大限度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
- 一位教师要走向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
- 优秀教师要追求3个“真” (05-25 04:04)
- 一位放弃评正高级的教师:不倦怠不佛系不躺平,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是什么? (05-23 06:38)
- 李镇西:把教师比作“园丁”“蜡烛”“春蚕”错了吗? (05-20 05:58)
- 做一个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老师 (05-17 06:03)
- 周国平:好教师的本事在于帮助学生有效应试的同时,最大限度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 (05-15 06:23)
- 一位教师要走向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第二次成长 (05-14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