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式
-
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法,无非是能力和心态。
1.遇事的第一反应,决定了人生高度
遇急事要“缓”
《格言联璧》里讲: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
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意思是说,对于不着急的事情,要快点解决,因为当你思维敏捷的做事时往往事半功倍;而对于急迫的事,则要沉稳的去处理,否则忙中出乱,只会做多错多。
遇大事要“静”
曾国藩曾说,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
心如果能静下来,虽然身居千变万化的纷争中也能清楚明白好像无事一样。
越是大事当前,越要心静如水。
唯有身放闲处,心在静中,才能快速的找到解决之道。
2.你处理问题的能力,暴露了你的格局
站得高:见识的高度,决定做事的高度
当你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时,你的麻烦和困扰与他人毫无干系。只有站在他人角度,给他人好处,彼此才能成为利益共同体。
在遇事时,真正的高手,懂得化敌为友,而不是反目成仇。互相对峙,只会两败俱伤。
缓解冲突和矛盾,才能让彼此受益和得利。
谋得远:目光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
一个人走得远不远,不是看他的能力有多大,本事有多强,是看他忍得住多少气。
真正成大事的人,不会在小事上较劲。不会把时间和精力,耗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
想要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就要学会吃得眼前的亏,才能走好前方的路。
处得宽: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
心宽聚人心,心窄失人心。
凡事不必苛太尽,凡理不可责太过。当你给他人留了出路,也是在宽自己的路。
想得深:思考的深度,就是成功的深度
在生活中,人与人的差距,在于思考的深度。
有些人见微能知萌,有些人见端就知末,还有些人等到走投无路时,才会幡然醒悟。
每一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着很深的逻辑。一个人是浮,还是沉,透过言行见端倪;一个人成事,或败事,透过细节见分晓。
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防微杜渐,以防后患。
3.凡事先行动起来,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
有时候,与其一味苦想如何解决,不如让自己先行动起来。
先做起来,能反内耗
一个人越是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就越容易患得患失。
拧巴和纠结会成为行动的最大障碍,不断消耗心神,使自己陷入“我如果搞砸了会怎样”的内耗之中。
降低自我消耗的办法,唯有立刻行动。
先做起来,自有收获
生活中,其实大多数人都一样,遇到事情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完美搞定。
然而,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有人愿意先搞出来一个雏形,一步步慢慢摸索;有人则始终忧心忡忡,停滞不前。
我们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是机会,在岁月里辛苦的付出都会叠加起来。
把事情做成,固然很好;不成,我们也会在过程中积攒许多备受增益的经验。
- 更新:2022/1/18 4:05:33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曹范学区】涵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
曹范学区学校位于章丘南部山区,相对于城区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条件都比较艰苦。近几年随着教师城乡交流力度的增大,很多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区学校。学校领导看在...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这样的老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喜欢!
- 能活过90岁的人的共同特征29项,你达到了几项?
- 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
- 在“无意义”中怎么活出意义
- 一个人的最大幸运,是在人生中途遇见自己的使命
- 人生八个 “好”,很少有人全都有!
- 这样的老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喜欢! (05-18 06:19)
- 能活过90岁的人的共同特征29项,你达到了几项? (05-12 05:44)
- 说话留德,做事留心,做人留路 (05-10 05:55)
- 在“无意义”中怎么活出意义 (05-09 06:57)
- 一个人的最大幸运,是在人生中途遇见自己的使命 (05-09 06:13)
- 人生八个 “好”,很少有人全都有! (05-06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