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方法对别的孩子管用,但对我的孩子就不管用?
-
上了很多课,学习了很多育儿方法,但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就时而灵,时而不灵?孩子有情绪,自己也跟着有情绪,情绪共生的局面怎么破?
责编:杨旭朝
校对:梁永玉
杨志婷
Q1:孩子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解决问题,可是方法又行不通,导致孩子焦虑、烦躁、生气,家长提出指导意见,孩子又不接受,导致家长情绪也被撩拨起来,和孩子的情绪共生了,怎样打破这种局面?
分享专家:李燕老师(宁夏区域教学督导、宁夏小学教学校长)
首先,我们要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解决问题。
当然,前提是儿童的行为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允许孩子经验失败,成人或者说家长不要试图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儿童达到目标。
其次,当孩子经验失败有沮丧情绪的时候,父母需要倾听孩子,在倾听孩子时,成人要保持觉察,避免和儿童的情绪共生。
在孩子的情绪得到家长的倾听,流淌出来之后,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来面对这个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以及各种可能性的优劣。
上面的方法适合7岁以上的大孩子。如果孩子还很小,在幼儿园阶段,那家长只要和孩子讨论怎么样来解决问题,并且适当地给予孩子指导的意见就可以了。
孩子有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同时,孩子也有经验失败的权利,成人对孩子最重要的帮助,就是允许和带着爱的倾听。
Q2:为什么倾听情绪三部曲(1.为情绪命名。2.肯定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与自己的情绪为伴。3.用爱陪伴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绪,慰藉孩子,让孩子从情绪的状态中走出来)。对有些孩子管用,有些孩子不管用呢?我的侄女能连续哭3小时,为什么倾听情绪三部曲对她不管用呢?
分享专家:徐媛媛老师(深圳市龙岗区坂田爱和自由幼儿园 教学园长)
1.与孩子建立连接
倾听情绪三部曲管用的前提,是家长需要先跟孩子建立起连接。
往往家长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只看到了事件的表面,而没有看到孩子内在的需求。于是家长会对孩子的情绪不理解,进而产生自己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倾听情绪三部曲来帮助孩子调整他的情绪,陪伴和倾听孩子的情绪。
我举一个例子。
有一天晚上,我下了班,到公交站台上等车,看见我们幼儿园预科班的一位孩子和妈妈,他们也坐在那里等车,两个人的情绪状态都很不好,挺生气的。我走上去说:“哇,这么晚你们还在等车呢?”
妈妈特别生气地说:“他在幼儿园就是不肯走,叫了多少次也不走!”孩子也很生气地说:“那我回家了,妈妈又不陪我!”妈妈紧接着说:“我回家还不给你做饭!”
我听了后,对孩子说:“原来是这样啊,你想妈妈陪你。如果在家里妈妈要做饭,就陪不了你,在幼儿园妈妈就能陪着你,所以你不想回家。是这样吗?”
当内在的需求被看见后,孩子愤怒的情绪一下子就没有了,身体柔软了下来。他告诉我说是的。
特别神奇的是,妈妈的情绪也一下子就没了。“哦,就是的,我这段时间太忙了,确实没有好好地陪着你。我把我的工作时间调一下,上午工作,下午我就好好陪你,行不行?”然后孩子说:“好的。”
两个人就都平静了下来。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表面上孩子不想回家,只想在幼儿园玩,但孩子内在的需求,是想妈妈陪伴他。如果妈妈能够觉察到孩子的需求,当下就能跟孩子连接上。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进一步帮助孩子,倾听孩子的情绪。
所以连接是关键,我们需要透过表面的事件来清晰孩子背后的心理需求。这是需要不断地去练习,不断地去觉察的。
2.觉察自己的内在
另外,许多成人对于孩子的哭,仍然在一个潜意识层面上,没有办法接纳。
所以我们常常会观察到,当一个孩子哭的时候,父母也焦虑起来。因为知道我们教育的理念,也知道哭是要被允许的,于是有的父母状态就是:压着自己的情绪去陪伴和倾听孩子。
但孩子的心是打开的,他能够透过大人的语言、神态等,了解到大人内在的真实状态。大人此刻的真实状态就是焦虑的,就是对哭没有办法接纳的,所以孩子会透过自己的哭泣来告诉大人:请你觉察自己的内在。
如果你的孩子长时间在那里哭泣,我们一定要去觉察自己的内在,你真的能够接纳孩子的哭吗?
我们因为自己成长的经历当中,关于情绪的这个部分不被关注,不被允许,所以进入这样一个新教育的环境当中,对于倾听孩子的情绪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
因此,建议大家去参加一些关于情绪的课程,学会倾听孩子情绪的同时,也学着陪伴自己的情绪,照顾自己的情绪。
Q3:家长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愤怒在面对孩子(调皮/不专注……)的举动时很容易被触发。第一反应是愤怒,然后就语言粗暴、指责,有点管不住自己,过后很自责。上了很多线上线下的课程都不管用。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分享专家:王芸老师(北京区域常务总校长、北京小学行政校长)
透过情绪,我们需要看到自己的是:
1.我们比较容易向孩子发脾气,是因为孩子对我们来说是安全的,我们不可能随意的向一个成人发火。
2.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被事件触发的愤怒的情绪,是我们更要关注的。在事件的背后更多折射出来的,实际是我们内在的冰山,是深层的渴望与需求,是我们自己需要被爱、被认同、被尊重,我们童年的经历所留下的创伤很容易无意识地投射到孩子的身上。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1.给到自己与孩子分离的空间,听听歌、散散步。
2.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包括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运动、逛街等。
3.做一些可以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接纳自己、安慰自己。
对自己更加温柔的时候,你才能更多的看见和接纳自己,而不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外面,尤其是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上,这样会让自己非常焦虑。
4.尝试让自己看到孩子更多的优点,比如在纸上列出孩子的优点。
5.阅读一些有关情绪管理的书籍。
关于自我情绪调试与对孩子的影响部分,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精通情绪》。这本书会讲到什么是情绪,里面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尝试着来帮助我们进行情绪与实际的剥离,我们与孩子关系的剥离等等,让我们每个人可以在关系中更清明。
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内在已经被填满的时候,听课和看书等等都无法帮助到自己的时候,也还是要对自己说:是的,我需要休息,这就是现在的我。
真实地看到自己,比一味的追求答案更重要,也更适合自己当下的需求。
(文中所用插图是英国自闭女孩Iris Grace的绘画作品)
- 更新:2022/1/14 5:09:08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优秀教师要追求3个“真”
成为好教师,要下“真功夫”。如果想成为优秀教师,就需要具备优秀教师的“基因”。什么才是优秀教师的“基因”?我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得出3点感悟:做真学...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在一个既内卷又躺平的时代,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 沉迷手机和网络如何解决?
- 青春期的孩子“越管越反”,那是你方法没用对!后悔看晚了…
- 家庭教育100招,精炼又实用!
- 给家长的七个锦囊:居家学习期间,如何有效支持孩子成长
- 优秀的父母,都懂得用“半张嘴”管教孩子
- 在一个既内卷又躺平的时代,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05-22 06:41)
- 沉迷手机和网络如何解决? (05-18 06:11)
- 青春期的孩子“越管越反”,那是你方法没用对!后悔看晚了… (05-16 06:11)
- 家庭教育100招,精炼又实用! (04-19 05:41)
- 给家长的七个锦囊:居家学习期间,如何有效支持孩子成长 (04-16 07:15)
- 优秀的父母,都懂得用“半张嘴”管教孩子 (04-14 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