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与“问题学生”共处
-
【编者按】
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见习教师,您是不是会遇见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如何面对不同类型的孩子们?如何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为指导见习教师处理日常工作中的典型困境,辐射见习教师们的教育智慧,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组向全市征集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系列案例,通过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微信公众号推出“见习教育智慧”系列微课,助力扣好教师专业成长“第一粒扣子”。
【情境再现】
自修课上,Y同学又一次“失踪”了。班级干部向班主任汇报情况,Y同学在没有向任何人请假的情况下,擅自缺席自修课,并在自修课结束后手拿篮球大汗涔涔地跑回教室。
之前,Y同学常在自修课出去打篮球、晚上私串寝室、作业无故缺交……由于无视校纪校规,已经收到了多张违纪单,但他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抵触情绪较为严重。Y同学最常说的话是“反正我也学不好了,就这样混日子等毕业吧”。
如果你是Y同学的班主任,你该如何与这类“问题学生”建立良性沟通?
【智慧呈现】
【问题分析】
在这一事件中,Y同学身上映射出两个问题需要班主任老师关注:
1. 种种迹象表明,Y同学属于老师认为的“问题学生”,无视校纪校规,拒绝良性沟通,抗拒解决问题。这些表象背后是否有隐情?
2. 对于这类“问题学生”,老师该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学生之所以出现问题,究竟是因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因素?
对于类似“问题学生”的教育,需要班主任与包括任课老师、家长、学生、社会等多方面的协作、多策略助推与长时间跟进。
【基本处理流程】
针对Y同学的切身实际,作为班主任需要对其情况做多维度的深入了解,通过谈话进一步帮助其解决问题。处理流程如下:
谈话前“备课”(走访该同学的朋友圈,进行一次“秘密”家访,建立行为分析档案,设计本次谈话的方案和具体内容);
谈话中“倾听”(选择好谈话的时机和场合,谈话过程中耐心倾听,结束谈话时阐明观点立场);
谈话后“追踪”(追踪和回访,悉心观察其行为变化)。
【方法与策略】
1.谈话前
谈话前首先要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这是谈话顺利开展的基础;其次,需要进行做多维度准备,包括了解该生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生活习惯、业余爱好等,并建立该生专属的行为档案,准确地评估学生行为偏差的可能原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谈话中
谈话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适时提问:谈话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教师需秉承这一主线,不能被学生的意志左右,并适时提问。
注意倾听:在听学生诉说时,教师的态度很重要,不可心不在焉或做自己的事情。注重谈话礼节,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心,也愿意将心里话告诉老师。
平等对话:谈话时,可以举一些鲜活的例子,以理服人,不能用老师的威严来压制学生,这样只会引起抵触和防御。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比较敏感,因此老师要想和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平等对话是前提。
立场鲜明: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为自己犯过的错误找理由和借口,老师要保持明确的态度和鲜明的立场,要在谈话中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念。
3.谈话后
通过和学生的彻谈,了解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针对不同原因,为学生打开情感的出口,提供机会和平台,并做好追踪回访工作,持续观察和关注学生。例如,学生如果是因为学习困难而失去斗志和信心,可以通过帮扶小组,帮助学生逐步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学生如果是因为来到新的集体环境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利用班级集体活动时间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为其树立信心等。
【细节提示】
老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要将问题循序渐进地、自然地抛给学生,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方式,避免生硬尴尬,同时也要设法降低学生的防备心理,引导学生讲真心话。
- 更新:2021/9/3 6:07:50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沉迷手机和网络如何解决?
手机对青少年学生的毒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纷纷出台了限制令。法国国民议会已经通过中小学生禁止使用手机的法令。这一法律法规已经被提升到了公共健康的级别...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老师培养尖子生的好方法
- 课堂效率高不高,记住这些“三句话”
- 教师上课“10个不宜”,你做过吗?
- 怎样点燃孩子内心努力学习那团火?一定要看看!
- 如何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
- 新教师课堂教学习惯的22条负面清单
- 老师培养尖子生的好方法 (04-30 05:58)
- 课堂效率高不高,记住这些“三句话” (04-29 06:58)
- 教师上课“10个不宜”,你做过吗? (04-23 06:01)
- 怎样点燃孩子内心努力学习那团火?一定要看看! (04-23 05:36)
- 如何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 (04-19 06:02)
- 新教师课堂教学习惯的22条负面清单 (04-18 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