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化学习的小故事——关于如何分组的争执
-
关于如何分组的争执
我正在给五年级的学生上探究课。这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两周,要进入最终小组分组阶段。我说了两个分组方案,让他们自己投票选出其中一个方案, 投票结果已经出来了,但是F和J两个人的起哄声此起彼伏,其他人也都跟着应和,吵吵嚷嚷持续了好几分钟。
28个学生很难提出在如何分组上达成共识。尤其是那几个特别有想法的,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此时我的声音已经完全盖不住他们的吵闹了。
“真的太失望了,每一次给了他们选择还不懂得珍惜,我应该就是直接让他们就机器分组,给了他们选项反而。。。”愤怒之火让我不得不大吼。
最后的处理办法是,按照投票结果重新进行分组,学生F写了检查,并且和我道歉。
如何解决问题
为什么这些娃们会为了一个分组吵闹?
因为他们认为分组和最终单元成绩直接相关,因此多数人都想和学霸分到同一组。
根据前面一次分组,有些人在一起合作确实遇到了问题,似乎再分一次组是一个合理的要求。
而有学生不愿意再分一次组,是因为前一次随机分配让他自以为“幸运”地抱到上了学霸的大腿,就“狡猾”地希望操纵这个投票。所以即便是在举手投票分数明显倒向一方时候,这两个娃F和J,还侥幸着要再吆喝一下。
我们作为老师,课时紧张,进度紧张,下一节课下一班还在等我们,有时候需要很快地做出决定。那么,对于大家提出的重新用机器分组, 我是拒绝,还是再给出一个选择?
我选择给给了他们再用机器分一次的选择。因为我希望哪怕是老师的想法,他们至少也有提出不同想法的空间。
我以为我既给了大家选择,还用了自以为公正公平的投票方式。只是我需要改进的是,在第二次大家对两个方案投票之后,作为老师更加果断。这是大家公正平等投票选出的决定,不再是老师我一个人的决定,大家的决定就需要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再一次反思
但其实再次反思这一次经历,作为老师,我真的应该给出再机器分一次的选择吗?
如果是选择1,维持原来的小组,那他们必须要努力解决合作问题(如果有),如果选择2:再分一次,意味着他们还是几率随机分配组员,只是用随意换人来解决了有人小组合作的问题,可能还是会产生新问题。
所以,其实选择2:再用机器分一次组,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因为机器分一次,只是通过随机方式被动地处理分组问题,并不是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原来组内出现的问题。
回想起来,这只不过是在时间紧张下,我认为的简单快捷的解决方法,但并不解决问题。
而分组的目标是什么?让大家思考在原来组里如何更好地合作。与其再随机分组,这样不如让大家思考在原来组里如何更好地合作,看到队员的优势,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都是社会情感里面里自我意识的部分。
比如我可以大力表扬一个所谓学渣和学弱小组取得的进步,强调了学霸可能确实某一方面有优势,在不同项目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关键是把大家的主意凑在一起,发挥最大优势。
比如我可以强调了Project是给个人评分,不是一个小组内Project大家都是一样的分数,和你做出的贡献有关系,打消那些想蹭学霸顺风车,或者只想和自己熟悉的人在一个小组的念头。
比如让学生自己去分析下遇到的问题,还可以表达一下对自己的期待,这个是自我管理,对团队的期待,这是人际关系和做负责任的决定。
- 更新:2021/7/11 5:59:03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
- 见习带教妙招 | 帮助见习教师改进合作学习方式
-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5个要素和5点方法
- 小组合作学习的进阶之路——高阶思维培养
-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入班、入情、入心?
- 项目化学习的小故事——关于如何分组的争执
- 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 (04-19 05:59)
- 见习带教妙招 | 帮助见习教师改进合作学习方式 (03-23 05:46)
-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5个要素和5点方法 (03-14 06:05)
- 小组合作学习的进阶之路——高阶思维培养 (12-06 06:58)
-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入班、入情、入心? (11-05 06:36)
- 项目化学习的小故事——关于如何分组的争执 (07-11 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