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铭记“转化”思想,筑牢面积教学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是“承前启后”的知识内容。“承前”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后”是为接下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等知识奠定基础。所以,上好这节课至关重要。学生学好这节课,后面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内容也就无师自通。在多边形面积教学中,转化思想是根本,割补法是手段,学生动手操作是途径,掌握面积计算公式是目的。因此,需要我们多多思考,如何巧用“转化”思想,让我们的教学能够驾轻就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境界。
一、忆旧知,渗透“转化”思想。
在上课伊始,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四边形有哪些,答案显而易见的,主要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在引导学生来说一说记忆中关于这两种图形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回答关于这两种图形的特征以及面积计算公式,启发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也是一种四边形。经过多媒体出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等量信息,能不能用已经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解决这个新的问题。大胆假设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这一环节中,通过回忆旧知,搭建旧知与新知间的联系,初步渗透图形之间转化的思想,为学生埋下转化思想的种子。
二、探新知,实施“转化”思想。
带着猜想,寻找可以转化的途径。平行四边形要转化什么图形?怎么转化?如何做?既然想转化成长方形,发现两者不同之处,这个不同之处就是转化的关键。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平行四边形没有。仔细思考平行四边形有没有出现直角的可能,学生会想到做高的时候有直角出现,既然出现直角,怎样转化为长方形呢?教师言尽于此,剩下的内容教给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转化图形,为实施转化思想做准备,转化的种子悄悄地发芽。
三、用新知,探索“转化”思想。
发给学生相应的教具和学习任务单,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根据《中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德育指导纲要》组织学生进行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单。经过前面的铺垫学生很容易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求面积,并且验证假设,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推导出公式。提醒学生这个剪拼的方法有个名字叫“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它也是我们接下来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重要方法,这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叫做“转化”。多媒体链接割补法知识以及转化思想,为下面教学铺路。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不同图形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培养学生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
转化的花朵已然开放。
四、理思绪,内化“转化”思想。
带着学生回顾,我们带着假设来,把未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甩锅”给了长方形,长方形也很有“担当”地接下了这个锅。同时,淡定地解决了我们的问题,让假设成立。当然,我们不能真的叫“甩锅”,我们这是在转化。既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未知的,我们可以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内容,轻松地解决问题,这个思想就叫做转化。学生豁然开朗,原来这就是转化。此时,转化的果实挂满枝头。
根据《中小学数学学科实施德育指导纲要》要求,通过设计动手拼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动画演示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完整过程,把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融为一体,感悟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经过这样的教学,转化思想已经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结出果实。接下来的面积学习对学生来说可以说是易如反掌,这就是转化的魅力,这就是学生用“智”,学法从“简”的智简课堂。
- 更新:2020/9/26 5:51:30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曹范学区】涵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
曹范学区学校位于章丘南部山区,相对于城区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条件都比较艰苦。近几年随着教师城乡交流力度的增大,很多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区学校。学校领导看在...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孩子不爱学数学?专家为您支招~
- 浅谈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模板,太全了!
- 【华应龙】如何从教数学到数学育人?特级教师华应龙谈三点转变
- 数学教学中的若干误区
- 为什么要学习几何证明
- 孩子不爱学数学?专家为您支招~ (04-09 06:42)
- 浅谈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03-18 05:51)
- 小学数学50道经典应用题解题思路+模板,太全了! (12-01 06:04)
- 【华应龙】如何从教数学到数学育人?特级教师华应龙谈三点转变 (11-25 05:59)
- 数学教学中的若干误区 (10-17 04:29)
- 为什么要学习几何证明 (09-15 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