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欣语】关于教材研发(8)
-
我们之所以很不“严谨”地在广义教材中牵强附会地细分出三类教学用具,不是为了概念间逻辑性缜密的细分,而是为了挖掘这一与其它课程和师生学习、生活相伴相生的课程资源,为我们人为拉大、拉长了的课程链条寻找课程资源去编制课程。‘
因为,师生每天的教学时间、空间的单位有限,无休止盲目开发、占用师生的其它时间、空间,只会加重师生的负担。我们怎样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设计课程所需的内容,进行迭代、叠态的课程研发,增加单位时间、空间内的含金量,在一个介质中注入尽可能多的教育内容。命题是:怎样做到在一个有限的介质中蕴含不可想象的教育内容?如果研发出这样的教材,会对课改做出巨大贡献。这才是我们细分广义教材的真实目的。
还是那句话,在这类课程资源中研发课程产品,即用预设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工具使用或应对这三类广义教材,通过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并且大多是在动手参与下完成的,也就达成了目标,即在追求学科课程“分数"目标的教学过程中,生成心智结构一一思维模式,获得行为技能素养。所以,我们没必要去计较广义教材分类的逻辑是否严谨,而应该计较在教学介质上的多元目标的课程研发和多维目标的教学实施。
对于这类广义教材的研发,应采取“大道至简,简中生繁"的原则,应该是“兴趣引领,激励推进,规则养成"。我们一旦在这方面有了想法,有了思维模式和思维工具,然后让师生掌握并养成自动化使用的习惯去应用这些思维工具,师生也就真正进入“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教学境界,这样的教学还了得吗?了不得!
无论我们利用还是不利用,这三类广义教材本身就客观存在,我们只是发现看到和没发现看到、利用和不利用、设计到课程中和设计到课程中、网联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和没有网联纳入到教学体系中的问题。我们只需巧妙、科学地设计,用心地用教学引领,学生们只要把自己天天“际遇"的人和物用心地对待,不用再多费一点事儿,不要再多占用一点儿时间和空间,就能利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这些教学用具完成学习任务,因为,这些教学介质是生活中自然而然就存在的,就有的人和物。
我们真的只需要把教育内容“注入"进去,这种“际遇"的人和物就成了教学介质,也就是我们定义的广义教材的一部分。教育有的时候就这么简单,这就应该叫大道至简,但就是在这简单的大道中,蕴含着教育教学的无穷奥妙。
4月2日于洛城
作者张欣:中国教师报&洛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 更新:2020/4/13 4:30:40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每个人对时间的管理、时间于每个人的意义却大不相同。一个人如何分配和安排自己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管理方式和...详情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养其根,俟其实——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育人方式变革
- 如何界定“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核心素养时代的课改再思考
- 2021:基于学习科学的微创教学改革
- 核心素养时代的课改再思考
- 新时代教育变革须“五维转型”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省思:课改没有完成时,课改下半场要关注什么?
- 养其根,俟其实——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育人方式变革 (02-20 07:28)
- 如何界定“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核心素养时代的课改再思考 (02-18 06:10)
- 2021:基于学习科学的微创教学改革 (02-04 08:00)
- 核心素养时代的课改再思考 (02-04 07:13)
- 新时代教育变革须“五维转型” (01-29 06:28)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省思:课改没有完成时,课改下半场要关注什么? (01-07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