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欣语】关于教材研发(7)
-
一、教学过程中直接使用的教学用具
教的用具、学的用具、教和学共同使用的用具(以下称教学用具),如果再细分的话,均可分出三类:
(一)解决教学问题的工具,比如:黑板擦、粉笔、电工刀、酒精灯、显微镜等等。
(二)承载课程内容的教学器物,比如:黑板、白板、电脑等等。
(三)呈现具体特定课程内容的教学物件,比如:教学模型、教学挂图、相关实物等等。
这三类教学用具,它们的结构原理如何?各自有什么功能价值?怎样去操作使用能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在这里不是“画蛇添足",大家也不要嫌麻烦,而是要静下心来,把这些应该使用的教学用具分门别类地“一五一十"都能说得清、道得明,还要做到该用到的都要去用到,应该认真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点,能照上述的设问去按学期、按学年编制教学用具的使用单元说明书,最好是生动拟人化的、曲折故事化的、思维绘本化的、智力因素加非智力因素再加操作技能素养的,都要说的、写的、画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定要编撰成一本让学生和家长都爱不释手的阅读书籍。
第二点,关键的所在是要选出一部分教学用具,让学生从“为什么要制作这一教学用具、根据什么原理如何设计、怎样去选材备料、如何在教学中使用、怎样保管维护”等方面切入,要全流程参与进去,这样不但巩固了相关学科课程内容,而且有效落实了劳动课的多维目标,是最快捷、便捷的学以致用,体现着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社会的责任,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
第三,还要考虑到学习时间、空间分配的权重。我们建议小学指令性必做的是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教学用具,初中指令性必做的是数学、物理课程中的一部分教学用具。如果个人、学习小组还有余力、有兴趣、有特长,也可以做更多学科的教学用具。
这一类教学用具偏重于数学、物理应试内容的制作,有利于提高相关的应试内容的成绩。我们在制作、使用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有知识、有文化、有计划、有办法的生存能力。
3月31日于洛城
本文作者张欣:中国教师报&洛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 更新:2020/3/31 10:30:25 编辑:fengyefy
- 头条推荐
- 本类推荐/最新更新
-
- 养其根,俟其实——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育人方式变革
- 如何界定“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核心素养时代的课改再思考
- 2021:基于学习科学的微创教学改革
- 核心素养时代的课改再思考
- 新时代教育变革须“五维转型”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省思:课改没有完成时,课改下半场要关注什么?
- 养其根,俟其实——教育高质量发展与育人方式变革 (02-20 07:28)
- 如何界定“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核心素养时代的课改再思考 (02-18 06:10)
- 2021:基于学习科学的微创教学改革 (02-04 08:00)
- 核心素养时代的课改再思考 (02-04 07:13)
- 新时代教育变革须“五维转型” (01-29 06:28)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省思:课改没有完成时,课改下半场要关注什么? (01-07 07:10)